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斗拱作为古建筑中一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建筑构件,不仅是一种结构构件,同时也是古建筑中的一种造型语言,随着中国古建筑文化千百年的发展,斗拱现已成为古建筑中的一种特有文化符号,可作为传统文化基因植入现代文化的链接媒介。而中国现代建筑如果要能够屹立于世界建筑文化之林就必须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精神,这个重大任务就是摆在中国建筑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即如何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髓并能够很好的和当代建筑文化相融合,创造出古今相通,兼容并蓄的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如果离开传统、断绝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而离开创新,就会使我们陷入保守和复古。努力创作有地域特色和中国文化精髓的现代建筑,是当代建筑师的历史责任。"——何镜堂院士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人类建筑发展进程的回顾,阐述了现代建筑“回归自然”的文化取向,元极堂等元极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天整体”思想的物化;由此提出创立人天建筑学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吴凡 《中国科技纵横》2014,(14):267-267
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羌族传统文化是我国珍贵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建筑文化与聚落文明。作者分析了羌族传统聚落的形成原因,对羌族建筑元素形态进行了分析总结,从而寻找总结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技术的价值,并要求当代应当及时从“道”和“器”两个方面来保护羌族传统聚落建筑。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关于中国建筑文化的争论不绝于耳,欧陆风狂吹、洋设计进军、大多标志性建筑与中国建筑师无缘,因此有很多人担忧:我们正在失落自己的城市文化、建筑文化。最近,在一次“关注中国建筑现状”研讨会上,来自建筑、艺术高等学府的专家学者,以及具有实践经验的建筑师就“中国建筑现状”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建筑中如何体现时代精神、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地方特色,历来是各国建筑师所关心和争论的问题,在中国,这个问题也是建筑师们议论的热点问题。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经历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  相似文献   

7.
何宁 《科教文汇》2007,(2X):192-192,195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精髓也是现代居住文化的核·心之一。该文化必然成为房地产广告的文化观照之一。“天人合一”的居住文化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风水、以及山居传统上。房地产广告可以以这些传统元素作为诉求点,更重要的是把握住“天人合一”的实质,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熊红丽 《科协论坛》2007,(3):227-228
作为当代中国的优秀景观设计师俞孔坚,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环境意识,还体现了某种精神蕴涵--"文人"情怀。本文试以俞孔坚教授沈阳建筑大学的景观设计作品为例,分析在当前景观设计面临文化身份丧失问题的时候,他是如何用传统文化参与当代景观设计,以文人建筑师的身份向世人展示中国本土景观文化的特性及成果。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9,(9)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着多个方面,其中传统建筑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在进行当代景观建筑的设计时,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基于此,本文具体分析了在进行当代景观建筑设计时进行传统文化继承的意义,分析了传统文化对当代景观建筑设计的影响,探讨了中国当代景观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继承。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本全面展示和系统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和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重大促进作用”的论著.尽管当代文化和文化史学界比较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现代价值的研究,但是至今只承认其对当代的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近10多年来也开始注意其对当代科技政策和管理科学的促进作用.但是,一个较普遍的观点则认为,在科学技术发展已十分先进的今天,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科学技术)对当代科学技术不可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然而历史的发展常是出人意外的,科学技术新的综合性潮流的崛起和面临越来越多复杂性、非线性和自然史问题的探索,已越来越显示:中国传统文化(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经济、伦理、哲学,乃至宗教等)在当代和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广泛的、重要的促进作用.本书的意义就在于组织了多学科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对近年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第一次集大成的工作,向学术界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这一全新的学术领域,必将有助于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自己的科技领域中自觉地发挥我们民族文化的优势. 本论文集主要是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座”所积累的学术成果.1990年创办此"讲座”至今已有290多讲,共组织近600次学术报告.其中约有150个报告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前沿发展”内容的.在此"讲座”基础上,1995年以"中国传文化与当代科技前沿发展”为主题的第58次香山科学会议顺利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科技前沿探索中有着广泛的促进作用,并联名发表了题为<中国传统文化在21世纪科技前沿探索中可以做出重要贡献>呼吁书,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之后又出现不少论文和笔谈. 鉴于上述成果,在浙江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这部专著性论文集问世了.本书分七编,百余篇论文对此全新学术领域进行系统展示和全面论述:第一编,总论;第二编,系统思维与当代科学整体化;第三编,古代自然史料与当代自然史探索;第四编:天人合一观与当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第五编:当代大型工程的历史论证;第六编:传统科技基因与当代科技创新;第七编:科技传统缺陷的研究与当代科技发展.本书前六编,主要谈中国传统科技的光辉成果在当代和21世纪科学技术中的作用;第七编是实事求是地反映了中国传统科技的不足,并提出了系统深入研究这一领域的历史任务.本论文集的出版,将助于这一领域的系统深入研究,并能使更多的人了解这一领域、投身于这一领域,以完成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开创富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现代化道路. 真海松  相似文献   

