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蒙古族幼儿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蒙古族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蒙古族幼儿教育作为蒙古族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实现幼儿的健康健全发展,其独有的民族性更要求幼儿教育必须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蒙古族幼儿教育要体现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尊重学习汉民族以及其他民族的文化,实现和谐共生。并将这种教育理念贯穿于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中和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相似文献   

2.
蒙古族学校作为传递蒙古族文化的主渠道,要想更好地担负起蒙古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伟大使命,就必须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能够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传承、创新蒙古族文化,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彰显蒙古族学校的特色,同时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研究能力,有着多方面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传统体育在内蒙古地区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课程多样化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高校体育应该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从多学科、多方面进行探索,将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是高校改革的必然。然而内蒙古高校引入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单一;在内蒙古高校开展的搏克项目较好,但教学内容和训练内容大同小异,不够丰富;开展蒙古族传统体育要鼓励牧区学生积极参与,施展才能、发挥特长,起到带头作用,为蒙古族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蒙古族传统体育在内蒙古高校开展应凸显特色。  相似文献   

4.
在幼儿教育中融入蒙古族文化礼仪内容,首先要 打造出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幼儿园环境,促使幼儿在日常待人接 物中得到熏陶。要推动蒙汉双语教学,既保证幼儿传承蒙古文 化,也能让他们学习中国通用文化;要立足于蒙古文化,推进蒙 古地区幼儿园特色课程,培养幼儿的民族文化自豪感;要重视 发挥家庭教育对蒙古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推动实施家园共育 理念。  相似文献   

5.
<正>以肩部动律、双摆手和骑马步等为主要特色的蒙古民族舞蹈,展现着蒙古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与草原民族独特的人文风情,是蒙古族人民千百年来智慧创造的结晶;是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草原文化"的重要载体。做好蒙古民族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那达慕特点及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民族。由于蒙古族栖息地的特殊自然环境和以游牧为主的独特生活方式,使蒙古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具有浓郁草原特色的体育文化。蒙古族那达慕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和浓郁的民族特点,它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发展并形成的独特的蒙古族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7.
《集宁师专学报》2018,(2):39-42
要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就要平等地发展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因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也就成为民族学校重要的环节。该文通过田野调查和访谈,分析研究察右后旗蒙古族学校小学部民族语言文化教育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希望通过本研究唤起蒙古族基础教育相关工作者自身的文化传承自觉性,使蒙古族学生在学习主体民族文化的同时更要学好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能够继承传统的民族文化,并且将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蒙古族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音乐民族,具有丰富的音乐资源。蒙古族人口众多,而且分布区域广阔,由于古时的蒙古先人曾过着"逐水草,习射猎"的游牧生活,才有力地推动了蒙古音乐的向前发展,使其成为北方草原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了蒙古族音乐中的长调和短调民歌、牧歌、乐器和蒙古族舞蹈的特色与发展,从而使我们更加热爱这个伟大的民族及这个伟大民族的音乐。  相似文献   

9.
李宽 《教书育人》2021,(2):19-21
以往研究较少关注蒙古族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的关系,为了更好地了解蒙古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状态,促进蒙古族大学生更好地融入主流文化与中华民族,本文尝试采用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蒙古族大学生优秀心理品质与民族认同和文化适应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对策.本文具体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蒙古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与文化...  相似文献   

10.
王涛 《内蒙古教育》2012,(12):79-80
在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蒙古族依靠自身的聪明才智,逐渐形成了符合本民族审美标准的服饰色彩、款式风格、面料材质、缝制工艺等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体系,同时,在刺绣艺术的配色、材质和题材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深刻体会到课堂教学中民族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在美术课教学中运用网络的力量将蒙古族服饰艺术和刺绣艺术融入课堂教学,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对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锻炼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一、美术课堂教学中学习蒙古族服饰艺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尽量使美术教学内容更广泛,资  相似文献   

