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申报》为例,从社会认同、经济独立、客观性原则和公共服务意识等方面考察中国近代民营报纸新闻专业化的历程和特征,比较中美两国新闻理念的异同。研究表明,中国近代民营报人已具备初步的新闻专业理念,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2.
李晓丽 《今传媒》2011,19(2):82-83
北京宣武门外的老北京报馆,是中国新闻传媒业的发源地。一代报人的创刊办报,吹响了推动中国前进的号角,也产生并培育了一代文化伟人。北京宣南胡同里的老北京报馆,在中国新闻乃至世界新闻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兄弟报人同出一门,所受家训相同,习性相近.从事相同的新闻职业,业务上互相帮助提携,在同一领域里创造出相当卓的成绩而成为一时之谈。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的这些兄弟报人,由于所处历史时段特殊,风云际会,谱写了精彩纷呈的中国新闻传播业的篇章。他们是中国新闻业早期的开拓和中坚力量,因其特有  相似文献   

4.
新闻竞争     
报纸以前也叫新闻纸,因为主要刊登新闻的缘故。新闻纸是商品,自然要走向市场。有市场就会有竞争,这是禁也禁不了的。新闻是各式各样的,不同的报纸取舍不同,以此见品位;报人的观察有深浅、阅历有广狭、学识有厚薄,对新闻事件的解释与见解各异,以此见高下。报刊市场的竞争,似乎应当是品位与见解之争。  相似文献   

5.
邵力子作为民国时期一位著名报人,其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和肯定。本文梳理了他的新闻生涯,对其在新闻活动关注的焦点、新闻业务的特色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肖隆福 《青年记者》2004,(11):38-39
在我国近代著名新闻人物图谱上,父女、夫妻、叔侄在新闻事业上有所建树的层出不穷,不断涌现,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笔者将他们称作家族报人。也许是因为他们亲近的家庭关系,容易深受对方感染与熏陶,抑或又是相似的时代环境和对新闻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探讨这种现象和梳理他们的历程与思想,对我们当前新闻业依然不乏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此,略作回望。叔侄报人:裘适梁裘毓芳——“将文字交给大众”裘适梁在新闻史上虽提及的不多,但他却非可有可无之人。他是一  相似文献   

7.
成舍我的“两个效益”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舍我是我国新闻史上杰出的报人、报业经营家、中国报业托拉斯的先行者。他一生致力于新闻事业,成立了“世界报系”,创办了《民生报》、《立报》,创建了新闻学校。他的新闻从业生涯集业务工作者和报业经营者于一身,这一双重身份使其新闻思想集中体现为报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博弈。  相似文献   

8.
成舍我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民间报人,一生从事新闻事业,先后创办北平《世界晚报》、《世界日报》、《世界画报》,南京《民生报》,上海《立报》,重庆《世界日报》,香港《立报》,台湾《立报》等多家民营独立报纸,以及北平、桂林、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报刊实践家和新闻教育家。  相似文献   

9.
《传媒》2004,(11):10-14
“新京报》创刊伊始,当时的报社领导便向世人表达了《新京报》的报业理想:“再经过几代报人的努力,《新京报》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21世纪中国最有责任感的报纸。”事实上就社会影响而言,“新京报》已经有所建树。网络、电视、通讯社、报纸和杂志对《新京报》的新闻与社论转载率很高,仅CCTV和BTV  相似文献   

10.
《新闻爱好者》2001年第10期曾刊有宋素红的《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的夫妻报人》一文,梳理了近现代新闻史上涌现出的夫妻报人。笔者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发现近现代新闻史上还有一些夫妻报人,特作一补充。辛亥革命前后的夫妻报人除梁启超、李慧仙,汪康年、禾青,刘师培、何震夫妇外,值  相似文献   

11.
带血的黎明     
狄马 《今传媒》2004,(3):27-30
我们从著名报人邵飘萍身上看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义无反顾地奔走呼号、斗争呐喊,甚至牺牲……  相似文献   

