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尔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这个经典语言无非是对孩子最亲的父母所说的,但是更重要的应该是培养孩子茁壮成长的广大教师。因为孩子从懂事开始就去学校读书识字,从幼儿到小学、初中乃至高中和大学都要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成长着,若是离开老师的教育就不会成为有文化的有用人才。在这期间父母经管孩子的时间是无法和老师相比的,远远落后于教师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因此老师是孩子成长的最近亲人,教师的职  相似文献   

2.
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教师发展和教育革新的可能空间和限制因素,很大程度上蕴涵于教师文化。"因此,如果没有教师文化深层次的支持,任何教师发展和教育革新都将是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89):168-169
<正>"亲其师,信其道"是中国的一句古训,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是教育学生爱自己的老师,要主动和老师亲近,只有亲近、喜爱老师,才能对老师所讲的道理、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笃信不疑,潜心研习。从我的角度看,则是指教师爱学生,是一种责任,是搞好教育的出发点,教师的教育教学必须从热爱学生开始。正如前苏联伟大的理论家、教育家捷尔任斯基所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孩子爱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从教  相似文献   

4.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知识不是冷冰冰的符号,教育是一个因为喜欢而接受知识的过程,"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胸怀大爱,才能呵护成长。理解学生一个外国教育参观团来南京一所小学听课,一位老师手里托着一个乌龟让学生观察,学生对到访的小乌龟很感兴趣,坐在讲台前的一个小男孩被小乌龟的样子和动作吸引,竟不由自主地学着乌龟爬行的样子,孩子的举动把坐在教室后面的外国教师逗乐了,讲课老师不断地向这个孩子使眼色,可小男孩完全被乌龟吸引住了,对老师的眼色全然不顾。  相似文献   

5.
于漪老师曾说:"我当了一辈子的老师,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上了一辈子的课,我上了一辈子遗憾的课。"遗憾什么?遗憾是因为不完美,不完美预示着还有提升的空间。因此于漪老师一辈子都在执着于专业的提升中。遗憾也是一种美。拉斯·史文德森曾说:"所有的乌托邦看上去都无聊得要死,原因就在于,唯有不完美,才是有趣的。"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正是因为有许多如于漪老师所说的"遗憾"才丰富多彩,才如拉斯·史文德森所说的"有趣"。  相似文献   

6.
黄秀春 《教师》2015,(6):126
教师的教学激情是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而教师的教学激情来自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很难想象一个厌教的老师的教学热情会高,也很难想象一个厌教的老师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外在的激情是课堂上的高亢洪亮和慷慨激昂。讲到"大江东去",讲到"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时候,挡不住的豪迈;讲到"风萧萧兮易水寒",讲到"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时候,忍不住的悲壮或者悲愤。我在充分挖掘表达这种饱含于  相似文献   

7.
贺渊 《教书育人》2012,(19):28-29
新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而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发展过程。因为教师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者。作为教师,倘若对理论没有充分的了解,对实践没有有效的把握,那么这种转化就会有很大的落差。因此,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主动地参与新课程、引领新课程,已成为广大教师共同的追求。教师专业的成长跟专业知识有直接相关外,同一个教师的成长愿望也有直接的关系。核心成长的动力在于自身的内驱力。"自己培养自己",人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德开小学成立于2008年,几年来,学校一直在积极探索教师成长的路径和方法,每年都举行"青蓝工程",以老带新,共同发展;实行教师"职级式评价",为老师们每学期找一个可触的标高。但反思这些方法,解决的都是教师成长的"自律"和"他律"的问题,即教师是在学校的要求下、制度的约束下被迫成长。而相对于外力推动来说,教师成长更应该追求一种"无律"的状态,即"成长"应成为教师的精神状态,是自动、自发、自愿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真诚的、一视同仁的,每个孩子都在老师的爱的教育下成长,尤其是那些存在"问题"的学生和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更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喜欢优秀的学生是为师者都最愿意做的事,但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教师的考验,向"问题"学生撒播爱的阳光,这也正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爱"字道出了教育的全部智慧。为人师者都知道关爱学生,然而不少老师却走入"以罚代爱"的误区,正在遭遇着或遭遇过不少尴尬。如何走出这个误区?笔者根据多年的一线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认为:为人师者不仅对学生要有爱,更要有爱的智慧——爱不可"以罚代爱",爱不可"拔苗助长",爱是尽职,爱是尊重,爱是心灵与心灵最微妙的接触,爱是师与生都能感受得到的幸福!  相似文献   

10.
成长可窥?     
正阅读完《窥见你粗砺成长的弧度》,我不由得想对这名自认为对学生发生的问题处理得当的老师说:"你从来没有尊重过学生!"学生一直想从你这里获得的"尊重",你从来没有给予过。先说命题吧,"窥",是指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我们老师为什么要窥视学生的成长呢?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同行者,指导者,  相似文献   

