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媒介融入受众生活,对社会影响越来越深入的当下,媒介化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论文在对媒介和媒介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媒介化的形成及条件、媒介在媒介化中的角色和媒介化对媒介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建构出了媒介与媒介化的互动机制.文章认为,媒介与媒介化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改变与被改变的直线性关系,而是媒介与社会互动意涵的进一步彰显,是媒介传播理论在地化实践的一次尝试.在媒介与媒介化的互动过程中,媒介的传播行为渐渐带有一定的社会性, “媒介”也成为社会变迁和社会关系形式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随着媒介的实力一天天壮大,媒介批评的重要性也随即表现出来。然而相对于媒介的强势,媒介批评却没有完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我国,媒介批评的理论仍不完善,媒介批评的实践也处于无序的状态,然而媒介批评依然拥有与媒介相制衡的能力。因此讨论媒介与媒介批评如何实现良性互动就是本文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产业界,不论从资产实力,还是社会影响,或者市场潜力方面看,媒介产业都是一支相当重要的经济力量.中国的媒介产业发展到现在,形成了一批媒介集团和上市公司,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这样的情况下,媒介的双重属性,也就是媒介的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双性互动"这一重要课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运用双性互动原理对我国媒介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2019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这一时期两岸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两岸媒介的互动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信息桥梁作用。本研究认为,40年以来两岸媒介互动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解严"与自我想象的破冰、常态化交流与多样化互动、海峡两岸媒介的深度合作以及融媒体时代的主体言说与个体表达。梳理与分析两岸媒体产业从"冰冻"到融合的历史,有助于读解两岸媒体互动的理论内涵与现实驱动力。  相似文献   

5.
谭姝 《中国广播》2012,(4):39-40
随着数字技术的大发展,媒介融合大势所趋。特别是三网融合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新兴媒介的崛起赋予了受众个性化、自主性等新特质。这些特质一方面让受众与新兴媒介良好互动;另一方面也使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向新兴的传播方式发生转变,而这种新兴的传播模式真正实现了媒体与受众间实质陛的互动。  相似文献   

6.
周敏 《新闻前哨》2003,(3):13-14
大众传播媒介既是社会舆论形成的渠道,又是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把报刊视为“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机关”,并称“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社会生活中,许多重大舆论都来自传播活动,而媒介作为传播的中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意识和观念,最终把公众置于无法摆脱的舆论氛围中。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媒介产业具有天然的双重属性,这意味着媒体要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前提下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技术打破了旧时的传播格局,文化产业的竞争愈发激烈,用户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传播技术带来的一系列伦理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双性互动”论入手,认为在媒介深度融合时代,媒介产业将会呈现出资本与经营多元化、发展集群化、服务多样化以及媒介产业与技术的融合深度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发展十分迅速,将我们带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主要特征包含交互性与数字化,而电视新媒体则是诞生于新媒介环境中的一种特殊的媒体模式,并且电视新媒体还包括手机电视、互联网协议电视、网络电视等数种传播形态。将受众作为中心就是电视新媒体的核心特征,而加强电视新媒体条件下与受众的互动将是目前要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媒介生态下电视新媒体互动的特点,分析电视新媒体的互动形式,并提出了电视新媒体的互动策略,力求构建完整的数字化电视新媒体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社会关系也在不断地复杂化和精细化,在科技为媒介更替与升级提供物质支撑和可能性的基础上,我们进入了新媒介时代。人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了人类交流、传播、沟通的先天性和必需性,在对象化的社会实践、交流活动中,每个活动主体都是一个新闻制造者和传播者,新闻传播者与媒介彼此建构,并且,两者形成的媒介新闻传播实践影响、促进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0.
钱明 《现代视听》2013,(7):46-48
旅游卫视《音乐心旅程》节目,是一档以互动音乐治愈为主要特色的新型电视节目。该节目通过以广播可视化为基础,杂志专题式的话题引导,运用网络媒体的交互方式,以及现场乐队表演的真实元素,最终实现了音乐与故事的有机融合。本文试图透过媒介融合的多元构成形态,深入该节目的主题内核,探寻支撑节目创新的文化本源。  相似文献   

11.
出版媒介技术发展和出版形态的变革二者相互促进。从造纸技术、印刷技术、激光照排技术发展到电子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全媒体技术,我国出版由传统出版形态发展到现代出版形态、数字出版形态,出版媒介融合发展成为我国出版发展的大趋势。"人"对出版媒介的参与和控制表现为人和人、人和出版媒介技术之间的互动融合发展,历史的必然性和文化的偶然性,促进了"人"和出版媒介的意义建构、文化选择,促成了"人"和出版媒介之间的互动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从媒介可供性视角出发,研究共情互动作为一种建立在共通人性意义上的情感能力,对于信息传播产生积极效果的动因。从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传播可供性三个角度对新媒体内容生产、媒介技术、传播终端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共情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及原因,以期为主流媒体打造共情机制提供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以躲猫猫事件为例,结合议程互动理论以及模式等相关理论分析.阐述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在议程设置以及传播等方面的互动情况。  相似文献   

16.
略论媒介多元化下的电视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媒介多元化格局下提出电视逆势反攻的策略:嫁接新媒体资源,在共谋中求发展;发挥电视声画优势与话语权优势,以差异化竞争巩固市场;借鉴新媒体的传播精神与技巧,有针对性地收复阵地、谋求突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IP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高频词汇,催生了行业内争相高价“囤围”热门创意内容的业态新现象.文化企业的顺“市”而为,反映出原生创意资源所自带的受众基础与市场潜力,即固态IP进行跨媒介的泛娱乐品牌化文化产品开发的内核驱动.文章以腾讯互动娱乐为切入点,对其跨媒介运营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基于国内文化产业现状的IP出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吴佳  王尊长 《新闻世界》2008,(12):84-85
媒介的双重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个与时俱进的课题。传媒业发展至今,成就了一批媒介集团和上市公司,形成了媒介产业化的良好发展势头,也正是这两个力场相互作用平衡的结果。媒介属性和媒介形态之间有着天然的血脉关系,而媒介形态又是媒介产业的初期胚胎,从媒介的属性中我们可以根据市场规则和新闻规律,透过现实的媒介运营情况和宏观微观政策以及行为,判断今后我国媒介产业发展的大势,为媒介时代的来临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9.
孟欢 《东南传播》2010,(9):109-111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媒体之间逐步走向互动、整合。《杜拉拉升职记》建立了以图书出版传播为起点,报纸、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网络等多种媒介互动传播而取得强大传播效果的本土范例。本文在试图分析其多种传播形态后,进一步分析其媒介互动传播的特点,继而从深层解读其互动传播现象。由此可知,跨媒介传播与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媒介化社会的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以"媒介素养"作为关键词输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在1979年~2008年(最早一篇见于1990年)这段时间内共出现818篇相关文章.本文以这818篇媒介素养研究文章作为文本分析的主要对象,力图对国内媒介素养研究的对象及研究特点进行分析和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