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任务驱动体验式教学是通过创设作业任务、营造体验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从而快乐地参与知识创建和能力建构的一种教学模式.以服务营销课程实践为例描述了体验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过程.该模式以体验式学习理论为依据,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索性和竞争性学习理念,有效实现了从知识灌输到知识体验的转变、从知识建构到综合能力建构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体验,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亲历某件事而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体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能力生成的基础。学习只有让学生亲历体验,才能有对活动的探究,才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体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是能力生成的基础和决定性条件.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教学观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情感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强调"重新确立直接经验的价值,构建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新课程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摈弃过去那种从概念到概念,就概念讲概念,直接将教科书的概念知识搬给学生,这种像蚂蚁搬家式的教法早已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了,取而代之的必然是适合时代前进、能促进社会进步的新理念和新的教学观.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积累主动地积极地去认识概念、组织和重新组织数学概念,重点在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概念的形成过程的探究,让学生在对概念的形成过程的认识过程中去优化组合,去再认识,去再建构,实现意义重构的目的.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体验情感,转换态度,激发好奇心,促进求知欲,逐步确立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体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是能力生成的基础和决定性条件。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教育史上很多教育家主张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体验、获得知识。心理学家肯·韦尔伯认为真正的学习是获得、理解或通过切身体验、研究而掌握和创造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必须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原有认知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生成过程。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学习必须和生活体验密切联系。总之,学习应该是密切联系生活、积极参加实践并获得知识的学习体验过程。从心理学角度看,体验指的是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强调的是…  相似文献   

7.
“做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通常我们把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体验、理勰、反思的过程称为“做数学”。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经历再创造的过程。数学作业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果能将“做数学”的理念引入到优化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去,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探究就是探讨追究,是探究者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或创造的过程,通过探究,学生获取直接经验或体验,掌握科学方法,提高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是基础教育第二轮课程改革的简称。他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唤醒本我,塑造人格,建构人生发展体系,让学生发展走向健康之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反对被动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提倡老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去体会,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自主地建构知识,形成技能。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参与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牢固的,有的将终身难忘,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新课改实质的真正付诸实际必须依靠学生主动学习,要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就必须将学生的“权力”回归于学生。  相似文献   

10.
当代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情感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同时强调“重新确立直接经验的价值,构建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新课程数学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摈弃过去那种从概念到概念,就概念讲概念,直接将教科书的概念知识搬给学生,这种像蚂蚁搬家式的教法早已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了,取而代之的必然是适合时代前进、能促进社会进步的新理念和新的教学观。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积累主动地积极地去认识概念、组织和重新组织数学概念,重点在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概念的形成过程的探究,让学生在对概念的形成过程的认识过程中去优化组合,去再认识,去再建构,实现意义重构的目的。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体验情感,转换态度,激发好奇心,促进求知欲,逐步确立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论体验课程     
体验课程是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是课程运行的最后一个层次,也是最终的归宿。体验课程的知识基础是个人知识,体验课程常见的文本表征为课堂笔记和作业。学生体验和建构课程的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主建构融为一体,其运行过程受教材(教学)知识的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的心智水平、教师的引导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有效教学的落实,也是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方面。教师要借助作业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体验,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作业同样是一种经历,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与提升人生意义的经历,是一种积累大量愉快而幸福的学习过程的见证。但是,怎样才能设计吸引学生的数学作业呢?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数学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算算写写,而应是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主张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主体.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主动建构的过程,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本文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教学模式,并从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切身教学体验,提出提高大学生自我成长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学生学习数学积累经验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亲身体验过的数学知识很容易转化为数学技能.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反复讲1+1=2,那么学生形成的就是间接经验;而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方式来得出1+1=2,学生获取的就是直接经验,这也是我们所说的体验学习.但是我们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注重的往往是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强调的是让学生模仿,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解题过程来解决问题,没有考虑学生在知识获得过程中形成的情感体验.这些知识与技能很难在学生心中扎根,于是课堂教学就限人反复、机械的训练当中.所以,我们要提倡体验学习,让学生在体验数学的过程中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15.
<正>1问题的提出二期课改将过程与方法作为三维目标之一是有重要原因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对学习对象的认识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这种建构是在过程中发生并发展起来的,需要有学生自身经历、体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所建构的  相似文献   

16.
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要设计出好的初中数学网络课,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开放性的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和练习 1.教学内容.网络课的教学设计要向学生的生活数学开放,把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 2.教学过程.利用网络应从单向的教师教、学生学向师生交往、互动开放.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以具体实验设计说明研究型生物实验的一般过程,然后设计了性状分离比和自然选择学说的研究型实验,结果表明学生获得了知识的直接经验和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体验.  相似文献   

18.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是由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自主探究,收集和处理信息,研究和讨论,求得问题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建构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以具体实验设计说明研究型生物实验的一般过程,然后设计了性状分离比和自然选择学说的研究型实验,结果表明学生获得了知识的直接经验和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体验.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体验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是能力生成的基础和决定性条件.数学教学中的体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