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赤日炎炎,日长无思;何以消夏,唯有宋词。夏天读宋词,可以消夏解烦。这是我在上初中时就总结出来的经验。那是初中的一个暑假吧,正午的高温把人都困在家里。我坐在门口看太阳热辣辣地铺满门前的空地,喜阳耐旱的马齿苋在干燥起尘的土地上疯长。我从不睡午觉,我喜欢在中午明亮的寂寞中看书。这天,我随手拿起一本唐宋词选。  相似文献   

2.
莫衣紫 《教育文汇》2008,(12):46-46
诗词曲赋中,独爱宋词。在我看来,汉赋偏于堆砌,唐诗偏于大气,元曲偏于惨淡;唯有宋词,清丽而又缠绵,最适合女子的心境。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宋词是好女人的娘家。我却要说,宋词既有婉绀睛怀,又具备巾帼英气,本身就如同一个典雅大方的女子。  相似文献   

3.
<正>"消夏"之"消",即消磨、打发的意思。消夏,亦即消磨、打发高温天气。空调、电扇、冰箱、冰柜……面对炎炎夏日,我们今天的消夏方式可谓五花八门、花样翻新。而在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古代,人们没有这些,古代那些浪漫的诗人又是如何消夏的呢?赏景消夏法。在炎炎夏日,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美景,是很多古代文人采取的消夏方法。唐代高骈《山亭夏日》:"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古树参天,人迹罕见,蔷薇飘香,周身清凉,好一幅别开生面的山中消夏风俗画。宋代葛元怀在《夏日》中说:"晓荷承坠露,晚岫障斜阳。树下地常  相似文献   

4.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体样式,是中华文明与文化的经典之一。千百年来,人们解读宋词,相当程度上受制于难以领悟诗思词韵。当代教学过程亦如此,倘若不能熟练地把握宋词的学习要领,教与学的课堂效果必然尴尬。如何使现代学生对传统诗词产生好感,具有吸引力的讲解内容自然是前提要素,将宋词“妙境”与佳作情致讲出审美新意,也是调节学生兴趣的有利因素。由此可见,“宋词”教学实践的良性效应,其动态建构是穿越时空的精神漫游。  相似文献   

5.
宋词作为一个时代文学艺术的最高代表,其在后人的评论中常被风格一统而言之,似乎宋词的成就仅在于遣词造句、风格的绮丽与恢宏上。本文认为宋词之所以感人至深应有其深层的内涵,并以柳永词为代表,通过对柳词的包含两个文化意蕴──哲学思想与行为习俗的分析、阐述,从方法上也从理论上摆脱那种仅把柳词乃至整个宋词分为毫放、婉约来、认知论说的窠臼,开拓了宋词研究的另一领域。  相似文献   

6.
宋词是一代文学之最、是中国词史的一座峰峦。古人标举各代文学的代表性文体,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之说。所以披览古代文学,不可不注目宋词。  相似文献   

7.
宋词小序蔚为大观,内容、形式丰富多彩;既是理解词作的钥匙,又有词学研究、词人研究的资料价值和艺术鉴赏的审美价值。纵览宋词小序,可以看到宋词典雅化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8.
节日民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类综合性文化现象,具有全息性质。节日民俗对宋词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节日文化触发了宋词创作的契机;2.民俗物象扩大了宋词创作的题材内容;3.节日民俗文化推进了宋词创作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9.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致力于词创作的作家,为宋词的发展开创出了新的局面。本探讨了宋词发展兴盛的成因,并通过对《雨霖铃》一词的分析,阐述了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试析宋词的审美趣味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宋词与唐诗,元曲审美趣味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宋词具有婉约柔媚,言尽情深,阐幽发微等审美特质。从文本形式看,宋词的形式是其特定审美情趣生发的客观机制;从创作意图上看,宋词人的创作意图是词审美趣味发生的直接动因。从社会审美心态来看,宋人时代心态(包括审美心态)是其词审美趣味生发的外在氛围。  相似文献   

