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绕网络热议的话题“2023生肖兔邮票——蓝兔子邮票”,设计“蓝兔子邮票真的丑吗?”跨学科活动,以“问号”串起“任务”,多角度认识美与丑;以逆向思维预设不同的任务成果,分课时筹划活动,多角度审视美与丑;逐个落实活动,多角度思辨美与丑,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主动探究,传承文化、理解文化、表现文化。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辨别美与丑》(小学五年级《思想品德课》下册教材)。二、课时:一课时。三、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增强是非观念,提高识别美与丑的能力,做一个心灵美的好少年。四、教学要点: 1、分清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是真正的丑。所谓美,就是处处为人着想,为四化建设尽力,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所谓丑,就是脱离人民群  相似文献   

3.
“美是什么?”这是一个难解之谜。时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的研究者们虽然运用了最现代化的方法,在对美的本质的认识上取得了比前人更可喜的成就,但是,寻找美的本质的最佳定义的目的仍然没有达到。原因究竟何在?有人说,是由于没有象研究“美”一样认真地研究“丑”。我以为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本来,美与丑是两个对立概念。但在实际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美与丑却常常结伴而行,而且,有些事物或现象就同时具备着美与丑两重性。稍一留心,我们就可以举出许多例子来说明,任何时代,任何艺术流派和艺术门类,都不仅不能缺少美,而且不能缺少丑。可以说,美与丑它们是相互对立又是相互依存的,离开了丑,就无所谓美,反之亦然。因此,离开了丑去孤立地探求美,是得不到美的。如果能从丑中求美,就能鲜明地感受到美的特征领略到美的意义。美与丑这种事实上的依存关系,美学家们都看到了,而且也都承认,但在美学研究中却往往只关心美而忽略了丑。  相似文献   

4.
幕后的美     
曾几何时,我在某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名话:“丑,是一种背景,用来增加美的光辉。”李斯托威尔的这一名格言,虽然只有短短的14个字,却真实地道出,丑其实并不丑,它也是一种美,一种“幕后的美”。 “红花须得绿叶衬。”与娇艳的红花比起来,朴实的绿色乍看之下,似乎很丑。但,如果,高高的枝头上只有一朵重重的花骨朵儿,这美吗?再从色彩角度讲,只有火一般的红色,而没有象征生命的绿色,再艳再美的红花也只会给人一种单调的感觉。因此,没有绿叶的陪衬,便没有红花的明艳可爱。这似乎不美的绿叶不正体现了一种“幕后的美”吗?!  相似文献   

5.
田星 《今日中学生》2012,(Z5):56-58
田星开场白:什么是丑,什么是美?一位哲人说:"我宁可一天十次看到丑,只要其中有闪光、新意和智慧,而不愿在一个月内看见一次灵魂空虚的渺小的美。"下面这几个同学的困惑,完全可以对应丑小鸭的故事——只要自己活得真实,学习勤奋,相信自己会变成白天  相似文献   

6.
<正>·推荐理由·关于"美",许多哲学家、艺术家有着各自独特的理解,例如:古希腊抒情诗人彼翁认为"美是善的另一种形式";法国雕塑家罗丹认为"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俄国作家契诃夫认为"人应当一切都美。包括容貌、服装、心灵和思想";中国画家吴冠中认为"美比漂亮的价值高";常言俗语中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些耳熟能详、近乎成为我们"口头禅"的表述,常常引得大家去追问关于"美"的诸多问题,例如:美,究竟是什么?美,在哪里?美,有标准吗?为什么这是美的,而那是丑的?如何才能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曾说:“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两方面的对立统一,都是客观存在。美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属性,丑也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属性。美学要善于发现和认识美,也不要忽略对丑的研究,这样才能认识美与丑所蕴涵的丰富的人生内容及其艺术表现形式。什么是美与丑的实质?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动物只依照它所属的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生产,并且随时  相似文献   

8.
丑娃娃     
你是丑娃娃吗?你爱丑娃娃吗? 妈妈对丑娃娃说:“你虽比不上漂亮娃娃,但妈妈疼你呀!妈妈爱你呀!你好伟大,让  相似文献   

9.
古代东方术士的“点金术”,只不过是一场诱人的梦幻;但艺术创作中的“点金术”确实是存在的。法国的大艺术家罗丹就曾说过:“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或作家,取得了这个‘丑’或那个‘丑’,能当时使它变形……只要用魔杖接触一下,‘丑’就变成美了。”(《罗丹艺术论》)真正的艺术家可以把现实中的丑变为艺术中的美,而在拙劣作者的手下,美甚至可以变为丑。那么,这个能化丑为美的“魔杖”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帽子]安徒生很俭朴,戴着破旧的帽子在街上行走。有个行路人嘲笑他:“你脑袋上边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吗?”安徒生回敬道:“你帽子下边的那个玩意儿是什么?能算是脑袋吗?”(同一句式,部分词语易位后,意思不同了,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语言效果。)[教授也答不上]孩子问当美学教授的爷爷:“爷爷,为什么您说一切假的都是丑的?”“那当然!难道你能举出相反的例子吗?”“能!”孙子爬到爷爷的膝头上,得意地说,“您瞧您自己——装上假牙后,变得又年轻又精神。要是拿掉假牙,您的嘴巴又空又瘪,那才丑呢!这不是相反的例子吗?”(…  相似文献   

