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芊芊 《家长》2014,(12):14-15
正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们不遗余力。但许多父母忘记了,自己不但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关系、家庭关系更是孩子认识社会,学习融入社会的第一课堂。那么,家长该给孩子树立哪些榜样呢?课程一:尊重他人。孩子不仅会留意你对配偶讲话的方式,更会留心你私下里如何评论自己的另一半。如果孩子听到妈妈对爸爸的牢骚或指责,这就给孩子传递了明确的信号:爸爸是个蠢人,而妈妈也不值得信任,如果我不在她身边,她是不是也会这样说我?因此,家长不经意的言辞,以及缺乏对配偶尊重  相似文献   

2.
她在心里告诉自己应该笑才对,为自己能拥有这样一位爸爸而骄傲地笑!藤原恭是日本福岛中学的一位学生,她有一个非常幸福美好的家庭,妈妈是一位音乐教师,爸爸是福岛第一核电站的高级工程师。藤原恭很快就要到17周岁生日了,他们一家人说好,在生日那天,爸爸要送她一份期待已久的礼物——带她和妈妈去富士山旅游。  相似文献   

3.
家庭关系     
朱李平 《家庭教育》2014,(12):M0002-M0002
与人交往,是从与家人交往开始的。孩子降生于一个家庭,从此就开始与这个家庭中所有的人交往。这个家庭的每一个人,都会和他形成一定的家庭关系。所谓家庭关系,就是家庭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其中婚姻关系最重要,它是一个家庭最早的关系,是组成家庭这个社会组织的基础,也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关系。因为婚姻关系的交往,才有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救爸爸     
一个小女孩第一次在电话里听到她爸爸的声音时大哭起来。她妈妈问道:"孩子,怎么啦?"女孩指着听筒说:"妈妈,我们怎样才能把爸爸从这样小的洞眼里救出来呢?"  相似文献   

5.
我从哪里来     
案例我的孩子6岁。他认为自己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和爸爸没有关系。但我不希望孩子这么理解。我告诉他,妈妈爸爸相爱结婚,成为一家人,然后才会有宝宝。怎么相爱就有宝宝啊?我不是一个保守的妈妈,也不希望像很多父母那样告诉孩子是从垃圾堆拣来的,但孩子才6岁,太早教似乎会使他有过早的不必要的好奇产生。我也想像书上写的,告诉他,是爸爸身上的一粒种子放到妈妈的肚子里,才有了你。但我孩子是个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他会问,是怎么放进去的,甚至你还得示范给他看,他才罢休。面对这样的孩子该怎么教啊?  相似文献   

6.
参加成员:邦邦妈妈元果爸爸淘桃妈妈珂珂妈妈成成爸爸胡彬钦妈妈菠萝妈妈天天妈妈仿仿爸爸旋旋妈妈程子阳爸爸嘉宾:陈树林(医学、心理学博士)哈佛医学院的心理学教授威廉·波兰克表示:"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父母通过家庭生活不仅影响到孩子的个性,也影响了孩子在社会交往中的为人处世能力。而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父亲在他们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能反映他们在职场中与领导的关系中。"  相似文献   

7.
夫妻关系是家庭中的核心关系,夫妻双方均应重视和珍惜良好的夫妻关系。不论做父亲的或做母亲的是多么爱孩子,其实最重要的首先是妻子和丈夫的关系。只有当父母关系和谐,互相尊重、爱护时,孩子才能拥有稳定、温暖的幸福家庭,并从中学习到关心与信任。夫妻双方如果一心放在孩子身上,而忽视了对方的情感需要,那可能会使双方经受情感的痛苦,甚至导致婚姻瓦解,孩子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家庭温暖。夫妻双方适当地表达情感,既有助于改善夫妻关系,也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稳定。真诚地赞美配偶,幽默诙谐地化解配偶的抱怨,在配偶不愉快时给予积极安慰…  相似文献   

8.
克隆"爸爸"     
"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要分开?"一个小男孩在他的父母离婚、爸爸离开家时尖叫着,眼泪一滴一滴地从脸上落下来. "爸爸,妈妈,为什么你们不能给我一个美满的家庭呢?"又一个经受父母离婚的孩子痛苦地想着. 孤儿院里,那些被父母丢弃的孩子伤心地问院长:"我的爸爸妈妈呢?"  相似文献   

