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文辉 《中国文化》2007,21(1):136-140
原詩無題咏張群内閣舟中悵望夢難尋,绣被焚香夜夜心。武帝弘規金屋衆,文君幽恨鳳弦深。催妝青女羞還却,隔雨紅樓冷不禁。寫盡相思千萬紙,東墙消息費沈吟。箋釋無題咏張群内閣張群(1889-1990),四川華陽人,字岳軍。早年留學日本學習軍事,與蔣介石是同學;抗戰後任軍事委員會秘書長,1938年任行政院副院長;國民黨內所謂“政學系”的主要成員。  相似文献   

2.
孫震 《中国文化》2022,(2):7-11
<正>2019年5月,中華敎育文化基金會董事會通過贊助臺灣大學特聘講座敎授黃俊傑先生的三年硏究計劃,主題是“儒家思想的21世紀新意義”。這個計劃包括13個子計劃,由黃敎授爲主持人,另邀14位傑出學者參加,其中一個子計劃由兩位學者共同主持。每一子計劃每年產生論文一篇,預計三年計劃完成,成果將十分豐碩。現在第一年硏究成果所產生的論文,經過討論修訂,由黃敎授編輯成書,黃敎授命我撰文作爲三年三本書的通序,  相似文献   

3.
李水城 《中国文化》2021,(1):391-399
上世紀80年代考古界有"湖南出考古學家"的說法.此言不虛,悉數當年中國著名的考古學家就有四位出身湘籍,他們是:鄒衡(澧縣,夏商周考古)、張忠培(長沙,新石器考古)、嚴文明(華容,新石器考古)、童恩正(寧鄕,西南考古).在這四人當中,鄒衡和嚴文明爲北京大學敎授;張忠培爲吉林大學敎授,後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童恩正爲四川大學敎...  相似文献   

4.
一 黄宗羲的社會批判精神 浙江學人歷來富有社會批判精神.東漢時代的大哲學家王充(浙江上虞人)就是一位偉大的批判家.他立足於"元氣自然"宇宙觀和"無神無鬼"唯物論,以"實事疾妄"為著書立說的根本宗旨②,系統而深刻地批判了盛行當時的"天人感應"論、"王權神授"論、"天命目的"論、"灾異譴告"論,"人死為鬼"論以及關於歷史興衰、政治得失、自然灾變、風水時令、民風習俗等方面形形色色的歪理邪說與讖緯迷信.  相似文献   

5.
滕固(1901-1941年),字若渠,生於江蘇寶山,1918年畢業於上海圖畫美術專科學校;1919年秋東渡日本,1920年春人東京私立東洋大學學習①,1924年畢業回國;1930年赴歐洲,後入柏林大學攻讀美術史,1932年獲博土學位.其回國後曾任行政院參事及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常務委員等,1938年出任國立藝專校長.不過,早在去日本留學之前他就對美術史研究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與梁啓超的影響有關.  相似文献   

6.
方東美(1899-1977)長期在中央大學、臺灣大學等校從事西方哲學、中國哲學的教學,同時,又是一位立場鮮明的哲學家。他兼通中西哲學,形成了自己的認識體系,并創造了自己的哲學體系。他對原始儒家的研究,成一家之言,在现代儒學學術史與现代哲學思想史上有一定的地位。本文試作論述。  相似文献   

7.
正陳卓仙前輩的詩集《思復堂遺詩》是中國詩敎傳統的具體化。中國性情之敎的大傳統在養人、成人,剛剛結束的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主題的"學以成人"即回應了這個傳統。我們現在在一位女性身上,一位作爲女兒、妻子、母親、祖母、學生、敎師、主婦的女性而同時又絕不失其獨立的人格與澄明的存在的女性的筆下,鮮活而現量的看到了。這是中國傳統儒學、尤其是心性工夫儒學的令人驚喜的個案,成道的追求在日常生活中如實的  相似文献   

8.
正老來常憶舊,最憶廉美玲。我1955年以社會青年身份(按,我高中二年級時因病輟學)考入復旦大學歷史系。一年級共三個班級,我在二班,廉美玲與我同班。她家住徐匯區,家道小康,敎會中學畢業。敎會學校敎學條件都比較好,敎學嚴格,學生素質高。廉美玲的普通話很標準,英語流利,書法在全年級女生中是最好的。她很贊賞孫道臨的朗誦、配音。她得知李祖  相似文献   

