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87年,高更在马提尼克度过了夏秋两季,在这段时间里,高更强化了以往作品中偶尔出现的装饰技巧。几年来,他一直与印象派画家关系密切,而现在,无论是地理区域,还是创作风格,他都与印象派分道扬镳。马提尼克岛强烈的光线、鲜艳的色彩、以及无处不在、赏心悦目的丰富植物,这些都激发了高更的装饰情怀。  相似文献   

2.
高更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艾克法国画家保罗·高更在艺术上的大胆创新和他在异国的游历在美术史上不乏记述。1903年他在南太平洋一岛屿上去世以后,有关这位艺术家坎坷一生的传记相继问世。这些传记记述了他如何被迫奔波于热带地区,如何舍弃了地位、家庭以及最终又如何...  相似文献   

3.
在所有的"后印象派"画家当中,高更、梵高、塞尚是真正大师级的人物.但许多人都同情梵高,敬仰塞尚,而对高更却报以一种冷漠的态度.中央美院艺术系教授陈瑞文先生认为,这是因为"高更给人的印象较缺乏人情味,人们不能谅解他为艺术而导致的家庭离散.高更从不列塔尼到大溪地,寻找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原乡,这种不寻常的行径,如果没有深刻体验到生活本质的人,是难以认同的."陈教授的分析可谓切中了要害.不过,我想只要那些对高更抱有成见的人真正读到了他在大溪地写下的随笔<生命的热情何在>一书,就会改变对高更的这种偏见并对他报以深深的理解和同情.诗人许悔之说得好:高更的一生,因为充满了热情与活力,从而使他能够看见世界、触碰世界,进而解释了世界……  相似文献   

4.
《两个塔希提妇女》( 1899)是法国画家高更的一幅杰作,现收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高更被誉为19世纪下半叶后期印象派著名画家、象征主义运动领导人,他在掌握思想、感觉和视觉形象方面具有特殊的才能。他于 1848年出生在巴黎一贫民家庭,是保护人古斯塔夫·阿罗萨引导他走上了艺术之路,他从1883年起决定坚持每天作画。贫困的生活使高更产生了鄙视欧洲和人类文明的想法, 1886年他开始远游,两度在法属塔希提岛居住作画,他还曾与当地一土著妇女生下一子,但他始终未承认这个儿子。 高更刻苦钻研,创作了大…  相似文献   

5.
安布兹·伏拉德(Ambroise Vollavd,1866~1939)堪称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活跃于巴黎艺坛的传奇人物。他慧眼独具,在欧洲现代绘画初露曙光之际,便大力推广保罗·塞尚、毕加索、马蒂斯、高更、梵高、那比派画家。年仅29岁便成为当时巴黎最具影响力的画商。安布兹·伏拉德凭着对艺术品的热爱和敏锐的商业眼光,为艺术家举办展览,通过交易艺术品,支持当代新兴前卫画家,无形中推动了现代绘画风格的发展。他鼓励画家尝试蚀刻版画,创作雕塑并出版精致版画画册,撰写艺术书籍。安布兹·伏拉德无疑是欧洲现代艺术史上一位不容忽视的重量级人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J.泰勒·巴斯克 《世界文化》2010,(1):I0001-I0004,F0003
<正>风格是由画家本人创造的还是来源于他外部因素的交融贯通?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画家在风格变化的时候,似乎在创始一种新风格的同时,更多地接受了新时代的思想和精神。徐健国就是这样一个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正展示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7.
提起梵·高的《向日葵》,很多人都知道那是世界名画,但对这位仅仅活了37岁的画家究竟画了多少画,除美术界这外,恐怕一般人知之甚少。这位被誉为伦勃朗以后荷兰最伟大的艺术家,一生坎坷、穷困,没有家庭、没有儿女、没有幸福和生活的保障,但他的激情使他短暂的一生不停的作画,直至患了精神病以后,还在不停的创作他那追求个性的不朽之作。他当过店员、小学教师,也做过福音道者,梵·高一直生活在劳动人民之中,他深知劳动者之苦,所以他的画多是歌颂劳动者和大自然。1866年,33岁的梵·高离开了荷兰,奔向巴黎,他结识了高更、卢俊等一批专业画家,在…  相似文献   

8.
已发表的作品在生前被编纂出版的作家可谓凤毛麟角,京特·格拉斯就是这些罕见的例外之一。新出版的他的全集分为10卷共计6488页,除了这位60岁的作家的著名小说外,还包括他的诗歌和戏剧。这些作品都备有完整的注释,对作者独特的表现风格和新创造出的词汇也作了解释。格拉斯先生不仅以小说驰名,他还是一位出色的插图画家,铜  相似文献   

9.
罗尔纯先生创作的具有鲜明而独特风格的油画作品。早被国内外人士所关注和喜爱。罗尔纯是20世纪中国画坛第三代画家群中很有个性和很有成就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有强烈的表现性,这种表现性既来自自然的启发和激励,更来自他善于体验和感受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0.
草垛     
高更的这幅作品仅比莫奈的著名“草垛”系列早创作几个月,两者对比可以看出,一个是晚期印象派风格,一个是高更独创的最新绘画技法。前两年的“综合主义”,即曾经盛行一时的主题式构图原则已逐渐淡化,可以说,这种技法只是偶尔才用,如画面的右下角,而画面的其它地方则经过修饰,变得非常柔和,如画面的左上方。  相似文献   

