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守儿童是当前全社会普遍面临的教育问题,农村初中的学校管理与班级管理工作要多关爱留守儿童,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多个方面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解决农村教育工作的后顾之忧。本文基于农村留守儿童现实情况,分析强化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留守儿童被视为一个特殊群体,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缺少父母陪伴,导致父母与儿童的亲子关系不容乐观。该文从亲子活动的价值和作用出发,提出相应的建议:一是了解每一户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做到因“情”开展活动;二是活动方案设计以幼儿为主体、促进亲子关系为主要目的;三是积极发挥专业人士的主导作用,解决活动中产生的突发情况;四是以村委会为依托,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亲子活动,建立长期、稳固的亲子纽带。从而建立农村学前留守儿童与父母良好的亲子关系,改善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留在农村生活,由其他监护人代为抚养的未成年人。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以及社会的有效监管,部分留守儿童染上吸毒、赌博等恶习,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预防留守儿童犯罪已刻不容缓。笔者以湘中某县作为调研对象,对该县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问题开展了调研。一、留守儿童的现状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情绪消极、认知偏差、行为障碍和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家庭教育中亲情缺乏、学校教育中心理辅导不足和社会关注的力度不够等。因此,做好现代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工作,必须团结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方面的力量,共同关心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6,(22)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农村地区面临的严肃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不健全,缺乏父母照顾,其成长环境十分恶劣。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常见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由此在农村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本文应用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高阳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在家庭方面存在隔代教育严重,父母教育认识不足,农村留守儿童缺少交流等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父母需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监护人应正确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孩子、父母、监护人三者之间要加强交流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我们进行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留守儿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活动和生活环境,但是,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农村学校资金缺口大,专业教师缺乏,制约了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相信在将来的工作中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建构农村留守儿童隐性辍学的学校关怀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辍学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最大难题,辍学包括显性辍学和隐性辍学.读书无用论思潮、教育价值观念的偏差、教学与课程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不具吸引力、学校教育管理缺乏针对性等都是造成留守儿童隐性辍学的学校教育因素.从学校教育内部入手,在思想、制度、成长、课程、生活和爱心等方面建构整套学校关怀系统是控制农村留守儿童隐性辍学的现实举措.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都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的建设对劳动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在农村,由于就业机会有限,并且机械化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土地种植中,在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并且,新时代的农村青年,不再安于传统的耕种生活,渴望改变生活状态,希望在大城市中谋求更好的出路以增加收入,促使越来越多的青壮年,离开家乡踏上打工的行列。随着大量青年走入城市,在农村也就产生了这样一群儿童——留守儿童。近年来,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接下来本文就对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0.
袁强 《科教文汇》2007,(9Z):134-135
辍学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最大难题,辍学包括显性辍学和隐性辍学。读书无用论思潮、教育价值观念的偏差、教学与课程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不具吸引力、学校教育管理缺乏针对性等都是造成留守儿童隐性辍学的学校教育因素。从学校教育内部入手,在思想、制度、成长、课程、生活和爱心等方面建构整套学校关怀系统是控制农村留守儿童隐性辍学的现实举措。  相似文献   

11.
陈金花 《内江科技》2014,(7):99-100
通过对安庆市长风乡350名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生活方式的时间特征、项目特征、形式特征、体育消费特征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长风乡的农村留守儿童处于低层次的体育生活方式水平,得出影响长风乡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在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断层和缺位。“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是学校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是爱心教育,既有父母的慈爱、疼爱,又有老师的知识传授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既有亲情呵护,又有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13.
杨迎凤 《科技风》2012,(21):207
在二元经济体制的制约下,我国城镇化以及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导致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不断转移。受制于各方面的因素,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子女并不能跟在身边接受教育,由此形成了数量巨大的农村留守儿童,这部分儿童因为缺少家庭的关爱,很容易在思想观念方面产生问题。如何来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确保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管理者必须要重视的一项工作。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实现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正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心、爱护和教育,他们在安全、健康、学习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平江县是全国第一批革命老区,也是著名的将军县。全县只有10%为平原,其余都是山地与丘陵,是典型的"山区县"。山路崎岖,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资源匮乏,这些导致农村地区人们的收入来源十分有限,许多农村青壮年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以养家糊口,因此平江县的留守儿童数量很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通过数据挖掘算法,揭示各种因素的内在交互性对农村儿童阅读能力的影响。[方法/过程]利用基于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和可视化技术,对广东省粤西方言区农村儿童的阅读现状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结果/结论]网络流量费高、受方言影响、家长不鼓励、缺少亲子阅读机会等因素交互作用是导致农村儿童对阅读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留守儿童在受家长鼓励、亲子阅读、阅读兴趣以及信息获取能力等方面的支持度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并且阅读兴趣更容易受方言和农忙因素的影响。农村儿童阅读能力低下是网络信息的获取能力、留守及农忙状态、方言影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罗小娟  杨拯  张晓 《内江科技》2008,29(4):30-31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些孩子在人身安全、成长成才教育、生活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在查阅、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对留守儿童、教师及其当前监护人的访谈,介绍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分析了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相应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并探索引发其行为问题的因素。方法:运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和自编问卷,对河池地区农村留守儿童467名和农村非留守儿童533名进行调查。结果: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外出父母交流频次、留守时间、朋友个数和学习成绩成为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结论:与农村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李娟 《科技风》2013,(3):255-256
伴随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青壮年农民涌入城市,便在广大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儿童生活在残缺不全的家庭中,缺乏父母的教育和关爱,逐渐呈现出性格偏差的问题。儿童留守所导致的性格偏差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健康发展,更会影响到我国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黄林 《科教文汇》2008,(27):55-55
家庭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启蒙教育,健全而有效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但”留守儿童”由于第一监护人出现了缺位,致使他们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留守儿童”生活在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隔代家庭”中,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的缺陷、缺失使他们轻者经常逃学、打架,重者违纪犯法,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开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小江支流回水末端.全县幅员面积3959平方公里,总人口165万,均占重庆市的1/20.辖40个镇乡街道、435个村、75个社区.外出务工人员高达50万人,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人口大县.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10所,在校学生26万人左右,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20万人.农村留守儿童9万人左右,约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43%.由于与父母长期两地分离,缺少亲情温暖,心理困惑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消除和化解,个别儿童出现自暴自弃等极端性格.加之学校、家庭之间存在管理衔接的“真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成长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为了切实教育培养好留守儿童,开县教委于2010年起开始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新模式,初步形成了“三道加法”(“400+40”、“1+N”、“1+1”)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新机制,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