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唐史官制度承前启后,影响巨大。在此期间,史官正式定名,且有了明确的职责,优厚的待遇,集体协作的修史形式。这些都标志着中国史学史上史官制度化新局面的开创。  相似文献   

2.
语言在哲学诠释学产生和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语言经历了从一般文本的表达到世界观和本体论的转向再到自然语言中"曲解"的消除以及"普遍语用学"的转向,通过了解语言在西方现代诠释学的地位及其嬗变,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欧洲大陆哲学的现象学传统与英美分析哲学的传统在某种程度上会合的可能性及趋势.  相似文献   

3.
春秋末期,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到过当时具有重要影响的晋国。从鲁、晋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孔子的“以礼治国”思想与晋国历史文化传统及现实的冲突性和导致孔子临晋而返的直接原因三个方面,对孔子不到晋国的原因加以分析,同时亦可看出造成战国时期开始的儒、法之争的历史前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黄帝时代起便有史官,由于当时史官职权的特殊性——掌管人事、沟通鬼神,所以史官一开始就有超然世俗政权的地位。但是从春秋战国开始,史官的地位便慢慢下降。至北魏"崔浩国史案"的爆发,真正标志着史官地位从可以和当权统治者平等对话到受统治者控制的一个转变。这其中的原因包括对鬼神不信任、学术的下降以及中央集权的加强、皇权不容侵犯。  相似文献   

5.
南朝典签制度的发展可分为三期,前期典签为刺史自辟之属吏,在州府内处理文书事务,职权地位卑下;中期典签由皇帝任命,监察州府以制刺史之权,是朝廷与州府沟通的重要政治通道,为特种监察官,职权地位隆盛;后期典签不再充任朝廷与州府中间人的角色,职权地位走向衰落,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6.
对于吴梅村诗歌的诗史特征,人们已经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而吴梅村作品的诗史特征又与其史官心态密切相关,故研究吴梅村的史官心态,我们就能找到一把读懂他作品的钥匙。吴梅村史官心态的生成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晋国世族研究对研究晋国史乃至整个东周史皆有重要意义。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有关晋国世族的大量专著、论文相继问世,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后,应对这项课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世族兴衰与晋国政局变迁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晋国的史书<乘>也被称作<春秋>,由于特殊原因而失传,它涉及了晋国的政治、军事、土地制度等方面的内容.该书属于编年体史书,起始干西周、春秋之交,亡于三家分晋.  相似文献   

9.
孕育孔子学说的鲁国与晋国在历史文化传统上存在着的巨大差异,导致主张“礼治”的孔子对晋国历史文化传统及现实的叛逆性格指责颇多,表现出二者尖锐的冲突性。集中论述孔子“礼治”思想与晋国文化产生冲突的来龙去脉,从中可以看出造成战国时期开始的儒、法之争的历史前因。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学是世界公认的20世纪以来最成功、最多样化和最具适应性的大学,它在适应外部需要的同时,又遵循高等教育内部规律的要求,不断发展和完善着高等教育的职能。美国大学职能的嬗变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殖民地学院的出现与教学职能;研究型大学的兴起与科研职能;赠地学院的建立与社会服务职能。对美国大学职能之嬗变的探究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理清美国大学发展的脉络,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学的使命、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魏晋滑稽,盛相驱扇",以滑稽,戏谑为表现风格的俳谐文学在魏晋时期呈现空前兴盛的发展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内部原因首先是俳谐文学自身"谐"的属性;其次是对语言音韵美的自觉追求。外部因素则包括造纸术的推广、文字书写的简易化——传播媒介的变革;洒脱不羁、嘲谑无方社会风尚的引领;上层社会力量的推波助澜及清谈的盛行。  相似文献   

12.
德国率先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深层次原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19世纪后半叶德国经济、政治、思想等特殊环境因素可知.德国境内发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德意志统一和德意志的天主教宗教传统、新历史学派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些特殊的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了德国率先建立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3.
明清晋商兴衰的生态学原因主要有:生态环境与生态定位之关系,区域生态定位与集群发展之关系,基因遗传与扬弃创新之关系,生态寿命与组织进化之关系四个方面。如何传承明清晋商文化优秀成果,激发21世纪新晋商雄风,必需处理好这四个关系,解决好这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风景名胜区旅游业使风景名胜区规划得到长足的发展,风景名胜区规划中旅游定位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变化.风景名胜区规划旅游定位演化动因具有内部驱动因素和外部驱动因素,并以此构建了风景名胜区规划旅游定位演化动因驱动模型,为风景名胜区规划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左传》虚饰与史官叙事的理性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传》虚饰,包括杜撰情节、修饰人物语言、描写细节和场面,也包括史官对不同来源的材料的自由组合。这些载录中都包括了史官的想象、选择等主观性因素,是前所未有的。《左传》虚饰并非出于文学的目的,而是为了追寻事件中的道德意义,符合当时的“实录”观念,是叙事理性化的一个必然阶段。史官对人物德性的重视、自我在场的道德实践以及立言之志等,都必然会导致虚饰的产生。《左传》是史官的“传闻”之史,它与“典策”文献相互支持,而《春秋》笔法对《左传》的虚饰有着直接的影响。此外,“传闻”之史较为自由的传播、载录方式,也为虚饰提供了条件。虚饰将巫史文化中的神秘审判,转变为现实社会的道义审判。  相似文献   

16.
晋国立国六百余年间的多次内乱,可分作前后两个阶段考察,前期的内乱迫使文侯、献公、文公等君不断改革,使晋国成为北方的强国。后期的内乱,致使私家势力膨胀,最终导致了晋国的灭亡。  相似文献   

17.
明王朝统治者把"治世"的重点放在治吏上,为此,一方面加强立法,严法治吏,重典惩贪;另一方面,强化监察机构,完善考核制度。但明代吏治并未因此而清明,其原因在于不受任何制约、监察,空前专制的皇权;监察制度本身的缺陷以及明代官吏低俸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魏晋时期的社会现实和思想文化环境,使文人在逃避现实心态的影响之下开始寻找一个寄托心灵的新领域,在这个过程中促成了游仙诗的兴起和成型.嵇康的思想及游仙诗的创作实践,将游仙诗引导到一个新的境界.紧承其后,郭璞在其影响下创作的游仙诗,标志着游仙诗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晋国历600年之久,三次勤王,成为周王室的主要支撑者;从晋文公创立霸业起,保持霸主地位达150年;晋是我国法家的摇篮,又是当时封建因素出现最早、最多的国家,由晋分裂出来的魏、赵、韩又把晋先进的封建因素辐射到各地;卜子夏的"儒法兼容"思想,哺育出了战国赵人荀子的"隆礼重法"学说,形成中国自秦以后两千多年的治国思想;晋还培育出了我国先秦史上音乐代表——乐圣师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