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芳 《高教研究》2004,20(3):56-59
“大学语文”是高校针对非文学专业学生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1978年,在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的倡导下,全国高校开始开设“大学语文”,目的有四点:一,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四,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2.
从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匿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振臂一呼的倡导下,全国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以来,至今已整整30年了。回想其历程,不乏业内专家、学者和执教者,对大学语文教改付出了浩繁的劳动和无比艰辛,编写出版了诸多样式版本的教材,展现出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有长足进展。然而使用效果却不尽人意,有的学生将大学语文戏称为高中四年级语文,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大学非文学专业文学教育中出现的偏颇及其根源一定时代的教育莫不打上一定时代的烙印。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目的有四点:一是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三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90年代左右,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大陆的实施,人们需要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协作等新型道德。而实际情况则是很多人私欲膨胀,不管社会公德,制假、造假、贪污受贿等各种腐败现象频繁出现,于是有人…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语文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体育院校,大学语文与传统文化关系最为密切,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也最直接和深远。因此,在传统文化教育视域下关注体育院校中的大学语文建设,无疑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人文修养、提高国民语用素质以及提升艺术审美等方面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长久以来,大学语文课程更是被普遍认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的重要载体。而在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基本教育任务下,课程+思想政治元素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准绳的高度结晶,其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肩负着思政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以1203名大学生和高中生为调查对象的结果证实,语文学习水平与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语文课程教学发挥着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建设高质量的语文课程、教材体系和教师队伍是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保障。具体而言,一是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语文课程体系;二是制定大学语文课程标准,启动大学语文教材统编工作,实现大学语文“一纲一本”,使大学语文在文化传承、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发挥“培基固本”的作用;三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语文课程体系,并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考核力度,切实有效地推进“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四是提高语文教师的中华文化素养,建设高质量的语文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中,"大学语文"这个概念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是指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广义上来说,大学语文不仅仅传授语言和文学知识,而且它还承载着对中华文化传播和推广的重任。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如何依据大学语文课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积极探讨确立以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需要等方面为主的课程目标,对于提高和推进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隐性育人功能",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将高校思政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深挖课程内容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拓展第二课堂、提高授课教师团队思政素养等途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堂思政教学。  相似文献   

9.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高校校园文化是当代社会文化的主旋律。基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大学语文课程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大学语文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语文本身承载着传播文化内涵和文学底蕴、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审美趣味和人文情怀的使命,在高职院校中是文化素质类公共必修课。但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院校内正面临边缘化。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大学语文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势在必行。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符合其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实际属性,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和精神培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对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功能与使命。  相似文献   

12.
结合课程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应该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的相关课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本文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并以大学语文为例阐述了传统文化教育与课程教学“融合”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学热已经成为一股文化浪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以国学热的形式彰显着自己的魅力。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教学中承载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任务。大学生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中,教师与大学生都应客观、正确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董军 《文教资料》2020,(4):50-51
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正积极探索有效的创新改革路径。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中,不仅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还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要求。本文以边疆高校为对象,分析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的重要性,剖示融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拥有独特的育人功能。近年的相关文件与会议中,大学语文课程多次被强调,获得广泛关注。而对部分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显现出大学语文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大学语文需要改革与创新,可以从明确其文化素养教育的目的;按需调整,取诸教材之长,增加学生熟悉并关注的内容;开展文化专题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开设人文通修课程,创设良好文化氛围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拥有独特的育人功能.近年的相关文件与会议中,大学语文课程多次被强调,获得广泛关注.而对部分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显现出大学语文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大学语文需要改革与创新,可以从明确其文化素养教育的目的;按需调整,取诸教材之长,增加学生熟悉并关注的内容;开展文化专题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开设人文通修课程.创设良好文化氛围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教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同样肩负着这一光荣使命。将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符合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也进一步完善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基础及课程群。与此同时,在大学语文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教材内容等几个方面入手,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以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重要内容,加强课程建设,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坚实的基础及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博客锐评     
《上海教育》2015,(9):5
让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走进学校教育主要课程和教材,一要立即修订并尽快实施较多涵盖中华优秀传统内容的科目;二要尽快补充和调整现有教师知识结构;三是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四是有关部门要尽快整合现有学校课程资源,优化课程,提高效率。——摘自王旭明的博客贵州大学郑强校长称"我发现很多理工科学生没有情感,连孝敬父母的情感都没有",这是十分直截了当地对理工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时时刻刻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高等院校作为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应该主动承担起加强和渗透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本文基于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大学语文课程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语文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文化自信对大学语文教学发展提升的必要性,讨论了新时期文化自信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证了文化自信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效果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