11.
陈文艳 《江苏教育》2012,(26):34-35
无印良品,是指没有商标但品质上佳的用品,它摒弃一切外在"标签",不断简化,简单到只剩下原始素材和质料的美感的诸类物品最具价值的本来面目。"无印良品"试图通过似有若无的设计,将产品内涵无限升华。那我们的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特色发展,是否也该如无印良品一样地得到恰如其分的坚守和持有呢?回望现今的教育现场,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注重于自己专业成长指标的渐次靠近、刻意达成,而忘了课堂之下儿童的福祉和惠泽所需;学校沉醉于现有特色发展活动的繁复呈现、变异放大,而忘了学校自身存在的意  相似文献   

12.
<正>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自省,是一种人生智慧,更是成功者共有的品质。同样,拥有自省的习惯和能力,是促进教师自我专业快速成长的核心要素。自省,是映照教师自我成长之路的一面镜子。自省首先源于认识自己。"如果没有充分地了解自我、定义自我,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师。"(雷夫)教师需要跳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观察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自己到底想要追求什么,以及在成为优秀教师的道路上自己到底还缺少什么,等等。但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被自己的  相似文献   

13.
教师这个角色对学生人格、世界观、人生观及行为模式的形成都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重大的、不可忽略的。在学校里,教师一进课堂,就会不自觉地设定一个“场”。一个悲观、沮丧、经常训斥学生、情绪暴躁的老师启动的是消极的“场”,而一个乐观、快乐、经常启发学生心智的老师启动的则是积极的“场”。每个老师启动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场”,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决定着学生的个性是否能够健全发展。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而教师的心理素质构成了学生成长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4.
<正>教师的成长问题,对于教育改革与发展之重要,自不待言。但这些年师资发展的效果如何?可能不满意的人居多。措施不可谓不多,培训力度不可谓不大。为什么效果不尽如人意?我想,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教师专业成长还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措施还没有从根本上到位。必须对教师成长、专业成长的内涵弄清楚,对制约发展的根本因素弄清楚,这样才会有效地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或外在培训培养的目的。对于教师的发展,人们喜欢用"专业发展"或  相似文献   

15.
王晖 《教育教学论坛》2012,(27):156-157
刚开始工作的头几年,我一直觉得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纯粹是知识的传授关系。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进度、教学方法都是自己的事,和学生没多大关系。对所谓的"教学相长"也没有切身的体会。但正如哲学上的一句话"量变引起质变",时间到了,积累的经验多了,有些道理自然就显现出来,这就是:学生是教师教学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这应该是每个教师都要去深刻理解的。  相似文献   

16.
关景双 《教育》2022,(6):14-16
"师之蕴"青年语文教师以于漪老师为榜样. 从2007年4月"青浦讲坛"到9月"从《岁月如歌》谈教师成长"论坛,"师之蕴"人专注"一辈子学做老师"话题,就"学什么"和"怎样学"集中深入讨论,再读《岁月如歌》,在感受于漪老师飘逸洒脱的风范中,解读她"一辈子学做老师"的心路历程;在深度的对话和思考中,求索求美求真的为人师的真...  相似文献   

17.
正校本研修的重要视角之一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然而,我们却常常听到这样一些感慨:比如校本研修不能彰显教师的个性,研讨的专题没有系列、没有深度,成长的路上缺乏榜样与集体的力量,研修总是正襟危坐、没有"习惯成自然"……校本研修成了很多老师的"负担"和"包袱"。试想,一线教师把最多的时间和心力都倾注在了一节一节的课堂上,如果不能在课堂这个"第一场所"找寻到愉悦、尊严和成功感,又如何去萌生内在的专业发展自觉呢?观课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教师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老师坦诚无私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平凡而伟大的.是教师发自内心由衷的热情.是一种自我牺牲、依恋不舍的道德情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刘里 《江苏教育》2012,(26):51-52
我曾对某县小学、初中和高中的300名教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表明,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91%以上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外出交流学习:10年左右教龄的教师67%没有到过外地交流学习;20年左右教龄的教师有55%没有到过外地交流学习;甚至有个别教师从教30多年没有跨出过学校"大门"。笔者认为,这就是素质教育难以实施的原因之一,因为教师大多是学校化的而不是社会化的;这也是新课程改革难有成效的原因,因为教师大多是"近视眼"而不是"千里眼"。  相似文献   

20.
朱桂花 《甘肃教育》2014,(23):20-20
正教师的职业幸福紧紧地关联着学生的快乐成长,唯有老师拥有持久的职业幸福感,才能在教育岗位上迸发出无限的教育热情和教育智慧,从中获得奋进的动力,成就快乐充实的人生。而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通往教师职业幸福的最"宽阔"的路途,便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让职业幸福扎根于专业成长的沃土,教师才能真正走上专业成长的幸福之路。一、拥有一支幸福的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