9.
正關於陳寅恪(1890—1969)與語文學(philology)之間關係的問題,雖然學術界歷來多有討論,但是有一批重要的相關史料卻一直沒能進入大家的視野,這就是原藏北京大學東語系圖書室,現歸北京大學圖書館特藏部管理的陳寅恪舊藏東方語文學類書刊。衆所周知,這批書是陳寅恪在1946年10月重返淸華大學後於翌年賣給北大東方語文學系的,賣書的直接原因是購煤取暖。蔣天樞(1903—1988)在《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增訂本)》民國三十六年(1947)條下對此事做過簡要的記述:  相似文献   

10.
<正>今天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六十周年、新亞書院六十周年,也是新亞哲學系創立人唐君毅先生誕辰百歲周年。我從中大退休有年,今應邀爲哲學系研討會講話,甚感榮幸。對於哲學,我是門外漢,却是愛好之人。今次會議以"中國哲學之新方向"爲主題,我注意到中國哲學之新方向,英文是"New Directions",用多數,也即是説應該有多元發展的可能性。我現在試從"大學之道"來講中國哲學之方向。一大學之道與中國的經學時代首先,我們講大學之道。大學之道是講大學之理念、大學之目的。《大學》一書中,開卷即説:"大學  相似文献   

11.
<正>一個人如何能夠將書法、音樂、象棋、體育運動等興趣與學術硏究集於一身,且樣樣在行?如何從平凡的貧寒子弟成長爲學識淵博的北大敎授?如何在紛繁多變的時代裏解讀蔡元培思想,把握北大精神?在興趣與學術之間,胡軍老師有太多的故事,也有太多的感悟。  相似文献   

12.
徐泓 《中国文化》2023,(1):353-363
<正>燕東園先後是燕京大學、北京大學的高級住宅區。近百年間,在這個有22棟小洋樓的園子裏,住過上百位著名的學者、敎授。本文擇取其中之吉光片羽,追索與記錄這個園子裏的幾位故人與往事。燕東園30號:曾昭掄、俞大絪先生家1950年代,北京大學有一對夫妻,分別是一級敎授和二級敎授,他們便是曾昭掄、俞大絪夫婦。  相似文献   

13.
楊天石 《中国文化》2006,3(2):86-95
抗戰期間,日本侵略者曾通過多條渠道和中國政府聯系,企圖以“和談”的方式取得其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日方派出人員,或屬於軍部系統,或為外務省官員,或為與中國有傳統關係的“民間人士”。但是,也有一個特別的例外,這就是燕京大學校長、美國人司徒雷登。從1938年到1941年,司徒雷登受日本人之托,多次出入武漢、重慶,會見中國當時的最高領導人蔣介石。有關資料,不僅真實地反映出抗戰期間中日秘密外交的發展歷史,也真實地反映出日本侵略者從趾高氣揚、不可一世到窮蹙困窘的沒落歷程。  相似文献   

14.
程堅甫出生於十九世紀末的晚清,原名君練,號不磷室主、半叟.他青少年時受的是晚清和民初的教育,三四十年代在陳濟棠開辦的廣州燕塘軍校擔任過圖書管理員,也任過廣東省鹽業公會秘書,韶關警察局文書,中山地方法院秘書,廣東高等法院汕頭分院秘書等職.  相似文献   