12.
吴红 《中国档案》2004,(5):52-55
李辉是人民日报记者.是报人,是搞新闻的,但他的杜会文化声望却恰恰来自对“旧闻”的执著痴迷。这听上击似乎有点悖谬.不可思议.可事实正是如此。确切地说,他是一个能够把几十年前的陈年往事翻腾出新闻效果来的人,他能把文坛的旧人旧事撰写得鲜活饱满、引人人胜。  相似文献   

13.
著名报人赵超构曾经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另一著名报人金庸也说过,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转眼今日,一张报纸对快节奏的现代人来  相似文献   

14.
原东北新闻干部学校在北京的老师和学生,近日在新华社第二工作区聚会,纪念东北新闻干部学校结业55周年。  相似文献   

15.
汤修慧(1890—1986),五四时期著名女报人,也是中国新闻史上不多见的女性报业经营者,后期《京报》社长。她原籍江苏吴县,生于浙江杭州,毕业于浙江省立女子师范学校。1906年与邵飘萍结婚后开始协助邵飘萍办报。1916年邵飘萍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汤修慧负责所有内勤编辑和发稿事宜。1918年10月5日,《京报》创刊,她负责该报的出版发行等业务,成为邵飘萍事业上的得力助手。1926年4月26日邵飘萍以“宣传赤化”罪名被奉系军阀逮捕杀害,《京报》被迫停刊。汤修慧继承夫志,于两年后恢复《京报》出版。汤…  相似文献   

16.
分析北京报业的争霸战、淘汰赛,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就是新京报的创刊。新京报是2003年11月11日问世的,创刊前,在北京的业界里就已是沸沸扬扬了,在全国的新闻界也算得上一个事件。当然,这给京华时报带来的影响也比较大。大家都议论纷纷,新京报来了以后,对北京市场会造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报界,业内人士习惯把广州、北京、上海和成都四大板块作为中国报业的风向标,对这几个区域内报纸的学习考察对大陆报纸改版和改革起了很好的借鉴作用。这几年勇于探索的报人开始用国内和国际两种眼光打量自己的报纸,中国报业与世界大报接轨的脚步渐行渐近:广州日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的中国新闻事业史上,有这样一个光辉的名字———成舍我(1898年—1991年)。在他长达94年的生命旅程中,几近80年的光阴投身于中国的报业和新闻教育事业。当年他仅凭区区200元大洋独立创办的《世界晚报》,居然发展成颇具影响的“日、晚、画”三位一体的“世界”报系,这是近代新闻史上不可不提的美谈;纵然政局风云激荡,变幻莫测,他始终秉持真实公正的办报原则,从不向权、钱低头,并几度因言惹祸,身陷囹圄。他毕生辗转北平、上海、香港、重庆、台北,无论身处何地,都勇敢地担负起报人的重任。父亲的官司竟成为“启蒙之师”1908年,成舍我的…  相似文献   

19.
38年了,从小兴安岭北坡的新闻干事到《黑龙江日报》记者,再到《黑龙江经济报》总编,再横跨八千里南下深圳,从报人变成杂志人,当《焦点》杂志总编、《鹏程》杂志总编。我走遍全中国,走过十几个国家,但从没走出过北大荒。因为我挚爱一生的职业是兵团给的,我踏破一切磨难的动力是北大荒给的。我走不出北大荒,走不出我自己。[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21,(11):76-86
"有闻必录"并非是近代报人为新闻失实所设计的托词和借口,而是报人争取的自由采录信息的"职业权利"。报人将"有闻必录"定位为太史采风、史官记事,又将史家"疑以传疑"的原则融入到"有闻必录"的宣传及应用中。在文化认同和实践实用的合力推动下,"有闻必录"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被业内外所承认,并在20世纪初被奉为"报馆天职"。"有闻必录"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报人开始主动地建构新闻职业的知识体系,迈出了初步探索中国新闻职业化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