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家界方言作为张家界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播张家界文化的人文纽带。在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环境下,如何传承和保护张家界方言已经成为张家界政府、社会各界人士都重视的问题。探析张家界方言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也是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发展张家界方言,保护张家界的传统文化,对推动张家界的方言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对张家界方言的保护和传承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方兴未艾的今天,有效利用微信平台在用户互动、服务提供与内容生产上的独特优势,将成为方言活态传播的全新形态与范式。本文将以"汾阳方言"公众号为研究对象,探析微信平台在方言文化传承中的理论框架,并为社会团体依托新媒体手段参与语言资源保护事业提供可资参考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3.
张晓宇 《新闻战线》2020,(3):109-110
《你听我说》栏目充分发挥方言优势传播信息,提升了传播效果,弘扬了社会正气,传承了本土文化。运用方言、保护方言,就是保护本土文化,保护中华民族多样的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4.
唐艺倩 《兰台世界》2019,(12):51-54
方言是我国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方言文化日渐衰弱。为了保护方言的多样性,传承地方文化,方言建档工作刻不容缓。文章首先阐述我国方言建档工作的发展现状,然后从各角度分析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又进一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方言建档工作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加快方言建档步伐,从而推进方言文化的传承和社会共同记忆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陈静 《东南传播》2011,(12):147-149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现代社会传播环境的改变,方言与地方文化日趋式微。借助方言电视节目,方言和地方文化得以借助电视这一媒介焕发新的生命力。本文运用传播学和语言学知识分析了方言与地方文化式微的现状与原因,指出方言电视节目在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闽南方言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大力弘扬,对于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探讨修复闽南方言使用环境、利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护手段、加强以闽南方言为载体的口传说唱艺术的整理与推广活动,从而保护闽南方言文化并促进其健康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代,方言的保护及传承是中国语言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国家语委)于2015年启动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在全国范围推动地方方言的存续与传播。湖南省作为方言大省,积极响应并于同年12月开展省内方言挖掘与保护工作。本文采用库普尔“八问方案”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湖南省语言资源保护工作为例,探究地方方言保护方案的得失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辛儒  齐芳 《河北科技图苑》2011,24(3):20-22,8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推动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源泉。汉语方言是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和地域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保护与传承汉语方言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绚丽多彩中华文明的延续。概述了我国汉语方言的现状与作用,提出了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保护与传承汉语方言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周怡帆 《中国出版》2018,(22):30-32
新媒体时代,语言资源深层结构正在被重组,保持语言的活力与生命力就要依靠新媒体微平台进行创新。本文分析方言传播的微平台现状,提出方言传播新范式,探讨用创新路径为方言传播指明方向,真正实现"传播+社交+服务",最大程度地激发大众的自我需求和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0.
何国军 《出版广角》2016,(22):29-31
方言文化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具有重要的传承和传播价值,利用APP平台进行方言文化的推广和传播,有利于发挥APP平台的趣味性、新颖性和互动性特点,可引发新兴人群对方言文化学习和应用的兴趣,使方言文化这种民族文化形式与新时代技术发展充分结合,最终将方言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与数字化传播的新方向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在方言渐进消亡的背景下,方言的活态传承成为了当务之急,而电视方言节目的出现是方言活态传承的积极实践.电视方言节目是大众语言生活现实的反映,也在积极建构方言传承的动态文化场.电视方言节目赋予方言社会地位、构建方言的社会示范、激发民众的方言保护意识、构建多语言的媒介空间,是方言的活态传承的重要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12.
毕凯 《大观周刊》2012,(52):297-297
保护方言可以从立法规范、加强宣传、增加方言类节目和教学、录音整理等方面进行。而我们作为文化传承重要一环的教育工作者则更应该从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着手,把方言引入我们的课堂。让方言成为我们教学语言的一种与普通话相辅相成,应谊是一件非常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通常而言,方言是语言的地域性变体,同时也是地方语言文化传承过程中的衍生物。现阶段,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其表达方式的亲民化、表达语言的本土化,已经渐渐成为了吸引受众的主要话语选择。因而,对于方言节目主持人来说,其语言本土化策略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地方广播电视媒体的独特文化传承价值与现实传播效果。基于此,本文对方言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本土化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普通话的进一步推广,我国各地的方言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基于以上现状,本文从档案学角度出发,结合当前方言文化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方言档案式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并且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充分分析方言档案式保护与传承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方言电视节目热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艺 《新闻前哨》2008,(8):88-90
竞争是方言电视、节目兴起的外部因素,方言类电视节目兴起的内在动力是媒介传播的分众化、窄播化。方言电视节目让受众在同一时间不同频道、不同时间同一频道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从大众到分众,从单向传播到互动传播,被称为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五次革命”(前四次是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  相似文献   

16.
马新庆 《视听界》2014,(2):110-110
2013年2月,江苏体育休闲频道推出了一档展示方言之美、挖掘语言内涵的大型脱口秀节目(《最美乡音》。节目发挥了脱口秀的节目优势,通过主持人、普通话嘉宾、方言嘉宾、语言专家、曲艺明星之间的互动,让观众了解方言,保护地方方言,传承方言文化。  相似文献   

17.
方言档案不仅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表现、地域文化的直接载体,还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价值。基于此,通过对当前我国方言档案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并探讨深化开发利用的合理路径,即以项目为驱动,鼓励公众参与翻译与整理,线上线下联合征集,利用新媒体实现互动式传播,方言创新元素与民间工艺品相结合等方式,最终实现开发利用质量兼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周啸天 《东南传播》2021,(11):110-112
吴语作为中国七大方言之一,承载了江南地区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近年来,在吴语逐渐面临边缘化的传播困境下,短视频这一新型媒介的兴起使得吴语方言重新绽放活力.吴语短视频创作者通过口语、文字、标签、位置等多重符号的组合加工,运用脱口秀、说唱等流行元素,创作了一系列反映江南地区不同风格的方言短视频作品,建构起江南地域文化的多元意象,在流动的网络空间中形成了"想象的地域共同体",为吴语方言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魏刚 《今传媒》2014,(7):133-134
如今,方言节目俨然成为了一种新兴的节目形式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极具特色的个性播报使得地域文化不断传承,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更加细节化的表现形式。当然,不可否认,这种形式由于受到地域文化的限制,使得它的弊端慢慢显现。本文以方言节目为例,对方言播报这种电视节目形式进行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多样性体现文化的多样性,一种方言体现着一个地域的文化内涵。而建构社会记忆,传承地域文化本身就是档案部门的职责所在。本文基于对方言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从社会记忆观角度对档案部门的方言保护工作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档案部门主导方言建档工作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