15.
六月初蟬嗚聲中,遠方傳來的噩耗猶如晴空響起隱約雷嗚,令人心頭悸動之餘,更懷疑是錯覺.陳學霖教授爲學、做人、做事看似漫不經心,隨機而作,其實玄默中自有全盤計劃和長遠考慮,那都會在不知不覺中一步一步實現.豈料世事無常,造物弄人,已經來到了金黄收獲季節的陳教授,竟然毫無朕兆就撒手麈寰,爲家人、朋友、同(雋)留下錯愕、悲愴,和深深的遺憾.無怪詩人沉醉於"人生幾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之際,還會莫名其妙地想到,明朝狂風或將挽斷柳枝的最長條.按從前的説法,學霖兄和我可以算是"同年",因爲從進大學以至學成擔任教職,恰好都在同一年份.然而我們專業不同,道路各異,無緣相會,直到九十年代他翩然回歸,到中大歷史系任教,其時我在中國文化研究所工作也好些年了,方始有幸識荆.1995年他俞允出任《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的主編和編輯委員會主席,於是又得到進一步合作和時相過從的機會,一晃至今,不知不覺已然十六年,跨越兩個世紀了.在這漫長時光裏,學霖兄孜孜屹屹,盡心盡力,以豐富學養和篤實精神主持《學報》編務,不但繼承全漢升教授和劉殿爵教授兩位前輩的(殿)謹風範,更銳意拓展稿源,健全制度,使得它多年建立起來的水平和聲譽,能够在急劇燮動環境中維持不墜.這是他和本所的緣分,也是本所同仁所深深感激,銘記不忘的貢獻.  相似文献   

16.
從根做起入大學前,讀過一些書,但總理不清頭緒.初入輔仁大學歷史系后,仍茫茫然.那時允許跨系選課,同舍一位高年級學兄建議我選中文系的"目錄學,說是曾得益不淺.我接受建議選了這門課.授課老師余嘉錫是文學院長兼中文系主任,著名目錄學家.他指定以《書目答問補正》爲教材,分兩年講四部.他上課時,手不持片紙,依《書目答問補正》編次,侃侃而談,如數家珍.  相似文献   

17.
抗戰時期國民黨對北平文教界的組織活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兵 《中国文化》2007,(1):108-124
抗日戰争時期,故都北平的政治形勢錯綜復雜,國内外多種勢力互相角逐。由於政治中心南遷後,國民黨和國民政府的黨政軍機構相繼離去,北平依然保持着傳統的學術文化中心的地位,文教界對於社會各界有着相當廣泛的影響力,因而各方均重視争取和利用學人,進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社會,左右政局。南京的國民政府和國民黨,在政治權力鞭長莫及的情况下,尤其想借助學人的力量,抵抗日寇,打擊漢奸,排斥中共,扼制地方,鞏固中央。關於這一問題的相關研  相似文献   

18.
正戊戌之冬,時羽女士編印子苾先生詩學詞學手稿二種成,縹緗悅目,不脛而走。其意猶未已,復廣邀南北學人之擅書者各録涉江詞一闋,總廿四家,裒爲一卷,謀付剞劂。近自滬上馳書白下,囑余爲序,幷代擬書名。子苾先生者,詞人而兼敎授也,世稱易安而後,一人而已。余生也晚,聞其名、讀其書而未能親承其敎。卅餘年前,先師閒堂爲榜居室,賜名"靜好軒",復賜藏書章"靜好軒中長物",皆涉江詞人之舊名舊物也。起居坐卧,讀書作文,  相似文献   

19.
正余所治學,早年為古典文學和文學思想史,特別對《紅樓夢》與明清文學思潮用力較多。現當代文學和文學理論也曾涉獵,出版過幾種論著。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後,開始轉入學術史和思想史研究。引領我"出文入史"的是王國維、陳寅恪、錢鍾書三位學術大師。讀他們的書,如醉如痴,足以忘我,結果自己不想寫文章了。於是編纂了一套《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收晚清民國以還現代學者的著作四十四家、三十五卷、兩千多萬字,1997年出版,歷時七年時光。好處是使我有機會系統接觸現代學術的譜系,王、陳、錢之外的其他學者,也成了我熟悉的前輩老師。此處"老師"一詞,我  相似文献   

20.
力出京前,曾肅函上陳毛主席,附及哲學研究所事。略云:社會所需物質與文化,同等重要。力腐儒也,平生致力於文化學術方面。頃到暮年,所注意獨在此。竊幸五年之間,國基大定,世界局面隨之轉變,大地人類心理皆仰注於中夏。發揚學術,自不容緩。科學院尚未成立哲學研究所,似宜及時創辦。文化一詞,包含至廣,而哲學思想是其根柢。其他學問及一切制度,無不與哲學思想有關。今之綜合大學只十三所,哲學系已嫌少,教學人才更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