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德育》2008,(6):6-6
《新京报》2007年12月23日报道:依照教育部要求,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期间,中国人民大学提醒考生必须在《诚信考试承诺书》上签名。北京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也作出了同样的要求。 要求考生在考试前阅读《诚信考试承诺书》并签字认可,反映了教育主管部门狠刹考试违纪舞弊歪风、制止“考场腐败”的决心。问题是:这一纸承诺真的能提高考试诚信吗?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教学与管理》2005年第8期上阅读到俞桂云老师的论文《“合作考试”初探》,颇受启发。俞桂云老师比较深入细致地论述了“合作考试”的四大优势。可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合作学习方法完全可以运用于考试之中。俞桂云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并且这种检测方法本身又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合作学习方法自然渗透于考试之中,使合作考试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自我完善的方法。但是,本人在欣赏之余,觉得文章很少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使我产生了一些困惑。我的最大疑惑是学生在这种方法下,真的…  相似文献   

3.
语文高考方向怎样把握?这问题不难解决。只要认识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说明》(以下简称“说明”)的内容,正确理解各项能力目标,就能把握语文高考的方向。现就这一问题作如下分析。一、要明确“考试说明”与“教学大纲”的关  相似文献   

4.
姚利 《成人教育》2005,(12):61-62
成人教育的考试作弊现象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既是一个考风学风问题,又是一个诚信教育和道德文明建设问题。从改革考试方法的角度讲,实行“比例不及格”考试,能有效地引入竞争和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防止作弊现象的发生,充分体现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同时,实行这一考试方法能进一步强化学员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和考风,促进成人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日前,全国考办发出《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两课”教育考试中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该《通知》全文如下: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教社政[2001]5号),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两课”教育考试中将贯彻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精神,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两课”是对自学考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  相似文献   

6.
如果管理社会,就需要法律;如果选拔人才,就需要考试;如果考试是社会管理的组成部分,就需要有一部《考试法》。考试是一种评估机制,它之所以成为社会管理的有效方式,是因为考试能够反映社会制度的特点和国家的意志;同时,考试的核心理念是公开、公平和公正,这体现了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追求和实践方向。考试与社会发展的这一特定关系,决定了考试必须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在“意志”与“公理”的天平上寻找平衡的支点,从而确定在社会运行中的位置和参与社会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过去,日语、俄语两科没有“考试说明”,考试只依据“教学大纲”。然而“教学大纲”仅规定了教学目的、要求、内容等并没有对考试作出规定。这就使主持考试、参加考试的人都难免带有盲目性。为适应广大考生的要求,1995年11月,我们依据国家教育委员会1990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修订本)完成了日语、俄语两科“考试说明”的编写工作。  相似文献   

8.
如何使考试成为小学生的一种有趣的智力活动,变“包袱”为动力,促进思维,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培养,这是湘东区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扬振宁教授谈学习方法》一文指出:“东方的教学方法是人家指出路来你去走,而研究创造是自己去找路。”他还说:“四化建设最需要的人才,恐怕不见得是会考试的人。”尤其是传统的考试愈来愈显示出它的弊病,不仅存在片面性,不能如实地考查“大纲”所规定的各项任务,而且形式呆板,束缚了少年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基于上述认  相似文献   

9.
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考试,可考试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学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的考试就像部队练兵那样频繁,能叫得出名称的,诸如“单元测”、“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质量检测”、“毕业考”、“摸底考”、“模拟考”之类,没有名称的即兴考试随时都可能有。对于语文这一科而言,那些平时认真听从老师教导、刻苦地去做大量习题的学生想每次考得“高人一筹”,就像那些平时只喜欢看“闲书”、读“闲报”,不愿意做习题,看起来不热爱语文学习的学生,你希望他每次都考得一塌糊涂一样,很难。既然如此,学生就很容易得出这…  相似文献   

10.
《考试说明》的例题(高考题)具有示范性、典型性和探究性。因此,在高三最后冲刺阶段用好《考试说明》的例题,有效提高复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考试说明》中所收集的例题我把它称之为“样板题”,它是上一年本省或其他省份高考的原型题,是下一年考题的“样板”。  相似文献   

