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与旅游人才培养规模、质量的矛盾,制约江西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必须坚持行业特色、地域特色和实践特色,通过错位竞争、供需一体的订单培养,构建“需求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双师双证型”特色教学团队、工学结合的教学情境、校企合一的实训基地等途径来完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由于开设时间短、专业交叉性明显、产业综合性强等特征,存在基础核心课程体系不清、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不凸显、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无特色等问题,严重制约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不利于显现专业的育人成效。由此,按照“时代诉求—产业认知—体系重构—实现路径”的逻辑思路,形成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4+3+N”模式。其中,“4”为旅游学概论、旅游消费者、旅游目的地、旅游接待业4门基础核心课程,“3”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政策与法规3门专业核心课程,“N”为旅游经济组、旅游人类学组、旅游生态组等专业方向课程。希冀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旅游+”背景下旅游市场对旅游人才需求的变化,从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的意义入手,分析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德育引领注重综合素养培养”、“结合地方特色细化人才培养目标”、“深化与新型旅游电商企业的合作”、“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架构”四个方面高职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职旅游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推进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变革的重大命题。从解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内涵入手,在讨论旅游课程思政实施条件的基础上,立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特色,契合学科内在规律,构建旅游课程思政“知识—技能—价值”三维课程目标,并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出发,深度挖掘旅游课程思政元素,建设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旅游课程思政平台,探索旅游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自上而下地构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文章就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课程设计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从职业能力要求出发,主张在新形势下旅游专业课程设计在内容上应有职业特色,手段上应依托职业环境,使专业培养目标由“行业实用型人才”向“行业创业型人才”转化。  相似文献   

6.
将地域文化运用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助于培养具有地方文化底蕴的旅游人才,并促进地方旅游产品的创新发展。高职院校应将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特色、在专业课程中体现地域文化、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手段等作为运用途径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7.
旅游管理升为一级学科对旅游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点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背景,然后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体系重构入手,提出实施建设精品课程、打造名师队伍、创新教学研究、完善实验配套、加强品牌塑造等五大优化工程,对旅游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点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促使我们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专业+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提上日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和创新,需要任课教师具有“大思政教育体系”的教学观,遵循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原则,将专业教书与专业育人科学地结合起来,党政齐抓共管,以保障专业课程思政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基于1+X证书制度,探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阐述1+X证书制度实施的重要意义,分析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专业课程教学与“X”证书培训融合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从创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更新课程标准及课程内容、强化教师能力建设、加强校企深度融合的实训基地建设、衔接“X”证书开展课程考核等方面提出建设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相关建议,以期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0.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符合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符合本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旅游专业的学科发展的特点和旅游市场对旅游管理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本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和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OBE理念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推进OBE理念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优化旅游管理专业的目标、方式、思路,凸显OBE理念下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价值性。为此,立足于OBE理念内涵,分析OBE理念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价值,论述OBE理念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构建方式,提出OBE理念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及构建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必须符合本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适应旅游业发展及旅游管理专业特点,有效解决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专业课程体系应分为专业主干课程、素质技能课程、相关知识课程三大系列来构建.教学内容改革要体现旅游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内容的动态性、综合性、地域性和实践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围绕着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来确定专业的定位、课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旅游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实施的必要性、现状.以<会展管理>课程为例,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目标设定、考核体制、教学方法和实践基地建设,并认为构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加强以校内、校外实践基地为依托的实践教学场地建设,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严格实践教学的考核,加强实践教学团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仅是构建高质量早期教育标准体系的应然之义,也是培养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实现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全面三孩”政策配套体系建设的应有举措,是完善托育服务质量测评标准体系建设的实然选择,是技能型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立德树人”育人模式的应然选择。高职院校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内涵,表征为彰显课程内容线性与多元的结合,促进岗位技能与通识性知识的协同发展,实现职业规划与岗位实践类课程的协调联通,凸显“医育结合”回应性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程特色。推进高职院校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创新“三元育人”的课程理念,建立岗位“学分银行”制度;对接岗位素质模型标准,打造“全链式集群”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U-G-S”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育模式;树立“岗课证融通”的技能型课程建设理念,实现多维动态化课程治理。  相似文献   

16.
旅游管理专业始建于2000年,是我院与荷兰INHOLLAND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专业,它成功地开创并推广了“基于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和项目教学模式”。该专业2006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09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重点专业。2011年旅游管理专业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20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45%,硕士以上学位占75%,双师素质教师比例100%。  相似文献   

17.
学业评价体系是高校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其主动性,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目标的实现。旅游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培养综合性的旅游人才和酒店中上层管理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体三层四翼”是指在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以专业课程为基础,从多维度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性的科学评价。从专业课程入手,介绍了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旅游英语专业“一体三层四翼”学业评价体系构建策略,实现教学评价的综合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侧重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角度,构建了基于创业显性课程的“产品-项目-产业”三位一体旅游创业教育模式的基本框架.以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为例,分析其创业显性课程贯穿整个培养方案,与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活动等融为一体;产品、项目、产业分别对应单门专业课程、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创业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9.
优秀的旅游人才需要良好的旅游教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着中国旅游专业人才的质量.但是目前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设置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旅游专业人才,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调整是必要的.文章在对福建几所新办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访谈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影响课程体系设置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新办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罗春燕 《考试周刊》2010,(9):187-188
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缺乏旅游职业规划和职业情感教育、法律知识和道德教育、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同质性强,没有前瞻性,缺乏特色化培养方向,深化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弥补在校教育的缺失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