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张继科在2011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最后3场比赛的实战录像分析,对他的反手拧拉技术的运用做了系统的统计。研究发现:张继科的反手拧拉技术为乒乓球运动员反手接发球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路线,不仅丰富了接发球技术同时也使乒乓球技术得到了发展。反手拧拉技术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改变了原来接发球以摆、劈为主的防守型接发球技术,由控制技术向进攻技术上发展,实现了全方位的进攻。反手拧拉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往往可以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反手拧拉技术顺应了技术的发展代表世界乒乓球接发球技术的最高水平,为今后的训练方向提供了良好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邹毅超 《乒乓世界》2014,(2):104-105
随着乒乓球接发球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接发球方在面对台内短球或抢拉难度较大的半出台球时,手段已演变为了以反手台内拧拉为主,摆短控制为辅的新技术体系,这一点在男子比赛中尤为突出。在这种技术环境下,三段分析法原有的分段界定标准和得失分统计方法,在定义、归类拧拉后的第四板性质,统计拧拉后第四板得失分时会出现矛盾。  相似文献   

3.
广州亚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接发球技战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乒乓球男子单人决赛进行了接发球技战术研究,主要从技术、线路、落点三个不同角度对马龙、王浩在比赛中接发球的技战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马龙接发球技术是以摆短和劈长为主,王浩接发球技术以摆短和反手抢拉为主;两者接发球线路都是以正手斜线和正手直线为主;马龙接发球落点分布以8号位、9号位和2号位为主,王浩接发球落点分布以7号位、2号位和9号位为主。  相似文献   

4.
韩华  吕海波  赵晖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12,(11):102-103
1.拉冲结合可以使用在接发球阶段,或者在进攻半出台球后形成连续进攻的环节中。第一板拉球主要以旋转和落点为主;第二板冲球主要追求速度和力量的质量,争取实现得分。  相似文献   

5.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1):112-115
接发球是比赛中最重要的环节,高质量的接发球直接决定了后续战术套路的顺利实施,也可以说,接发球技术决定着比赛的胜负。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对抗中,发球一方多会发短球来控制对方,不给对方制造直接上手的机会。对于接发球一方来说,采用什么样的回接手段至关重要。目前从乒乓球技术来看,接短球无非有几种方式:挑打、台内拉、摆短。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四段指标评估法、录像观察法等方法对林昀儒与四位中国乒乓球队员的4场比赛进行观察统计,深入研究与分析林昀儒的技战术运用特点,旨在为国乒训练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1)用四段指标评估法对林昀儒的技战术进行分析,发现其优势在发抢段和接抢段,劣势为相持Ⅰ段和相持Ⅱ段;(2)在发抢段中,林昀儒发球以侧旋台内短球为主,第三板使用的主要技术为正、反手拉球和正、反手反攻,进攻路线多为对手斜线;(3)在接抢段中,林昀儒在接发球时反手拧拉技术使用最多,其次是通过摆短限制对方上手,落点以斜线为主,第四板衔接时多以正、反手反攻为主要使用技术;(4)在相持阶段中,林昀儒使用的主要技术为反攻、拉、防守,回球线路多变,但缺乏稳定性,相持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06,(6):84-87
男子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多以进攻为主,以凶狠、积极主动为特色。从进攻手段上讲,要求运动员的进攻技术要全面、细致,不能出现"死角",既要保证进攻的稳定性,还要强调进攻的威胁性。上世纪,我们的运动员几乎把训练重点都放在了正手技术的加强与提高,而弧圈球技术盛行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欧洲选手两面进攻的优势,尤其是他们先进的反手进攻技术。反手拉球使进攻手段更加多样化,保证了进攻的威力。  相似文献   

8.
储进忠  李超 《乒乓世界》2012,(7):112-113
没有乒乓球技术的创新,就没有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目前世界乒乓运动正朝着凶狠、主动、变化的方向迅猛发展,其中近几年发明并得到完善的反手拧拉技术已经成为接发球的主要进攻与得分手段,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显示出较强的威胁性。但反手拧拉技术在处理正手位短球时,由于其移动幅度较大,往往会给反手位造成很大的空当或漏洞,又因为受到人体生理结构的限制,横板正手一直无法拉出和反手拧拉一样有威胁的球。尽管国家队教练早就提出了正手拧拉技术类似的设想,也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和训练,但至今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反手拧拉台内球接发球技术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的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并以第51、52届世乒赛冠军张继科比赛中反手拧拉台内球技术情况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该技术在现代乒乓球比赛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反手拧拉台内球技术在处理台内下旋球发球时与传统的接发球方式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在比赛中争取主动,抢先上手,变被动为主动;反手拧拉台内球技术是张继科主要的接发球技术,使用该技术时回球质量高,球的弧线低、速度快,已经成为他获取近几届世界大赛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反手拧拉台内球技术在高水平竞技乒乓球比赛中已经被广泛使用,这也为基层乒乓球训练和业余乒乓球运动爱好者提供了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0.
波尔与横握球拍运动员比赛的技战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波尔2004~2006年世界重大比赛的技术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波尔发球抢攻得分率高,发球以下旋、侧下旋、逆侧下旋为主,但下旋发球有所减少、侧下旋发球有所增加;其战术以正手发逆侧下短球至对方正手、中路,结合发强烈逆侧下长球至两角后抢攻和正手发侧下旋长、短落点的球后侧身抢冲战术为主。2)波尔接发球抢攻段得分率为三优,接抢段的技战术运用和得分能力较好,接发球使用正手较多,战术以快搓加转近网短球为主,结合搓两角长球或撇侧下旋球至对方正手大角战术为主,然后反拉或摆短伺机拉冲。3)波尔正手位的短球相对较弱,但接球后(第4板)的攻防转换处理较好,无论从使用率,还是得分率,波尔的相持段都占据优势。4)波尔正手进攻以前冲、加转弧圈和近台快拉为主,落点多在对方的反手位,但使用比例逐年下降;侧身以前冲弧圈为主,落点多在对方的反手位,而加转弧圈的落点大多在对方的正手位,侧身进攻技术呈波浪式起伏;反手快带弧圈的使用率有所上升。5)波尔对横拍选手以拉两角伺机前冲或扣杀战术使用率和得分率呈波浪式起伏,2006年得分率高达70%,搓长短结合拉攻战术的使用率2006年突增到17%,得分率高达63%。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当代乒乓球及一切运动比赛项目的技术、战术进一步朝着更积极、更主动的方向发展。乒乓球发球无论采用那一种技术,都应力求主动、切忌保守求稳。进攻型打法应提倡用拉、攻(包括快点)、拨和推的方法回接为主,结合用快搓短球(摆短)的多变手段回接为辅,(不要连续用搓);防守型打法则应用搓、削控制落点和旋转变化为主,结合枪拉或抢冲。所以主动进攻的意识在接发球中具有重复的意义。然而通过观察  相似文献   

