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时 《体育科研》2012,33(4):85-88
通过步态分析、等速力量、功能性动作(FMS)和十字韧带功能测试等综合手段,对运动员进行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的评估,根据得到的结果分析并对进行相应的康复体能训练(包括本体感觉训练、柔韧性训练、平衡训练、核心力量训练和下肢离心力量训练和plyometric爆发力训练)。发现通过针对性的功能性训练,可有效降低运动员ACL损伤的再发生、缩短损伤后竞技能力与运动表现恢复周期,体现了其在康复体能训练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许多发达国家,运动损伤给国家健康计划带来负担。采取适当训练干预措施,进行损伤预防是首要目标。目前,已有证据表明平衡能力训练计划和多组合训练干预计划能够有效预防青少年和成年运动员的下肢损伤,特别是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后继研究应该关注平衡能力训练/多组合训练干预计划生理机制,促进项目的细化和以机制为基础的应用研究,发现专项项目的最佳的损伤预防训练干预计划。  相似文献   

3.
<正>校园运动中,损伤在所难免,正确的预防和康复措施对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肢体损伤后的制动甚至固定之后的功能受限是康复医学的重要任务。而现代康复医学更重视损伤的预防。运动损伤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肌力训练、关节功能训练、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步态训练、神经功能的康复治疗及假肢、矫形器的应用等。在学校运动中的损伤主要是四肢关节损伤和脊柱损伤,本部分主要介绍这两部分损伤的预防和康复方案。  相似文献   

4.
功能训练的理念来源于康复领域,现已逐步应用到运动训练中。由于乒乓球运动的项目特征,乒乓球运动员肩关节、腰椎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等部位容易出现运动损伤。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常出现的功能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功能训练建议。乒乓球运动员可根据情况,增加改善肩关节、胸椎关节、髋关节、踝关节的活动范围的训练,提高肩胛骨、核心和下肢稳定性的训练,以及改善肩袖、躯干肌力不平衡的训练,通过针对性的功能训练有效减少乒乓球运动员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体能康复训练是通过运动训练的方式达到康复训练的目的。在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后,如何采取与专项相适应的训练方式成为体能康复的关键所在,尤其是要符合篮球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在伤病恢复期间通过体能康复训练有助于运动员伤病的快速康复;体能康复训练能够增加踝关节本体感觉、力量、灵活性与稳定性,提升专项运动表现力,并能够有效预防踝关节的二次损伤;在体能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康复评估测试,达到科学实施体能康复训练手段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手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对我国2005-2008年参加中华伤残基金会(China Sports Foundation)伤残互助保险并获理赔的218名手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部位、损伤类型及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预防或减少创伤的措施。结果显示:损伤部位依次是膝关节、腰部、踝关节、鼻、腓骨和跖骨。损伤类型依次是:韧带损伤、骨折、半月板损伤、椎间盘突出症和关节扭伤。加强医务监督和易伤部位的运动防护,重视核心力量、易伤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的训练能有效地预防手球运动损伤的发生,减少损伤的复发率和有利于损伤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我国摔跤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我国2005-2008年参加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China Sports Foundation)伤残互助保险并获理赔的1010名摔跤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部位、损伤类型及发生比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预防或减少创伤的措施。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结果:损伤好发部位依次是:耳部(30.59%)、膝关节(24.39%)、腰部(13.20%)、肘关节(5.42%)、颈部(4.46%)、肩关节(3.58%)和踝关节(2.01%)。损伤多发类型依次是:耳廓损伤(发生率29.90%)、半月板损伤(10.40%)、骨折(9.88%)、椎间盘突出症(9.10%)、韧带损伤(7.80%)、关节扭伤(7.63%)和脱位(4.16%)。结论:加强医务监督和易伤部位的运动防护,提高专项训练技术水平,重视核心力量、易伤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的训练能有效地预防摔跤运动损伤的发生,减少损伤的复发率和有利于损伤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力量训练与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量素质是其它运动素质的基础,也是运动损伤预防与康复的基石。