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作品在翻译过程中并不只是简单的字词翻译,而是要将其风格进行翻译。但是文学作品的风格翻译存在着较大的困难,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翻译的风格出现较大差异,从而不能够有效表现出作者的风格。文学作品风格的翻译虽然比较困难,但是原则上是可以进行翻译的。翻译者只有进行大量的准备,才能够有效翻译文学作品中作者的风格。  相似文献   

2.
文学翻译中风格是否可译一直是文学翻译界争论的热门话题。本文从对翻译、文学和风格这三个概念的理解入手,论证了文学翻译中风格可译,但绝非易事。  相似文献   

3.
4.
风格作为文学作品的灵魂与精髓,其翻译问题日益成为译者关注的焦点,风格的"可译"与"不可译"之争也由来已久。有专家指出风格可以形式化为译者所能认知的风格标记,以词语标记为例,动词、方言词、拟声词与文化负载词均能作为典型的词汇标记,《鲁迅小说选》的杨戴译本在源文本与译本风格的传译转换成功使用词语标记,较好地保持源文本风格。  相似文献   

5.
风格的可译与不可译,历来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以董乐山的译本为研究主体,将其与刘绍铭的译本进行对比,由浅入深,从词汇、句法、文化三方面研究译者的翻译手段,分析其翻译风格,探究风格的可译性。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70):20-21
近年来,关于风格的讨论已经屡见不鲜,大部分人对风格这个词感到困惑。本文提出即使不对风格进行定义,也不影响风格的翻译。在风格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方面,作者认为风格是可译的,但存在可译度的问题,对影响可译度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提高风格可译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学翻译中"作者风格"和"译者风格"有着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在相互关系的研究过程中尝试探索一条利用"传译作者风格"来研究译者风格的新途径。选取闵福德的译作进行例证研究,通过与原作进行对比,找到译者在"传译作者风格"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策略和方法来进一步探讨译者风格。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的风格可否传译,这是一个译者颇为关心的问题。本文认为风格存在于原著、译品与译者本身,并且可以部分地译出,而译到何种程度,则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涉及影响风格传译的因素、对译者自身素质的要求及风格传译的方法和理论等方面的内容,以期对风格的传译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略论《宠儿》新旧译本的风格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从翻译的任务入手指出文学翻译中保持原作风格的必要性,进而从语言学、文体学、文学、文化和哲学几个层面阐述了文学风格的可译性,并探讨了如何处理好原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之间的关系,指出文学风格可译性的限度。  相似文献   

11.
从文学性极高的诗歌体裁中的风格的翻译入手,以莎士比亚Sonnet 18汉译为例,对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重要议题——风格传译进行研究。通过对三个汉译本语言风格的对比分析,探讨如何处理原作者风格和译者风格的关系,以及风格对译者、译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Of Beauty是培根的Essays中第43篇文章,语言简洁,文风古朴、庄重。其风格是通过语言的符号体系来体现的。根据刘宓庆的风格翻译理论,从词语标记、语域标记和修辞标记三个方面比较Of Beauty的三个中译文本风格与原文风格,可以看出:王佐良的译文风格与原文风格相适应;曹明伦和何新的译文语言流畅、浅显易懂,但意译的成分较多,个人发挥之处明显。  相似文献   

13.
14.
风格标记这一概念于2002年提出,在结构主义语言学中是新兴理论。经发展它的运用范围从最初的语音分析拓展到了很多方面。用此理论来评价文学翻译的案例甚少。将评价较为鲜见的《热爱生命》二译本作为研究对象,从词汇、意象、修辞和文化标记等四个层面探究其相对于源文本的风格吻合度。此种以风格标记理论来评价文学翻译的方式还需加以更深入的探索和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译者的风格是文学翻译中译者身份的标识,译者风格的建构离不开译文所体现的语言特征和贯穿于译文的翻译观。林少华和赖明珠两住翻译家所译村上春树作品风格迥异,这是由于译者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出于各自的翻译原则和审美取向,采用了不同的解读文本策略,从而分别形成了两种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浅谈“文学风格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作者有不同风格。译文中如何保持原作的风格,又能体现译者的风格,同时将二者结合起来,这在翻译过程中是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罗新璋先生曾经将中国翻译学理论及其发展历史概括为四个词语,即"案本、求信、神似、化境",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案本"重视原文和直译,"求信"要求准确传达信息内容,"神似"趋向于意译,"化境"是在表述原意的基础上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在翻译英语小说时,不仅要重视词汇、语法方面的翻译,而且要充分体现语言风格和文化特色。本文将以《大卫·科波菲尔》为例,浅论小说语言风格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芳芳 《海外英语》2014,(6):129-131
该文以《简·爱》中文译本为例,探究李霁野先生的翻译风格,并尝试从主观原因、客观因素等方面全面分析影响李霁野先生翻译风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赵娜 《海外英语》2022,(15):197-199
加拿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的《法力》作为其代表作《逃离》的八篇短篇中的最后一篇,是颇为晦涩难懂、别具风格的一篇。男性翻译家李文俊是如何把握并翻译女性作家的风格的,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文章试以刘宓庆的风格标记理论为框架,综合运用该理论中的对应式转码、重构式转码和淡化式转码三种风格符号转码策略,探究如何同时把握非形式标记和形式标记,再现原作风格。  相似文献   

20.
文学翻译中译者风格之争长期以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翻译的整个表达过程就是译者连续不断的选择过程。在译者选择过程中,必然受到译者的主观感受、审美情趣、文化文学修养及其语言风格的影响。无数选择的结果就形成了译者的个人风格。风格问题是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译出风格是文学翻译的全部指归。因此,译者风格是客观存在的、必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