11.
校园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新课程标准》指出:"艺术课程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丰富的艺术信息,认识和理解本民族与世界各地艺术的历史、文化意蕴,感受其特色,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热爱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的满族剪纸是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宁第一小学从2011年开始在校园中传承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一、校园传承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古代阿尔泰语系民族树生人神话传统与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的联系为切入点,并把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置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学传统中进行探源,指出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脱胎于古代阿尔泰语系民族树生人神话,与早期原始先民树木信仰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根源为"万物有灵"观念。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要重建当代社会与神话传承的联系,利用象征——民族神话、图腾物来神化本氏族的起源,在其发展历程中,既保留原有文化传统,又大量吸收和借鉴北方草原民族神话元素,给自己增添了文化内涵和时代韵律,为族源传说的传承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古代阿尔泰语系民族树生人神话传统与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的联系为切入点,并把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置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学传统中进行探源,指出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脱胎于古代阿尔泰语系民族树生人神话,与早期原始先民树木信仰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根源为“万物有灵”观念。蒙古族树始祖型族源传说要重建当代社会与神话传承的联系,利用象征——民族神话、图腾物来神化本氏族的起源,在其发展历程中,既保留原有文化传统,又大量吸收和借鉴北方草原民族神话元素,给自己增添了文化内涵和时代韵律,为族源传说的传承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家庭美德的多元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具有悠久的家庭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一方面受民族整体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丰富了传统文化.此研究从文化人类学视野对蒙古族家庭美德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对蒙古族文化与蒙古族家庭美德及其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次,分别讨论了背景变量的文化,中介变量的文化和行为变量的文化与蒙古族家庭美德的关系,认为蒙古族家庭美德的内容无一不是与其自然、社会背景发生联系,无一不受到家庭文化、宗教习俗、价值观等中介变量文化的影响,无一不通过语言、交际、活动等行为文化来得到表达和传承.蒙古族家庭美德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文化影响并孕育了家庭美德,而家庭美德反过来反哺和丰富着民族文化,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与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集宁师专学报》2020,(1):12-15
蒙古族传统家具图案是蒙古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蒙古文化旅游的名片。在现代化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的巨变使蒙古族传统家具地面遗存的实物被大量损坏和遗弃。蒙古族传统家具图案鲜明的民族造型特色和装饰纹样是游牧文化原创设计的鲜活样板,在此基础上进行蒙古族传统家具图案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蒙古族散居地区,由于蒙语环境匮乏、蒙语学生生源少和蒙生民族自豪感的降低,使当前农村小学蒙语文教学工作一度出现徘徊。作为蒙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设法培养蒙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蒙语文学习和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传承和发扬蒙古族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17.
蒙古族传统节日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活动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实现蒙古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新观念,以新视角发现、发展蒙古族传统节日体育的策略,为其发展传承创造更好的空间,即与体育比赛、旅游产业、保护文化遗产相结合,使人们认识现代体育文化冲击下的蒙古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呼伦贝尔蒙古族民间传统体育是蒙古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灿烂的文化财富,本文阐述了呼伦贝尔牧区蒙古族民间传统体育竞赛开展活动的主要节日、项目、开展形成的历史渊源:军事征战需求,宗教祭祀娱乐活动,生产生活的需求,深厚的民族底蕴滋润蒙古族民间传统体育竞赛产生、传承、发展,希望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河西学院学报》2015,(6):74-79
远离草原文明的云南蒙古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与族群互动格局下进行着文化的"在地化"发展。虽然在文化类型上与草原蒙古族相去深远,却依然保持、维系着其民族认同。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家的民族政策推动所致,另一方面也与两地蒙古族的互动、交流相关,不断地复制、传播其族群性。随着云南蒙古族与内蒙蒙古族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深入,内蒙蒙古族为之提供符合民族认同发展的"文化素材"。两地蒙古族通过互动交流,建构起"想象的共同体"。民族内部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认同的建构,也增强了其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20.
<正>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发展了同自己生活情趣紧密相联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如搏克(蒙古式摔跤)、赛马、马术、骑射、射箭、赛骆驼、超长跑、蒙古象棋、布鲁、射弩等。这些体育项目,从思想和形式上处处体现着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历史渊源、舞蹈艺术、神话传说、伦理道德、民族情感等文化特色,极大地彰显着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