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的驻地记者,是指媒体常驻某地的新闻专业人员。驻站记者具有"双重身份":人员由报社派出,由报社管理,是名副其实的"本报记者",又常年派驻在基层,许多采访都要依靠当地的党委和政府支持和帮助,在工作环境、采写方式、通联协调等方面都与总部记者有较大不同。驻地记者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将新闻做"软"做"活",进而提升媒体的影响力?实践证明,一名优秀的驻站记者,要具有"单兵作战"能力,能独立完成新闻采写任务,及时提供大量鲜活新闻。同时,还要快人一步、深入采访,利用平时积累的资料、掌握的情况,积极开掘、延伸新闻源,探求背后更多的新闻价值,达到报道效果的最大化。这也要求,驻站记者不仅要具备积极开拓创新型的思维方式,构建完善的信息源,还要具备较强的新闻实战能力。  相似文献   

2.
牛牧 《新闻采编》2000,(6):25-26
党报驻站记者常年泡在基层,对基层情况十分了解。但如果只停留在“有闻必录”的状态,可能“钓”不到什么“大鱼”,如此,驻站记者的地位也不会很好地显现出来。那么,如何在完成日常稿件的同时,写好重点稿件呢?笔者认为,应做到“吃透两头,有的放矢”。吃透两头是指上情和下情;有的放矢是指抓住一些热点和难点且带有普遍性的话题重点发挥。这样,就能不失时机地“抓”出好稿,从而达到充分发挥驻站记者作用的目的。 一、自我调节,把握重点。驻站记者绝大部分的时间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时间上弹性较大,自由程度高。因此,也极易被一些不痛不痒的事件所  相似文献   

3.
批评报道是记者通过实事求是的报道,对社会不良现象和违规行为进行批评,从而促使社会风气的好转或纠正某种政府的错误行为.前段时间,笔者通过参考报道形式,对“滑县上马污染项目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给予报道,这中间,对新闻记者如何行使舆论监督权,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基层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地方党报身处基层,新闻工作者也要身入、心入,才能写出真正反映实际的好稿件。  相似文献   

5.
党报记者站由于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基层一线,时时刻刻感受到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各地发生的变化,体会到科学发展观给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利益,特别是近几年来,驻站记者写的稿件,上一版头条、二版头条、其它版头条的比例越来越  相似文献   

6.
吕光社 《青年记者》2009,(14):116-116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偏居一域的驻站记者,只有增强全局意识,紧扣时代主题,才能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撷取生动的浪花,才能写出反映社会发展变革的有影响力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7.
驻站记者在进行新闻监督、搞批评报道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和阻力,本文将自己的经验和经历进行总结归纳,以期能给从业者带来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8.
杨志刚 《新闻窗》2014,(2):11-12
省级党报是党的宣传舆论工作的重要阵地,驻站记者要吃透“三头”,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吃透省委省政府工作思路、摸清驻站地的实际情况,打赢新时期宣传舆论攻坚战,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维护者、积极宣传者和忠实践行者。  相似文献   

9.
新闻记者如何克服新闻"审美疲劳"?本文作者以采写的《泰兴:村民"直评"让村官坐不住了已有16名村官因群众满意度低受到处理》为例,从接触这一选题到采访、写稿的全过程谈起,探讨了超越业务"停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卢巍 《中国传媒科技》2012,(10):140-141
笔者曾是河南电视台派驻鹤壁市的驻站记者,通过多年的驻站工作,认为这次"走转改"活动中,驻站记者应该发挥自己的驻站优势,让自己真正成为"走转改"活动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1.
驻站记者常年驻扎在一地,触及重大新闻的机会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驻站记者可以对身边的热点新闻冷眼相看,积极参与并在参与中提升自己,既是机遇,也是责任。2011年7月和2012年6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先后进行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吸引了举国上下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蛟龙"号由无锡中船重工702所研制,从江阴出发。  相似文献   

12.
省级党报驻地记者,其工作、生活在基层,许多时候离新闻现场最近,就更应该勤出门,主动深入农村、农民之中,与采访对象真心交朋友,挖掘一些事件性的鲜活新闻,丰富报道的内涵,增添立体感。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实践中,时政记者能够从会议上第一时间获得权威的政策与数据,而这些政策与数据正是判断发展形势,实施舆论引导的宝贵报道资源,通过对这些政策和数据的挖掘,时政记者就能在一些看似平淡的会议里也能"挖"出经济新闻的"金矿"。  相似文献   

14.
康美权 《声屏世界》2011,(10):69-69
笔者到乡村采访。一些农民朋友说,有的记者到基层采访喜欢摆“官”架子,没有一点“土味”:一部小车开进村,一身各牌入家门,一双皮鞋到田头,一口“官腔”问民情。他们说.和这样的记者在一起.无形中有一种距离感。他们还是喜欢那些“头戴一顶草帽,身穿一身便装,脚下一双解放鞋”有点“土味”的记者。  相似文献   

15.
赵晓勇 《传媒观察》2011,(11):47-48
新华日报连续五年实施记者联系点制度,每年都要刊发一两百篇来自基层联系点的稿件。这些稿件覆盖全省所有县、区。在这些可以听见记者脚步声的稿件中,不仅有对基层声音的传递,也饱含着报社一次一次为赢得尊敬,树立党报良好形象的集体努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融合的升级,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同进入一个全媒体时代。总说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而作为一个传统媒体的驻站记者,切身感受到,驻站记者也要进入一个"全"媒体时代:懂得全方位策划,  相似文献   

17.
一个编制小人员又少的单位.按说是个“没有新闻的角落”.可名不见经传的沈阳军区赤峰临床部.却连续3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何故?临床部主任李强揭开谜底:“就因为一个好点子引出一批‘土记者’.一帮‘土记者’搅活了新闻宣传工作这池春水!”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省级党报面临的新的挑战?一般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这一划时代的经济思想的确立,随着共产党人以执政为民为宗旨的亲民、民本思想的提出与实践,作为意识形态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舆论,必将作出适应性转变,能不能完成这种转变,是新的时代给包括省级党报在内的党的新闻主流媒体的新闻实践提出的挑战。我们还可以通俗地或者直接地说,当走进报刊亭为起始的党报一系列新的发行方式逐渐成为现实,党报如何方便读者、贴近市场?是沿袭现在虽然意识到了挑战,但新闻实践依旧习惯于重复以往那种陈旧的套路、模式,还是走自觉应对挑战的道路,时时有着把握正确导向的紧迫感,有着提高导向水平、成为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的不懈追求。这是我们今天不能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19.
<正>新闻采访就是采集、寻访新闻的一种活动,也是代表无法出面的受众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去获得新闻的一种手段,这就要求采访者自己不但要有较高的新闻写作水平,更要有较强的采访能力,才能把受众所要了解的新闻事实全面准确地传达给受众。近几年,随着新闻队伍门槛的提高,记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新人入伍基本上都要求本科以上专业对口,这也使得一些新人凭着较高的学历和受过专业的教育而得意忘形,他们不深入实际,闭门造车,有的用华丽的辞藻堆砌新闻,这样的新闻就是被采用了,  相似文献   

20.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媒体肩负着为乡村振兴鼓与呼的重任。驻地记者要发挥离“三农”最近、了解“三农”实情的优势,把党和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及时宣传到位,做乡村振兴的传播者、记录者、推动者、守望者,唱响乡村振兴“好声音”,提高媒体在当地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