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强调体育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特别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使学生养成积极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全新的健康教育观促使我们更多地思考体育活动中"身"与"心",运动技能传授与心理健康的目标关系。  相似文献   

2.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康、和谐的发展,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使他们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为终身体育和适应未来工作、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是新课程标准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保健新课程标准分为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课程目标包含学习领域目标;内容标准包含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我认为实施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保健新课程标准分为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课程目标包含学习领域目标:内容标准包含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体育课程除需要在满足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与原则外,还要致力于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那么学校体育课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6.
孙大伟 《成才之路》2011,(23):85-85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种习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运动专长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培养,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李雍 《考试周刊》2010,(23):148-148
体育课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教与活动,它不同于其它课程容易组织管理。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体育教师对课堂的组织管理非常重要。当前把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它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是提高中学生体育素质的主要手段。下面我结合近二十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体育兴趣教学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新课标关注学生在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依据体育新课程标准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正确合理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容,启发思维,探讨教育教学规律,激发学生体育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使他们在有趣的氛围中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0.
<正>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体育教师们在校园生活中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一、游戏激趣,有效提高准备活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李金宝 《考试周刊》2009,(8):140-140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新课标关注学生在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如何适应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的需要,如何转变教学的思想,是广大体育教师目前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体育锻炼为主要方式,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与方法为重要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和能力为首要目标的课程。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只有让初中生真正认识到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和技巧,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为初中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使他们终生受益。本文阐述了培养初中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基本策略,以供广大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师参考与指正。  相似文献   

14.
正体育教学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关于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因此,在体育课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董一鸣 《考试周刊》2011,(43):155-155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的中学体育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关于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因此,在体育课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体育课程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其养成自主体育锻炼的生活习惯。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体育知识的传授,而是着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创造运动条件,让学生参加体育实践活动,在体育实践中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康、和谐的发展,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使他们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为终身体育和适应未来工作、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体育课的有力补充,通过有效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巩固、发展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挖掘潜能,展示特长,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建设 《宁夏教育》2009,(10):58-59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锻炼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现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以趣激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