11.
风水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一种专门处理方法与空间艺术,风水文化不仅内涵丰富而且源远流长。建筑风水学与当代房地产有效结合是现代风水文化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现在我们共同探讨建筑风水文化与建筑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的建筑师的执业市场仍处于摸索的初级阶段,鱼龙混杂,百花齐放,众说纷纭.我们的教育体系和设计意识还无法跟上飞速前进的时代,创作源泉仍依赖于国外的建筑事务所,对建筑和文化缺乏正确的理念的业主主导着建筑市场,主流社会唯外国建筑师是从,更多的年轻建筑师们艰难地自觅出路时,浮躁之风也在扼杀建筑师创新能力.有理想、有抱负的建筑师必须对建筑设计有清醒的认识,同时加强自身素质来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以期拯救中国建筑的前途,显得尤为重要和及时.职业建筑师必须看到自己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建筑精品.  相似文献   

13.
吕怀谱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5X):235-235,129
当代中国的建筑师的执业市场仍处于摸索的初级阶段,鱼龙混杂,百花齐放,众说纷纭。我们的教育体系和设计意识还无法跟上飞速前进的时代,创作源泉仍依赖于国外的建筑事务所,对建筑和文化缺乏正确的理念的业主主导着建筑市场,主流社会唯外国建筑师是从,更多的年轻建筑师们艰难地自觅出路时,浮躁之风也在扼杀建筑师创新能力。有理想、有抱负的建筑师必须对建筑设计有清醒的认识,同时加强自身素质来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以期拯救中国建筑的前途,显得尤为重要和及时。职业建筑师必须看到自己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建筑精品。  相似文献   

14.
王莉 《科教文汇》2009,(13):228-228,233
作为西方一种反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在艺术上颠倒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等级制度,根本目标是为了快乐而自由地“创造”,模仿与戏拟是其最合适的手段。而当代中国的网络恶搞,从文字到视频再到影视,内容和方式五花八门,但其本质也是为搞笑而戏仿,这些作品采用异于常规的话语方式,颠覆与解构了传统和权威,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吴焕加,1929年出生于江苏苏州。1953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从事城市规划及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教学。曾在罗马国际文物保护中心(ICCROM)研修.在美国耶鲁大学及康奈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曾任德国海德堡大学艺术史研究所客座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史学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师学会理论与创作委员会委员,《世界建筑》杂志编委会主任。著作有《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与人合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科学史话》(商务印书馆),《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山崎实》、《欧美建筑外观与环境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世纪西方建筑名作》(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论现代西方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台湾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建筑作品有辽宁间山历史文化风景区山门与景点建筑群,山东广饶历史博物馆等。  相似文献   

16.
技术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形成的历史概述 ,以及建筑理论界多种观点的比较和分析 ,抽象出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基本内涵。进一步通过分析现代技术及其发展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试图揭示技术对现代建筑在其空间、结构、形式、功能中的全面渗透 ,由此澄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技术本质。  相似文献   

17.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它本身代表了一种文化类型。在我们国家五千多年的文明中产生了许多传统吉祥图形,如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商周时期的饕餮纹、六朝时期的忍冬纹(卷草垃)、明清的道八宝等纹样等,这些纹样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在现代设计中经常被采用。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不能只停留于形式的模仿.而是要研宽和认识传统纹样运用的设计思想和艺术精神,真正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装饰的本质内涵,并加以现代体现,以求得对当代建筑的创新,更好地把它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使其具有传统的神韵,又不失现代设计的意味。  相似文献   

18.
苏云龙 《中国科技信息》2009,(15):236-236,240
现代艺术在中国发展的几十年间,纵观当代工笔花鸟画,由于其特有的自律性:传统的表现材料与媒介;程式化的形式语言;中国本土化的审美观念.就注定了它无法实现完全抛弃传统来进行现代主义艺术的蜕变.但它也没有固守自己的艺术领地,而是自觉地与国际接轨,这一点,在部分当代工笔花鸟画家的作品中就呈现出与当代国际艺术思潮——后现代艺术,相契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富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元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不断地运用到室内设计、当代房屋建筑设计等领域,发挥传统建筑元素的最大优势,并结合现代化的创新,将我们的生活创设的更加美好.研究我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以期在这一领域获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朱熙 《科教文汇》2008,(7):175-175
本文通过评析当代中国建筑的现实状况及所面临的困惑,以及以后现代主义为代表各种美学思潮的对中国建筑的影响,对其建筑美学观点进行反思和重审,从而建立与我国国情相宜的建筑设计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