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教育技术在提升学校教育质量、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及重塑教育生态等方面均能为其提供多维度、多领域的助力,并赋予各类教育主体改善之新动能。教育技术赋能体现了技术赋能教育和教育反赋技术的双向统一,存在于教学、服务、评价、治理、科研等五大领域,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思维、应用、器物等形态的革新。以“双减”改革为例,当前教育技术赋能“双减”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赋能主体、治理难度、教育公平、价值追求等方面的问题,可采取提升理念认知、完善规则体系、促进协同行动和教育公平等方面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
那丽娟 《辽宁教育》2023,(15):25-2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明确了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使命任务,提出了教育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行动方向。学校教育必须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建智慧化校园,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内外应用于教育实践已有40余年,具有数字化、动态性、趣味性等特征,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教育公平、提高教学效率等优势。“双减”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质增效为重点,对于教师而言,运用智能技术可以为个性化作业布置进行基础学情分析,引入智能作业批改技术可以提高效率、减轻工作负担;对于学生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打造作业互助社区;对于教育管理者而言,打造校内整体智能作业系统可以促进实现作业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4.
“双减”政策针对现阶段教育存在的短视化、功利化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问题,要求学校教育回归初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实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转变育人理念、提升教学质量、增强作业时效、优化课后服务、健全评价制度、加强家校合作,建立全方位、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体系,进一步巩固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地位,走一条有内涵、有感情、有方法、有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汪柯文 《江西教育》2023,(19):48-49
随着“双减”政策的施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小学语文学科教育发展也迎来新的突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确保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就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筛选合适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展开科学探究与自主学习,使学生构建具有系统性与完整性的语文认知体系,切实做到“提质“”增效”,落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学业负担过重向来是义务教育改革难以攻破的瓶颈,"双减"政策从校内教学和校外培训两方面为当前的减负工作指明方向和路径。从校内教学的视角来看,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关键不仅在于作业的减"量",更需要课堂教学的增"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课堂教学减负提质提供支撑引领,助力教学过程精准高效,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作业,全流程数据驱动教学评价降低考试压力。然而技术理性使课堂教学面临人本关怀缺失,教学评价重量轻质,学生学业负担再度加重的风险。对标"双减"目标坚守教学育人本义,人机协同教学实施因材施教,动态监测学业负担,科学精准减负,统整量化质化评价是减负提质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双减”政策是新时代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与劳动教育具有双向促进的关系。“双减”背景下深入发掘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内涵,优化与探索劳动教育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与转型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智能技术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带来全新的可能性。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变革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现状,聚焦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赋能什么?何以赋能?如何赋能?”三个关键问题。首先,探讨智能化教学平台、智能化教学工具、智能化评价系统、智能化课堂监管、智能化学习系统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然后,从教学模式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学习环境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和教育公平性提高五个方面探讨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在机理;最后,提出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升级课堂教学样态、变革课堂教学设计、创新课堂教学活动、重构课堂教学评价等智能技术赋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深化课堂教学变革是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举措。“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变革对回归育人本质、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面临着应试教育观念钳制、家长教育焦虑掣肘、教师教学胜任力式微等重重困境。为突破课堂教学变革面临的多重阻力,构建“减量增质”的课堂教学,需要修复社会教育观念,构筑育人为本场域,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缓解家长教育焦虑,提升教师教学胜任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各中小学陆续开展了课后服务工作。然而在此过程中一系列供需矛盾日益显现,如学校减负教育供给与家长教育诉求、教师工作强度加码与学校工作要求、课后服务内容单一与学生多样需求等。信息技术因其信息性、高效性和快捷性应用于课后服务,对于优化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具有重要价值。信息技术赋能课后服务的六大核心要素(学校、家长、教师、学生、信息技术平台以及后勤团队)之间的协同合作能有效打破家校断裂化壁垒、突出教务制度化管理、促进校际多元化育人。通过强调家校之间的信息传递、构筑教务系统的线上平台、激励校际资源的线上共享,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后服务工作,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各中小学课后服务质量,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  相似文献   