力量训练可以改善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从预防损伤和损伤康复的角度讲,力量素质好的运动员身体的对抗能力和稳定性更好,防伤的能力更强;力量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克服肌群之间的力量不平衡,改善运动员的身体控制能力;可以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缓冲震动的能力;可以使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更加经济化,延缓疲劳产生,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本文主要从力量训练的作用和力量训练与损伤的关系方面展开阐述,为教练员、运动员以及大众进行训练及健身提供指导与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PNF单侧下肢D1模式(屈曲-内收-外旋和伸展-外展-内旋)和D2模式(屈曲-外展-内旋和伸展-内收-外旋)以动态反转技术作用于两组受试者的优势腿,寻找两种模式在提高和改善下肢动态平衡能力和踝关节本体感觉方面的不同.方法:运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技术中的下肢对角线模式与躯干节律性稳定两种方法对20名45~59岁的中年女性进行训练,经4周训练后分别测试踝关节本体感觉和下肢动态平衡能力.结果:(1)D1和D2组经过4周训练后本体感觉均有显著提高(P<0.05);(2)D1组经过4周训练后下肢动态平衡能力有显著提高(P<0.05);(3)D2组经过四周训练后下肢动态平衡能力有非常显著提高(P<0.01);(4)与D1组相比D2组在经过四周训练后本体感觉与下肢动态平衡能力提高效果更为显著.结论:PNF动态反转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踝关节的本体感觉以及下肢的动态平衡能力;与PNF单侧下肢D1模式相比较,PNF单侧下肢D2模式在提高踝关节本体感觉以及下肢动态平衡能力方面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我国2005~2008年参加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China Sports Foundation)伤残互助保险并获理赔的741名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部位、损伤类型及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预防或减少创伤的措施。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结果:损伤好发部位依次是膝关节、腰部、耳部、肘关节、踝关节和肩关节。损伤类型依次是:骨折、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耳廓损伤、关节扭伤、椎间盘突出症、脱位。结论:加强医务监督和易伤部位的运动防护,重视核心力量、易伤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的训练能有效地预防柔道运动损伤的发生,减少损伤的复发率和有利于损伤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针对武术的专项特点,在评定武术少年运动员下肢快速力量的基础上,探索既能提高专项技能又能预防损伤的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研究方法采用三维测力台和多功能踏跳器,测力台测量不同反跣的F-t曲线.进行下肢爆发力、反应力量及下肢本体感觉能力的测量.研究结果测试结果表明女性少年武术运动员的反应时为0.149±5.49E-02,男性为0.413±3.38E-02,从测试数据上看,女性快于男性,但未表现出统计学上差异性.受试者反跳到最大用力的时间与蹬伸总时间的比,作为本体感觉指数,女性少年运动员为0.407±0.162,男性少年运动员为0.505±0.171,性别指数相一致,表明少年武术运动员的本体感觉及其本体感觉反应能力方面不存在性别方面差异.测得足踝刚度指数女性青少年运动员为9.347±0.674、男性少年运动员为13.33±11.24,在性别方面的统计差异在0.05的水平上有显著意义.结论武术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技术训练的同时要注重快速力量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结合.建议在发展核心力量的基础上,进行快速力量训练设计一些与武术专项技术动作用力方向、用力技术特点相近的练习手段.增加本体感觉训练,通过影响人体感觉关节位置、运动及平衡的能力的本体感觉和平衡训练,提高维持静态和动态稳定性的能力,改善"空间感觉"和动作的空间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在青少年损伤预防方面的应用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与神经肌肉危险因素相关的运动损伤可以通过有效的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INT)进行预防。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阐明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的生理机制,分析与运动损伤相关的神经肌肉方面的危险因素,在充分认识危险因素的前提下提出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策略及要点,并总结实践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动态平衡训练对膝关节位置觉的干预效果及其预防损伤机制,比较平衡板、平衡气囊、瑞士球训练方法改善下肢本体感觉功能的效果,为预防运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41名受试者分成平衡板平衡气囊训练组(n=13),瑞士球训练组(n=14),对照组(n=14),训练时间共8周,每周3次,每次练习50分钟,8周训练前后测试膝关节主动和被动位置觉.