11.
宋词的艺术是高妙典雅的,是中华传世之瑰宝。但我们在欣赏宋词的艺苑华韵之余。又深感宋词的思维意境不足。尽管词彩异呈,但底蕴一律。理论思维力度尚逊于唐诗。造成宋词思维意境不高与疲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对诗词的功能认识不全面。其二,宋代经济转型的不彻底,无力提升思维层次。其三,宗教思维制约词化的品位,阻碍思维意境的创新。实事求是地评价宋词,有助于引导青年学生走向健康、科学的创作道路,以纠正重艺术性,轻思想性的学创作误向。  相似文献   

12.
在宋代,庭院是文人生活和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同时也是宋词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学景观。宋词中,作为文人十分青睐的描写对象,庭院表现出幽深、静谧和朦胧的共同审美风貌,这与宋代文人的园林审美有着高度的共通性。通过与唐诗中的庭院书写对比可以看出,在宋词中庭院具有不同的存在状态,即表现出强烈的封闭性,相对于唐诗中的“纳景”作用而言,宋词中的庭院更偏重于“封景”的形态。另外,庭院景观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和实体性的特征,并且经过文人的书写得以互相转化。目前学界对于文学景观的研究尚有较大的深入空间,宋词中的庭院可以作为一个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宋代的妓女直接参与了学的创作,她们既演唱人的歌词,又创作自己的作品,形成了独特的艺妓风景,促进了宋词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人与艺妓在当时特殊的历史化背景下,有着密切的联系。艺妓激励了人创作,开拓了宋词的情感境界,影响了词风的变迁。本试从艺妓与人交感关系的角度对宋词的发展进行浅显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宋词中的陶渊明意象宋词中有三种情况:直接用到陶渊明形象的本事意象、化用陶渊明诗文的话语意象和由陶渊明演生而采的文化意象,又可以分为归隐、饮酒、赏菊等三个主意象群。宋词中陶渊明意象的运用既与宋人对陶渊明的接受有关.也与词体观念的演变有关。词人在用到陶渊明意象时,或单用,或合用,有继承,有改造,丰富了宋词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引进宋词,以宋词架构宋史符合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教学中引进宋词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需要;教学中引进宋词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教学中引进宋词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需要。在教学中引进宋词,以宋词架构宋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宋词导入新课,能在优雅的意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宋词讲解史实,能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宋词中结束课堂,能起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功效。在教学中引进宋词,以宋词架构宋史需注意的事项:在教学中引进宋词要适量、适当;在教学中引进宋词要注意把握宋词与历史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词学界对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派颇多异议。一些学根据宋词风格的多样性把宋词分成很多流派。其实,词风与词派并非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风格的多样性不能否定二分法的合理性,因为二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宋词的研究、鉴赏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本文对宋词的鉴赏提出了看法,认为品鉴宋词要借鉴前人的经验,又不能为已有的理论所束缚。同时,要从各个作品去推究它的复杂关系,从整体上去分析它的继承和创造性,从音乐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上去体会它的不同风格  相似文献   

18.
汤吟菲 《学语文》2010,(5):34-35
宋词流派是宋词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领域。词学家热衷于对宋词整体划派归类并习惯于以流派的划分为基点进行其它方面的研究。对一代文学或一种文体的研究从这个角度切入,是很独特的。本文拟就历代学者关于宋词流派的划分方式及由此而产生的分歧和争鸣作一概括式的评述。  相似文献   

19.
宋词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样式,本身具有较强的可歌性特点。在千百年的传播过程中,宋词与其他文学艺术形式发生着奇妙的共生现象。尤其是在当今大众传播环境下,受众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影视剧作品为博取受众好评,在歌曲创作时广泛引用和传播了宋词艺术。包括对宋词全篇、宋词部分、宋词格律、修辞手法、宋词意象的接受和传播。从而激发了宋词的生机和活力,加深了人们对宋词的认识和学习,推动了宋词在当今社会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宋词的质性     
以启动宋词运行的时辰作为判断依据,可将宋词界定为夜学。通过较为详实的意象统计,兼之以名篇的解读,叩之以宋人夜生活的样体,析之以宋人夜形象思维条件反射的特征,给命题的成立注入了鲜活生机。宋词质性的判定。需要多重信息奠基,本于此作出了一一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