11.
“双减”政策是教育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创新。“双减”政策执行中,研究者从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转型、社会校外教育培训需求、教培行业从业人员分流、地方政策推进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双减”政策执行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成为教育政策热点问题和社会重大舆情。“双减”政策执行舆情信息地域分布、态度分布、群体分布具有不平衡性,微信、媒体客户端、微博、资讯是舆情产生的主要渠道,教师、家长、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对“双减”政策的认同度和支持度存在较大差异。“双减”政策实施在利益调整过程中,造成了利益相关者的赞成、抵触和反对,其关键问题体现为,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倒闭速度快、退费难,教育培训需求依然旺盛、隐性培训产生,教培从业人员大量失业、催生潜在社会隐患,“双减”政策推进形式单一、考虑地区差异不够。“双减”政策的科学、有效推进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需求的转化、对象的转变进行适当调整,要建立健全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关停风险预警、管理、干预机制,建立校外教育培训常态化监测以及家庭教育有效服务的机制,建立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合理分流、有效充分就业的机制,监管与疏导相结合、统一治理与因地制宜结合推进政策执...  相似文献   

12.
任冰玲 《考试周刊》2023,(33):19-22
“双减”政策自推行以来,在教育教学领域激起了层层浪花,尤其在基础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具体到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教师需要注重作业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在设计作业时围绕英语学科应用性强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作业布置原则来设计实践性作业,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知识,锻炼他们的听、说、读、写技能,减少书面作业的布置,积极落实“减负增效”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可以给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淑勤 《科幻画报》2023,(4):247-248
“双减”政策的实施,给小学教育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方面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加强学生在课堂表现上的引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作业设计,在减少作业总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以达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目的。为了更好地落实并推动“双减政策”,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双减”政策理念及其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内容和自身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下轻松完成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学术期刊应积极探索“双减”政策落实的着力点。教育学术期刊应把握“双减”政策落实契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实现期刊社会效益;明确“双减”政策要求,做好政治和学术把关,提升期刊学术质量;深入研究“双减”政策,助推科研成果转化,延伸期刊服务价值链。  相似文献   

15.
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教师如何实现职业能力发展的突破?研究者借助共生理论,从渗透共生理念,共树价值取向;构建积极关系,共策育人行动;融通多级资源,共建赋能平台三个方面探索“共生型组织”建构对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赋能作用,为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作出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袁晓 《小学生》2023,(9):91-93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解放学生的手脑,消除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减负增效。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应践行新课标和“双减”政策的要求,认真研读、剖析教材,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积极获取数学知识,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提升素质,形成富有个性的思维方式,适应未来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需要。文章就“双减”背景下如何建构高效数学课堂进行积极的探讨,旨在灵动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胡凯琳 《考试周刊》2022,(49):35-40
语文学科一直以来都是小学阶段的教育重点,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许多教师很容易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真正教育作用,在教学中一味地普及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容易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度。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教育界迎来了新的改革时期,教师在进行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教育过程中,更应迎合“双减”政策,学会使用灵活的教育模式,对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变革与创新,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通过探讨在“双减”政策背景之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够引起相关教师的注意,在教育中真正帮助学生减轻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教学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教师教育教学价值的直接体现。“双减”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有利于助推学生成长成才、追求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但是当前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还存在教学理念有着“应试教育”的倾向、教学过程有着明显的结果导向、教学方式偏向于远离学生生活、教学评价中“教—学—评”一致性不够的现实困境。为此,“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要坚持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强化全面指导的教研工作,助推学生优质化发展;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推动教学质效“双增”;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引领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19.
毛正花 《江西教育》2022,(36):65-66
“双减”政策的目的在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劳动教育是“五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实践等教学环节中渗透劳动教育,能丰盈语文课程内容,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劳动素养得到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双减”政策的推行,在有效减轻学生课内学业负担和课外培训压力的同时,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例如课后服务和作业设计等新的要求使教师的负担不减反增。减负提质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驱动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减负提质提供了可能性。人工智能可以为教师教学减负提质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教师筛选教学资源,实现人机协同教学,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