12.
李晋  赵晖图 《乒乓世界》2009,(4):102-113
1 接发球控制为主,转入防守 在接发球环节采取控制的手段通常是我们的主导意识。由于对方发球的旋转多为侧下旋,而落点又以短球为主,因此起到了控制我方直接进攻的作用。接发球时,为了避免无谓失误以及遏制对方的进攻,我们在搓接和撇接的同时必须注重回球的旋转、速度、落点。根据我们自身的技术特点,我们在接发球时,首先要考虑到后续的战术套路,如何在第4板的衔接中占据有利地位才是我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湖北体育科技》2018,(5):467-470
本文通过录像分析对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和樊振东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马龙发球落点的选择较樊振东灵活,变化多;马龙第三板以控制为主,且侧身攻球技术的总使用次数制胜分都很高,樊振东以反手技术为主;马龙在接发球阶段还是以控制为主,樊振东运用其反手拧技术;第四板,樊振东的反手技术给对手带来的威胁小于马龙;在相持阶段,都是更多地运用连续进攻战术。  相似文献   

14.
1、形成削攻结合打法的技术要求 首先必须掌握发球抢攻和接发球技术,在判断清楚来球性质的情况下果断出手。发球后抢攻意识强,得分率高,给对手能造成很大的心理威胁,迫使对方在接发球时不敢求稳。在接发球时,首先在思想上要力争主动的意识,接发球时能拉的也要先拉起来,能进攻的要大胆果断地进攻。  相似文献   

15.
发球时自已可以自由选择线路,但接发球时来球的落点则由对手的意志所决定,所以难度很大。但也并非全无规律,一般来说都是发到中路略偏右的短球为主,配台两大角长球。最简单的接发球方法是:对方发短下旋时,我方摆短或搓长;对方发不转球时,我方则以挑为主;对方的长球只要发出台,到我方反手位时,我用拉、打去对方正手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乒乓球双胜组合特征进行研究得出:双胜组合对比赛的贡献最大;连续两个发球以正手斜线和中路的短球相互配合为主;第3板的抢攻以正手抢拉斜线与正手拉斜线的组合为主等.揭示双胜组合的一般规律,为备战2008奥运比赛和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许昕与马龙在2016年科威特公开赛半决赛中发球阶段和接发球阶段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许昕的发球半出台球多,网前短球少,半出台发球并没有给自己带来更多主动,第三拍多处于被动;马龙的发球落点、线路变化多,且战术目的明确,第三拍能够积极主动进攻,正反手抢攻的落点线路以压制许昕反手为主,进攻质量高;许昕的摆短接发球质量较高,对半出台球的处理还需要提高抢攻质量,尤其是反手的抢攻能力;马龙的接发球技术运用合理,战术主要是压制许昕反手,为自己第四拍进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抢拉对方侧身晃撇到反手位的球 这项技术是直板反面技术中非常关键的技术,在比赛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难掌握的技术。因为对方在接发球时采用最多的方法就是晃撇到反手位为主,配合摆正手位短球和搓正手位长球作为牵制。当我方在接发球摆短后,对方也会采用和接发球同样的方法。所以,掌握好这项技术对前三板的争抢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本篇我们通过两名年轻运动员的技术图解,为大家呈现他们在比赛中面对意外来球时做出的二次反应。随着乒乓球技战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有了“接发球进攻一体化”的概念,意思就是在接发球创攻后,后面的衔接和接发球要成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20.
第28届奥运会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技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观察统计等研究方法,从正、反手接发球,接发球技术的运用,接发球落点的分布以及接发球直接失分或得分情况等几个方面对乒乓球接发球技术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认为:当今世界一流乒乓球男选手接发球技术正朝着速度快、种类多、接法凶、变化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