11.
<正> 文学的审美属性是什么?从写作审美学的角度来看,审美对象一旦进入作家的审美视野,经过作家的审美判断,准确地思辨与把握审美对象的美丑、善恶本质属性,并在整个审美活动和艺术创作过程中,使之获得审美价值。根据这种审美思考,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文学的审美属性,就是审美对象的美丑、善恶本质属性。文学的这种  相似文献   

12.
成语与修辞     
正聪聪兔:啊!我们的学校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笨笨熊:你们的学校美,美,美……难道今天你找我出来就是夸奖你们那个学校?聪聪兔:不不不,你知道我刚才说的那就个句子运用的是什么修辞吗?笨笨熊:知道,小菜一碟,不就是比喻吗?把你们的学校比作大花园。咦,说比喻是什么意思?聪聪兔:告诉你,我郑重地告诉你,今天我要将修辞与成语联系在一起,你相信吗?  相似文献   

13.
大千世界,丑为何物?有人会说:丑就是不美,丑就是美的对立面,丑就是对美的反衬.因为按此逻辑,在自然界与现实生活中可以列举出许多实例来.诸如:有西施之美,便有东施之丑;善良、诚恳为美,凶恶、奸诈则丑;风流英俊是美的,那么委琐卑鄙则是丑的,等等.若仅是从概念上来划分事物的美丑,则这种推理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4.
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美,是每位美术老师的任务。我们要引导学生做到在美中塑造自我,完善自我。一、中学生如何认识美在中学美术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中学生对美的认识十分肤浅,特别是受当前社会影响,许多学生把美当做丑,把丑当做美,美丑不分;认为只要有钱,什么人间珍奇都可以得到,什么美不美、丑不丑,没有必要去分辨这  相似文献   

15.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那用你的眼睛看看今天来的老师有什么不同?要善于观察——发现不同了吗?发现三个不同就说明你有一双睿智的眼睛。比如长相,言谈举止,不管是美的还是丑的,看到什么就说什么,用自己的眼睛看,实话实说。  相似文献   

16.
丑小鸭的“丑”似乎是公认的了,几乎没有人持怀疑的态度。但是,天鹅真的比鸭子丑吗?说它丑,那是用鸭子的标准来衡量。它个头大,不合鸭子的口味,因为鸭子以小为美;它的毛灰灰的,不是鸭子常见的色彩,因为鸭只钟情于那不成熟的嫩黄。鸭子群里,自然是鸭子说了算,因而即使是白天鹅,也难称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新聊斋     
假的都是丑的 美学教授的孙子问他的祖父:“爷爷,为什么您说一切假的都是丑的?” “事实就是这样嘛!难道你还能举出什么相反的例子吗?” “当然能。”孙子爬的爷爷的膝盖上,得意地说:“看看您自己吧,您装上假牙的时候,显得那么年轻,那么精神;可是您一摘下假牙,您的嘴巴又空又瘪,可真难看,这不是一个相反的例子吗?”  相似文献   

18.
美感是美的反映。什么是美?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的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生活中的确充满着美,但也不是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美的,在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人说:“凡是我们认为美的东西,总是和生活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需要的东西确实有不少是美的,但需要的又不一定都美。环境是人们生活需要的吧,有的环境是美的,但也有的就是不美。又有人说:“美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丑  相似文献   

19.
我们确信,《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一篇美学论文,尽管文本中并没有罗列什么美学名词,而是以通俗流畅的文字,简洁自如地道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但我们仍然不得不反复地叩问自己:作者要阐明的观点究竟是什么?是在谈残缺美吗?似乎不全是。是谈艺术创作中虚与实的关系吗?也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中有美 ,也有丑。美与丑的斗争不仅贯穿在人类历史的全过程中 ,而且还涵盖了历史的各个层面。在历史美育中讲清二者的斗争规律 ,有助于学生热爱美 ,痛恨丑 ,更有助于学生懂得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世界。那么 ,什么是历史美呢 ?历史美就是和谐 ,它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这两种和谐是人类长期以来追求的理想 ,马克思说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后实现这两种和谐。因此 ,又可以说 ,历史美就是指共产主义理想 ,也可称之为审美理想。我在《理想教育是历史美育的重要任务》 (《历史教学问题》 90 .6)一文中曾有较详细的论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