11.
假日     
假日〔美〕波特哈斯特许多著名的美国画家均来自辛辛那提,波特哈斯特(1857—1927)就是其中之一。波特哈斯特属于德国血统。在他从事绘画之前他的固定职业是插图画家。他的作品是强烈的墨尔本风格和印象派绚丽色彩的混合体。他出国学习三年,部分时间在巴黎度过...  相似文献   

12.
草丛     
德国文艺复兴盛期的丢勒(AlbrecntDiirer)和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一样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于纽伦堡一个金饰手艺匠家庭,十五岁后在当地画家胡尔盖·莫特门下学习版画和插图,后多次游历国内各地,并两次游历意大利,在诸多方面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欧洲绘画史上的记载,丢勒是以版画著称,他的木刻组画《启示录》中《四骑士》和铜版画《骑士·死亡和魔鬼》等为其代表作品。他除版画外也画油画和水彩。对于他在水彩方面的介绍虽然资料较少,但作为欧洲大陆早期水彩画的学者们,都把丢勒奉为欧洲第一位以…  相似文献   

13.
张大千画款书法作为其绘画的有机组成部分,功力扎实,形式多样,风格鲜明,促成了张大千绘画艺术的超迈绝伦。他的画款书法具有开张恣肆、清癯刚健的风格美;在形式处理上,具有随形就势、相映生辉的章法美;让观赏者感知文图并茂、意蕴深刻的意境美;总体效果而言,则具有书画并善的和谐美。同时,他的画款书法也给后世画家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4.
迭戈·里维拉是墨西哥著名画家和20世纪最负盛名壁画家,被誉为“墨西哥壁画之父”。少年时代他受古典主义美术教育。年轻时留学欧洲成为坚定的立体主义,尔后回到祖国加入轰轰烈烈的壁画运动。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他的艺术也充满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凸显拉美艺术与历史的独特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画家或艺术家.都有一套自我的艺术风格,其追求的风格并不是一朝一夕或是偶然形成的.而是靠成年累月的技巧训练和自身修养.不断的学习和创新长期以来才形成的。大体来说.绘画艺术风格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它包括时代、社会、民族、政治、文化及人们的素质修养等因素.具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内容。主观方面是艺术家的创作追求;客观方面是时代、民族对艺术创作的审美要求:有风格的作品才具有生命力,风格愈鲜明,其作品的生命力也就愈强,风格的特性越经久.艺术“永恒性”的程度越大.越会被后人所接受、认可。但也有一些画家、艺术工作者,他们的创作不是在画画,更不是写画,而是在做画,揉一团纸,加点浆糊、矾水、沙子、洗涤剂等等。  相似文献   

16.
<正>《圣经》作为基督教文明的核心文本,曾经为西方美术史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创作动力。19世纪之前的欧洲美术史上甚至形成一个传统,即绝大多数画家会涉猎《圣经》内容,并借重圣经画创作跻身于主流画家行列。文艺复兴前后,这种时髦尤为明显。耶稣及其十二位使徒"最后的晚餐",堪称圣经画廊的主题画群。不同画家笔下,餐桌上的戏台,场面和风格纷呈。一、喧宾夺主的场景设计文艺复兴先驱之一乔托(Giotto,约1266—1337)是佛罗伦萨画派创始人,他作的《最后的晚餐》沿袭中世纪静态、  相似文献   

17.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俄罗斯画家茹可夫描绘儿童题材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最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一幅著名的水彩画。他的构图极其简洁,一人一书形成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画面,束着长辫的小姑娘在清晨阳光普照的阳台上,手捧一本书正在聚精会神地阅读。画家运用光色对比,把主人公生动的展示在读者面前,他采用的是逆光效果,背景一片绿荫中有少量的晨光从空隙中透出,使得环境静谧深邃。地板上的投影和大片的绿荫衬托了白衣少女,形成鲜明的黑白对比效果。尤其是女孩的眼神、手臂和跷起的双脚,形成一个动人的旋律,突出的表现了儿童的形态。这说明画家善…  相似文献   

18.
邢晋 《世界文化》2011,(5):55-56,61
许多虔诚的宗教信徒会为了信仰而敌尽家财,远离父母妻儿,背着简单的行囊云游四方,从此过着居无定所、漂泊流浪的生活,并将其视为一种修行。而不少著名的画家同样是为了艺术追求和人生理想,千金散尽,过起返璞归真的生活。倪瓒和高更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位。  相似文献   

19.
美术研究专家们一直在试图了解:一个画家(他或她)是如何形成各自的画风的。近几年来,医生们也参加到美术研究专家这一行列去研究一个画家的画风究竟是受何种影响而形成的。他们一直迷惑不解的是:十九世纪的荷兰画家温桑·凡高为什么总在他的画面上用了如此多的黄颜色?他们还提出:凡高为什么会在所画的物体四周画上一些异乎寻常的光环?有些美术研究专家认为,这些手法是凡高想象力的体现,另外一些专家则认为,这位荷兰画家患有眼疾,因而使得他无法看清东西。但一位名叫托马斯·利佛斯的美国医生说:凡高之所以这样作画,是一种洋地黄药物在起作用。现在,医生用洋地黄这种药物治心脏病,但在十九世纪,这  相似文献   

20.
苏绣,贵为中国四大名绣之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苏绣根植于江南水乡肥沃的文化土壤之中,经当地妇女心灵手巧的女红针技的代代演绎,绵延不断……而江南地域浓厚的文化气息培养熏陶的历代文人、画家,长期对苏绣文化的滋养、影响,潜移默化地使苏绣技艺的文化内涵、工艺特色、色彩取向……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和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