结果:①8周平衡板气囊训练和瑞士球训练后,男女受试者右膝关节位置觉(主动和被动)比训练前减小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平衡板气囊组与瑞士球组在改善膝关节位置觉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8周动态平衡训练时间较短不足以使膝关节位置觉显著改变,但训练后位置觉平均误差减小,表明平衡板气囊训练和瑞士球训练对改善膝关节位置觉感知能力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等速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力是影响运动能力的主要因素,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是一项用于肌肉功能评定和肌肉功能训练的新的和有价值的技术,研究表明,等速肌力测试可对肌肉功能进行定量和客观的评价;而等速肌力训练不仅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而且可用于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等速肌力训练所特有的顺应性阻力可减少康复训练中损伤和再损伤的发生。因此,等速肌力训练在运动损伤后的康复治疗中即有效又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基于FMS训练的运动干预对半月板损伤康复的影响,以期发现针对半月板损伤康复的重要变项及有用范畴,得到推导性的理论与实验发现。方法:对1名病程2个月,经MRI检查诊断为左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Ⅱ度青年男性军校大学生,制动一周后,进行8周线性单周期训练,训练内容基于FMS训练的运动康复计划。在运动康复前后分别进行受伤部位疼痛测试、基本形态测试、运动能力测试、基本生理指标测试及下肢步态分析。结果:与训练前相比,8周训练后,疼痛程度由中重度疼痛逐渐降至轻中度疼痛;基本身体形态和运动能力指标方面,在身体形态方面体重和体指数呈下降趋势;心肺耐力方面经改良版Bruce方案检测最大摄氧量显著提高;骨骼肌耐力(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俯卧撑)和最大力量(卧推、下肢等速测试)方面均显著提高;协调能力(平板支撑+变向滑步)方面显著提高;动摇角度、最大动摇径、重心偏移均显著下降,平衡能力提高;无氧能力方面有所改善;下肢爆发力方面呈现出机能节省化的趋势;认知能力方面选择注意力和抑制控制能力提高。结论:对于半月板损伤患者而言,运用8周基于FMS训练的运动康复计划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基础运动能力,基本的生理指标也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无论是武术还是其他运动,人们不再只关注比赛结果,而是更重视运动员的身体状况,以预防运动损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武术套路主项学生容易在背部、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发生运动损伤,这主要源于武术套路中的跑跳动作需要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协同来完成起跳和缓冲。研究发现,影响平衡的主要因素包括本体感觉和神经肌肉控制的变化。因此,训练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平衡性训练,使身体保持稳定状态,从而使肌肉形成肌肉记忆。这样,运动员在比赛中才能发挥更好的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9年江西省高考体育缓考生的运动损伤分析,研究发现:运动损伤考生年龄结构、性别、训练年限和区域来源具有不均衡分布特征;运动损伤较多发生在踝关节、足部、膝关节等部位,并主要以肌肉与韧带受伤的形式表现出来;运动损伤较多发生在篮球、足球、100m等考试项目中;准备活动不充分、碰撞、自然环境和场地是产生考生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损伤部位与损伤性质及训练项目之间具有相关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肌力平衡是影响运动表现的关键因素。梳理肌力平衡相关研究,归纳肌力平衡的概念和内涵,从动作控制的角度探讨其内在机制,并探索在运动损伤检测及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结论:1)肌力平衡是机体为适应内、外部刺激,神经肌肉系统高效维持静态姿势和以最佳模式完成动态动作的能力,解剖结构、生物力学特性及生理功能是维持肌力平衡的内在机制;2)肌力平衡是高效完成动作控制的关键,肌力失衡是动作模式受损的诱因;3)运用等速肌力、力量及跳跃动作测试评估肌力平衡可以预测损伤风险;4)通过单侧力量训练、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及核心区训练可有效改善运动中的肌力平衡。亟待探究不同项目运动员肌力平衡与运动损伤、动作模式及不同运动能力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基于肌力平衡探究特定运动技术的肌肉工作机制,挖掘肌力平衡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从运动损伤的机制分析入手,重点讨论肌肉平衡、姿势与动作模式异常等问题与损伤之间的循环关系,并分析指出姿势、动作模式的关键因素,以及康复功能锻炼对于人体运动系统的作用与损伤康复的基本原理。继而提出了从姿势、动作和肌肉平衡评估入手的损伤康复功能锻炼流程,包括评估流程和细节要求,针对性的肌肉紧张和肌肉无力处理方法与流程、本体感觉训练和整合训练要点等。  相似文献   

20.
网球击球步法移动中相关肌肉群做离心收缩减慢特定肢体动作速度,为击球准备合理的解剖姿态、保持身体平衡和预防肢体损伤的能力成为网球专项减速能力。肌肉离心收缩产生的减速效应是网球击球和移动技术中的核心要素,良好的减速能力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改善击球效果以及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网球体能训练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运动员的直线加速能力上,大大忽略了减速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查阅最新国内外网球体能训练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减速能力在网球运动员竞技能力中的重要性及其功能,并介绍了减速训练的若干训练手段,以丰富网球的专项化体能训练体系,使训练更加贴近网球比赛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