11.
《考试大纲》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考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怎么考”和怎么去备考。不去研究《考试大纲》、分析《考试大纲》和深刻理解《考试大纲》怎么能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1993年开始推行高考“3+2”科目组时,提出的理由之一是“减少考试科目以减轻考生负担”。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要严格控制考试的科目数。积极进行减少升学考试科目的试验”。不久前教育部在提出减轻小学生不合理负担的措施中,有一明文规定:“除语文、数学外,其他课程不得组织考试。”似乎“减少考试科目”是减轻学生负担的灵丹妙药,不断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3.
2004年5月29日《中国教育报》在“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栏目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一次特别的德育考试》,读后感受颇深。文章说了这样一件事:共青团延安市委经考察决定,由延安师范附小选送一名“十佳少年”候选人。学校确定的四名候选人都很优秀,而“十佳少年”的名额只有一个,到底选谁?这使校长南志忠犯了难。经过认真思考,南志忠校长决定举行一次特别的考试。他设计的考题为:在三楼阅览室到一楼电化教室的途中放两片废纸,把电教室旁边的自来水龙头全部打开,在电化教室门前放上一把倒下的拖把。事先通知四名…  相似文献   

14.
《考试说明》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根据普通高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中学教学大纲》,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而制定的。很多考生及家长对《考试说明》不甚了解,以为他只适合教师阅读使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考试说明》告诉考生的是:考试的范围,考试对考生在学科能力方面有哪些要求,大概的题目数量,各种题型的大概比例,试卷中的易、中、难题的比例大概是多少等。这些内容是考生在备考迎考的总复习中必需知道的,无疑对考生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有实际意义上的指导作用。为此,本刊特推出“明说《考试说明》”系列。本刊将约请考试研究专家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对考生复习迎考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5.
戏说考试     
读王迪的《戏说考试》有耳目一新之感。面对考试,无奈者居多;评论考试,往往“欲说还休”。王迪同学富于创新的“戏说”.以调侃的口吻,诙谐的语调描述了让人寝食难安的考试,寓庄于谐,但又不是挖苦讽刺,她说“考试这条路是必经之路,如同唐三藏去西天取经修成正果必定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一样。但愿。我们能微笑着面对考试”。身经百“考”,而言未有偏颇,不能不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16.
考试的本质特性是什么?考试应体现谁的意志?谢小庆教授在“考试应体现谁的意志”一文中(参见《湖北招生考试》2003年10月号下半月,以下简称“谢文”)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忽视或者说回避的重要问题。笔者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也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7.
荒唐考试     
考试的时候,如果老师帮着你做“特别的准备”,会有什么结果?你一定能得高分!可是,这合适吗?这肯定有麻烦!《荒唐考试》,会告诉你发生了什么麻烦。  相似文献   

18.
2002年12月1日教育部与德国签订协议正式推出TESTDAF考试(又称“德福考试”),这是一种将德语作为非母语的语言水平考试,类似于托福考试,申请进入德国高等院校或者从事科学研究者都必须通过这项考试。而之前DSH考试是惟一测试申请者是否已经具备在德国高校独立生活和完成专业学习的语言能力。考试是衡量留学生语言水平的标尺,德国此番推出全新的“德福考试’有什么新特点与内容呢?北京龙马企业家服务公司的许捷经理给读者作了答复。  相似文献   

19.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程标准实验版”《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是高考的命题依据,也是一线教师指导学生复习备考的准绳。就历史学科而言,我们不仅要重视“考试说明”中关于“考试范围”的内容罗列与文字表述,更要重视其关于“考核目...  相似文献   

20.
考试不再是一张试卷一支笔。上海的部分小学纷纷推出新型考试方式,让学生在寓考于乐的氛围中完成期末考试。专家认为,多种考核方式能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分数不再是学生的“命根”时,考试也能上一个新的台阶。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推出了“动手、动脑、动口”三结合的考试方式,学生除了参加传统的试卷考试外,还要根据不同课程的要求参加口试或笔试,这些考试综合下来才是学生期末考试的最后得分。比如,语文考试中三到五年级学生必须完成声情并茂的朗诵表演;而一年级的学生英语考试中就要加入口试内容,三年级以上就要有听力考试。在一些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