9.
吴淡如 《课外阅读》2012,(23):14-15
亲爱的孩子:不久前,我访问了一位很优秀的专业女性。她说起自己成长的故事时,我的心一阵一阵地痛着。她是个不被妈妈喜欢的孩子。她的妈妈在很年轻时,喜欢上她的爸爸,有了她以后,才发现她的爸爸老早就有自己的家庭。妈妈万般不愿意地把她生下来,在她很小的时候,和她的继父结婚了。她的妈妈又接二连三地生了一群弟弟妹妹。幸运的是,继父对她很好;不幸的是,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在这个家庭里面充满了欢声笑语。我有一个很优秀的爸爸,他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因为家庭贫困,所以他是靠勤奋学习才考上了这所学校的。我为有一个这样的爸爸感到骄傲。他工作很努力,经常受到领导的表扬。我的妈妈和爸爸一样,也很优秀,去年,她被评为全省民政系统的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俞雪芽 《家长》2008,(7):23-25
离婚的父母们,别让孩子成为"垃圾箱"———在爸爸的家里接受对妈妈的抱怨,在妈妈的家里收纳对爸爸的唠叨。离婚了,家庭的完整结构虽然已经解体了,但请用你们的耐心和尊重,尽可能地保证家庭功能的发挥,为孩子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灵之家。  相似文献   

12.
善待自己,悦纳自己只有妈妈自身处于快乐良好的状态,孩子才能感受到妈妈传达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是由衷的,由内而外散发的,然后,整个家庭才会包裹在这种幸福感中。要学会爱自己,适当地给自己放个假,打扮漂亮,调整调整自己的情绪。  相似文献   

13.
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应得到离异父母的爱,这样才能使他(她)们健康成长,家庭解体割不断血缘,愿亲情长在……离婚现在似乎成了结婚后面的影子。不少年轻和不太年轻的父母冲出了家庭这座"围成"之后,他们的子女却在"围城"匆外徘徊,离异的夫妻们是否想到:付于孩子来说,爸爸还是那个爸爸.冯妈也还是那个妈妈。血缘和亲情  相似文献   

14.
记得我小时候不知道电话是什么东西,经常对着电话叫爸爸。 一天,爸爸上班去了,我对着电话叫爸爸。妈妈听到我的叫声,就到门口去看,却发现一个人也没有。妈妈这时才注意到我拿着电话叫爸爸呢!妈妈笑呵呵地说:“傻孩子!只有接通爸爸的电话才能和他说话呢!”  相似文献   

15.
说起依恋,凡做父母的人,都会感受到婴幼儿对自己的依恋。你看,当爸爸、妈妈有事出去,宝宝就会伤心地啼哭;爸爸、妈妈回来了,孩子立即就会欢天喜地地迎出来。这些,都是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此外孩子对父母的吸吮、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行为也是依恋的具体表现。依恋在心理学上的定义是:婴幼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  相似文献   

16.
《父母必读》2010,(3):15-15
我们一直以为产后抑郁是新妈妈的“专利”,而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英国,新爸爸患产后抑郁的几率大约是10%。其实,对于第一次做父亲的新爸爸来说,“抑郁了”也没什么稀奇,他们虽然没有经过分娩的严酷考验,没有荷尔蒙的大起大落,但他们和新妈妈一样,要面对一个新的家庭关系,要很快进入一个新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徐小明 《学子》2015,(2):38-39
品德教育中我们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说真话、露真情、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而这深藏在人内心的真情却是最难流露出来的。相反,在课堂这样特殊的环境中不经意的一个小小的实物或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却能流露出孩子们的真情。在教学"我的爸爸和妈妈"时出现了这样的一幕:课前我让孩子们带来一张全家福。上课时,我让他们把照片拿出来,看得出所有的孩子都很爱护这张照片,生怕被弄坏,也有的孩子跃跃欲试,想上来介绍自己的家庭。这时  相似文献   

18.
文题现在的家庭,一般由爸爸、妈妈和一个孩子组成,被称为"三人世界"。以"快乐的三人世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原文快乐的三人世界刘成  相似文献   

19.
汤向红 《教师》2019,(12):1-1
<正>惊闻益阳一位爸爸驾车送孩子QIQI上幼儿园,竟将孩子忘在车内,直到下午五点才在车内再次找到,遗憾的是,QIQI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只有叹息,孩子不是这样的爸爸的女儿——这个爸爸,每一次都会和孩子道别,目送孩子进园:"宝贝,我会早点来接你的……"——虽然这样的爸爸太多太普通,偏偏他不是……  相似文献   

20.
家庭中,爸爸不但是一个能给妻子启发和建议的人,同时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老师和玩伴。在妈妈加班、出差的日子里,爸爸要承担起照顾孩子的工作。那么,当爸爸与孩子单独相处时,能够做些什么事情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