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网络道德和网络道德失范的认识,分析网络道德失范形成的矛盾以及网络道德失范存在的内在本质,要消解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与现象,要求我们要顺应网络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和网络自身发展的规律,进行网络主体的主流价值观、自律与他律、自教与他教、主体性与个性化的教育,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网络德育的发展来促网络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网络道德文化与大学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道德文化是信息技术时代赋予大学文化的一个崭新内容 ,本文从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入手 ,分析和论述了网络道德文化是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大学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本质需求。进而指出 :网络道德建设必须重视人的道德需求 ,保证网络主体道德义务和权利的履行 ,引发网络主体道德内省 ,最终实现网络道德从他律走向自律。  相似文献   

3.
网络道德的失范与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计算机网络是一柄锐利的双刃剑,一方面,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催动了人类道德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严惩的网络道德的失范,研究探讨网络发展所带来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有利于我们在充分利用它提供的历史机遇时,抵御其负面效应,大力进行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从网络对人格的异化看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主体受网络的即时性、开放性、自由性、隐匿性、交互性、超时空性的影响,自我评价和道德控制水平下降,责任感和主体意识弱化,情感冷漠,人际关系出现障碍,导致人格发生变异。网络对人格异化的消极作用是网络道德失范的根源所在。要从指导他们自觉化解网络对人格的异化入手,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增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5.
网络技术风险规避、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性、网络空间安全的维护都离不开网络道德建设的支持。网络空间存在技术异化遮蔽个体道德意识、主体理性缺失引发道德失范行为、公共特性危机瓦解道德个体信任等风险。重构网络道德建设路径,必须以主流价值为导向,全面贯彻技术向善理念;以道德至善为引领,深入推进主体理性教育;以健全的法律为保障,切实维护网络公共秩序。  相似文献   

6.
论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的每一发展,都会向道德建设提出新的课题。网络的发展为人类的道德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推动了人类道德发展的进程,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本文从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入手,指出网络道德建设的内容,最后论述了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问题。  相似文献   

7.
校园网络生态系统是整个社会网络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作为一种技术,在给大学生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诱发了网络道德失范,出现了校园网络生态危机。为此,网络主体树立科学的网络生态观、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能力、养成自身的网络道德自律行为习惯和加强网络生态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当今的网络文化存在着网络价值失衡、网络技术失制、网络生存异化、网络消费失当、网络自由失范等病理特征,对网络道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们必须从提升网络文化的人文意识、促进网络主体的生成和发展、加强网络公德建设和私德修养、引导网络文化的融合、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等方面促进网络道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道德失范及其制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从网络传播的不同层面将网络信息传播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归结为四种主要类型:网络信息发布的道德失范、网络信息接收的道德失范、网络道德评价标准的失范、网络道德控制机制的失范,指出网络信息传播中道德制约与道德提升的主要途径,即建立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加速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制定富有弹性的网络社会的政策法规与道德原则,建立网络传播的全球伦理,从而在“以德治国”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我国网络社会的道德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进入网络社会后,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也随之出现。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的虚拟性特性。网络摆脱了具体的物理时空的限制从而导致舆论的消解,内心信念(良心)的削弱,道德合力减弱,出现道德失范现象。因此,需要通过网络主体实名化,德法规范一体化,网络内外统一化,重新树立起规范权威,将网络行为纳入到规范权威的合力控制之下,减少甚至消除网络道德失范现象。  相似文献   

11.
针对湖北省一所中学676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社会责任心与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关系,以及道德同一性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中生有较少的网络不道德行为。同时,高中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道德同一性。调节效应分析发现,道德同一性的外显维度得分可以调节社会责任心与网络不道德行为的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道德同一性外显维度高分的高中生身上,社会责任心可以负向预测网络不道德行为。道德同一性外显维度低分的高中生身上,社会责任心不能预测网络不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各领域不断有不道德新闻传出,道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销售人员为研究被试,选取员工道德推脱为主要研究变量,从组织管理的层面出发,探讨道德推脱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发现:性别、工作年限对道德推脱有显著影响;员工道德推脱水平与不道德行为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网络伦理的宏观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提供了一个可交流信息和共享资源的虚拟社会,然而由网络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越来越多。文章把网络伦理问题从宏观上加以分类,认为从网络功能上可分为网络信息经济伦理、网络信息政治伦理和网络信息文化伦理,为解决网络伦理问题作出范围界定。  相似文献   

14.
缺乏权利保障的道德本身是不道德的,缺乏道德权利的道德教育本身也是不道德的。为适应当代中国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社会现实,在当前的道德教育中,应该引进传统道德文化中缺乏的道德权利观念,致力于建构一种以尊重个体的道德权利为基础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道德的道德教育:学校德育的伦理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着大量“非道德”和“不道德”因素。“非道德”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非道德因素对道德的渗透、异化,甚至是直接取代;“不道德”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为有违道德基本精神的道德灌输和悖离道德基本原则的道德欺骗。“非道德”和“不道德”的遗德教育容易模糊德育的内涵和外延。引发学生的逆反、戒备和敌视心理,不利于学校德育的有效开展。确立道德的道德教育观念,让道德教育回归到道德的范畴之内,以合乎道德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道德教育成为一个新课题。当前,网络道德教育问题日益突出,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在网络道德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明确思路,抢占网络道德教育制高点,强化管理,推进网络道德教育规范化建设,把网络道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当前道德教育现状令人堪忧,道德教育在公众中的地位沦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道德教育工作者形象不佳,道德教育呈现非道德教育化倾向,道德教育内容不确定,呈现边缘化的现象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摩尔·弗兰德斯》是笛福第一次把低层女性搬到主人公地位的文学作品。摩尔成为笛福笔下广为人知的女性形象,也成为那些道德批评家们关注的重点。由于摩尔多次的婚姻和不幸的生活经历,历来被许多批评家冠之以“荡妇”的形象。笔者想通过女性主义视角来阐述在父权制思想的影响下,摩尔是一个具有鲜明反抗意识,敢于追求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9.
人体临床实验视角下的医学伦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达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2):124-128
医学研究中不道德现象时有发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人体临床实验客观上存在着不明确性、危险性,因此,人体临床实验应以遵循医学伦理原则为根本出发点.以人体临床实验的道德问题为切入点,从法律与伦理学层面考究人体实验的道德责任,主张以人道主义、自主与尊重、行善与不伤害和公正原则作为人体临床实验研究应遵循的医学伦理原则,最后,对人体临床实验研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When morality is important and central to individuals’ identities (moral identity), it may heighten their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 behave in moral ways. Although research has linked moral identity to various moral actions, research has yet to demonstr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oral identity and individuals’ consistent moral choices, despite situational sanctions (i.e., peer group approval) to behave immorall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if prioritizing morality in the self is associated with individuals’ consistent moral responses in four situations encouraging the expression of immoral behavior. After reading about situations in which peers approved of and encouraged immoral behavior (i.e., stealing a laptop, drunk driving, cheating on an exam, keeping someone else’s money), 185 participants reported the degree to which they disagreed or agreed that: (1) each situation was immoral; (2) they would resist the ‘temptation’ to behave immorally; and (3) they would attempt to convince their peers of the ‘right thing’ to do. Results revealed that, despite being encouraged to behave immorally, heightened moral identity predicted individuals’ moral responses in three (of the four) situations. When morality is important and central to individuals’ identities, moral choices tend to emerge despite opportunities to behave immora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