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丹 《中小学电教》2009,(11):79-79
<正>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现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课。  相似文献   

2.
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其中,审美教育比之技能技巧的培养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即全面的审美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的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其中,审美教育比之技巧教育的培养更为重要。然而,目前的美术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轻  相似文献   

4.
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现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课。  相似文献   

5.
小学美术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爱好和审美能力,培养对艺术创造的兴趣和才能,提高欣赏能力。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意渗透审美情感,逐步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绘画的基本技能,还要求在有限的美术教学中通过对学生不断地启发和熏陶,来培养他们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能力,以此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6.
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其中,审美教育比之技能技巧的培养更为重要。然而目前的美术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轻视美育,片面地理解“术”育,为画而画,  相似文献   

7.
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其中,审美教育比之技能技巧的培养更为重要。如今,小学美术教学,在一些教师当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即重视美术技能的教学训练,如线描、用色构图策略等,往往忽略或相对忽略学生艺术感觉的培养。我认为这样纯技能的培养,学生在艺术的道路上是走不远的,是难以发展学生对绘画从心里开始的热爱兴趣。  相似文献   

8.
正美术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门特殊学科,它不仅能传授艺术知识,培养艺术技能,而且更是能让学生发展智力、提高审美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学科。在美术教育中,我们培养的是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思想,让学生善于发现世界之美,通过美术教育的创造性思维的培育,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为以后社会的复合型人才培育奠定基础。一、美术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美术教育是培育学生民族文化意识的摇篮  相似文献   

9.
美育就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10.
张争光 《学子》2013,(9):40
初中美术结束了小学阶段单纯地注重"颜色"与"形状"的教育,开始了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教育关注度的转移,决定了初中美术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对美术技能的培养方面,更重要的是发挥初中美术教育在学生审美意识发展过渡时的桥梁作用,提升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审美情感的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初中美术教育的桥梁作用,需要在精心选择美术教学素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主  相似文献   

11.
现实生活中审美无处不在,自然、生活、艺术等都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画画技能,还要通过课堂中一系列的熏陶,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感受力和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一、感受自然之美如今,我们的学生会对一幅色彩斑斓、眼花缭乱甚至无法看懂的油画赞叹不已,却对一幅古韵古香的中国山水画无动于衷。那是因为,中国山水画的写意艺术与现代学生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审美教育比之技能技巧的培养更为重要。笔者就美术教育中审美教育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净化心灵。模仿式美术教学不能为教学带来新意和进步,并且已经不适应现在逐渐发展的教育形式,需要多措并举才能更好地实现美术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美的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能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数学美的教育是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来进行的,这里教师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教师不仅要充分认识到进行数学美教育的重要意义,还要具备必需的数学美的知识,掌握数学美的特点,学会感受数学美、欣赏数学美、传授数学美。无论是感受美、欣赏美,还是表达美、创造美都离不开人的情感。所以,进行数学美教育,往往伴随着教师强烈的情感活动。教师对事业、对学生的热爱之情,会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倾注自己的情感,产生对…  相似文献   

15.
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呢?笔者认为,激发学生情感,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形象是实施审美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语文课文中,有令人惊叹的自然山水,有赋予人的优秀品质的梅、竹、兰、松、菊,有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这些美的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敲开读者的心扉,唤起人的情感的共鸣,并在审美愉悦中得到感情的净化、心灵的塑造、精神的升华。感受美的形象,是审美活动的开始,没有对美的形象的感受,也谈不上对美的形象的欣赏,实施美育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只有善于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形象,才能使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的教育系统中,美术课程的教育是一门兼具抽象和具象的教育课程,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使小学生掌握美术课程中的基本知识,而且要培养其对于美术的认知,认识美的事物,欣赏美的事物,同时掌握基本的美术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美。这样才能使美术课程具有充足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历程。《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美的情感,美的情操,美的人性;让学生学会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语文课才能上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18.
中学的美术课,其根本性质就是对学生兴趣点的提升与美感教育的培养。通过美的欣赏、美的创造培养学生对生活美的感悟。美育兴趣点的提升能够使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时,美化心灵,不断提高对生活中美的欣赏、分析和创造。  相似文献   

19.
刘娟 《华章》2012,(23)
拥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课堂对中学美术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高素质的美术教师能够在鼓励学生发现美、追寻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在获得美学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情感体验,形成美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发现美、创造美是艺术的灵魂。美术课程教育则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美、表现美。美术教育是指授予学生系统的美术知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其形成高尚的情操和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