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指称问题是有关语言与对象关系的问题。普特南在批判和继承前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自然实在论哲学观点,从而由绝对主义走向相对主义再超越两者的对立,最后回归生活实践。为指称理论走向生活实践的层面作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
“孪生地球”假设,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普特南提出的关于指称论证中的重要假设之一。该假设及其论证与辩护,不仅颠覆了语言哲学中对于意义及因果指称理论的传统认识论问题,而且指出了新的认知路径。这一假设不仅引发了许多争论,也蕴涵了许多哲学思想,并在批判传统本体的、心智构架的认知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假想的和语境的认知形式。这两种新的认知形式,极大地扩展了“孪生地球”假设的哲学和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主客观问题是关系到心理学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如何以客观无私的方法去解构带有主观性的心灵,是心理学家们面临的难题之一.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形成了心理学中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奉行的符合论真理观的科学主义心理学和奉行相对主义真理观的后现代心理学.基于普特南内在实在论哲学的立场上,分析了两种真理观的内涵、表现及其是非功过,并重点阐释了普特南哲学对于心理知识观重构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普特南试图通过批判塔斯基的真理理论,批判那些认为真理问题或是通过去引号理论、或是通过真理语义学、或是通过二者的结合已经被一劳永逸地解决了的观点。普特南对塔斯基真理理论的批判指出了试图通过形式逻辑彻底解决哲学的真理问题是不可能的,形式化处理没有任何的哲学承诺,而真理是一个实质概念。真理研究可以有不同的路径,这体现了真理研究的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语义外在主义并不像标准看法"普特南善变"所认为的那样是科学本质主义和形而上学实在论意义上的科学实在论,而是对语词意义基于经验的温和的理性重构,本身并不预设任何形而上学方面的哲学立场。1976年普特南转向内在实在论之后,乃至在所谓自然实在论或实用主义实在论时期也并没有放弃被称为科学实在论的语义外在主义,而是一直居于普特南实在论哲学的核心,是普特南处理意义、指称、真理、知觉和心灵等问题的基本立场和哲学方法,并在语言哲学、科学哲学、心灵哲学和形而上学等领域对当代英美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莱布尼茨是十七世纪欧洲历史上伟大的逻辑学家、哲学家,他对真理的研究有其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并形成了自己系统的理论,他也是第一个提出真理可以分为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的人。本文将对其真理观进行追本溯源,从影响产生真理观的天赋观念出发,阐释莱布尼茨的真理观的产生、内容以及本文对莱布尼茨的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蒯因的真理观是蒯因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蒯因对真理和逻辑真理的讨论有力地批判了逻辑经验主义的真理观和语言学的逻辑真理理论,此讨论在哲学界影响很大。本文试图以蒯因原著为依据,以蒯因对真理和逻辑真理的探讨为中心,以蒯因真理观的来龙去脉和逻辑联系为线索,对蒯因真理观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8.
蒯因的真理观是蒯因哲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蒯因对真理和逻辑真理的讨论有力地批判了逻辑经验主义的真理观和语言学的逻辑真理理论,此讨论在哲学界影响很大。本文试图以蒯因原著为依据,以蒯因对真理和逻辑真理的探讨为中心,以蒯因真理观的来龙去脉和逻辑联系为线索,对蒯因真理观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9.
戴维森的真理观是在塔尔斯基关于形式语言的语义学真定义思想的基础上构造起来的,但又与塔尔斯基的语义学真理理论有所不同。在戴维森的真理观中,真理是作为意义的一个初始概念,语句的意义是由语句的真值条件给出,并在其中增加了两个因素;一个是时间,另一个就是说话者,使得是真的语句与被认为是真的语句相互关联。通过对戴维森真理观的探究,他的真理理论并不是一个合理的、成功的真理理论,因为他总是不能摆脱意义与真的关系中来讨论的语句的真。  相似文献   

10.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真理即工具”的真理观。认为真理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工具,真理的真在于其有效性和实用性。杜威的真理观与传统的真理观有所不同。传统的真理观强调的是静态的符合。而杜威的真理观强调的是动态的符合。  相似文献   

11.
弗雷格以他创立的现代逻辑为基础,开创了意义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对表达式含义与指称的区别是弗雷格意义理论最基本的内容,它的核心概念是真。弗雷格意义理论对哲学和逻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逻辑走上了形式化的道路,形成了以他的意义理论为基础的外延逻辑,并影响了人们的现代逻辑观。  相似文献   

12.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焦点,证伪主义的方法为大家所熟知。本文介绍波普尔“真理观”的形成过程,他的逼真性陈述定义、对于真理的度量方法,以及部分学者对波普尔的真理观评价,最后分析对波普尔逼真性真理观的四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休厄尔的科学哲学思想主要有三方面:他的哲学基础是“事实一观念”学说;他的哲学核心是作为真理发现理论的归纳学说;他的真理学说将符合说、融贯说结合起来。休厄尔的哲学思想不仅开启了科学哲学的先河,而且在英国哲学史上,他成功地摆脱了苏格兰常识主义哲学的影响,将哲学重新拉回到理论分析的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的真理之思是其哲学、诗学与美学思想中的核心命题,其通过真理的“遮蔽一敞开”涵摄性运演机制彰显诗学的本源性内涵及诗人之诗才等重要思想。梳理“真理之非本质”“存在者之真理”以及“存在之真理”3个层面的蕴义,旨在彰显出海氏真理观内在旨趣,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传统形而上学真理观的“符合论”色彩,赋予真理源初性的存在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唐君毅作为港台新儒学的代表性人物,海内外学者研究其思想的著述着实不少,但对于唐君毅知识论思想的研究却很少.在知识论研究领域,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唐君毅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提出了真理四标准综合说,通过一语句与事实的四项关联完成了对符合真理说的改造.金岳霖将符合说与照相式的符合划清界限,通过对符合说的命题、实在和符合三个关节的限定和说明,完成了对符合说的改造.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符合说在他们各自体系中的地位不同.  相似文献   

16.
弗雷格在区别语句之思想和指称的前提下认为语句的指称就是真值,并认为简单句和复合句的指称都是由其组成部分的指称决定的,而他的证明却非常牵强。罗素对包含摹状词之语句的分析说明语句中语词的指称并不能完全决定语句的指称。在自然语言中,用真假值相同的简单句对复合句的组成部分进行替换不改变原句的真假这其实只是某些逻辑学家的一厢情愿。维特根斯坦曾经对弗雷格所讲的“真值”概念直接提出过批评。本文认为:语句的指称就是维氏所讲的事实,而事实又表现为各种各样不同的关系。语句的指称和语词的指称一样同属于对象世界,而真值只不过是人们对语句与事实是否相符的一种判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狄拉克的一生说明科学理性主义基本观点贯穿在他的全部科学创造活动中 ,用他的物理学创新理论达到了科学理性主义的现代哲学高度。而他的“理论结构之美”的真理观又恰恰是他的科学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8.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探索了一套认识和改造世界所要遵循和坚持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准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不断探索"接近"真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具有自己的特色,他坚持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搞空洞的理论争论、党的组织制度等相联系,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这一重大原则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朱光潜的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思想以“趣味”为中心内涵,把文学的“趣味”和作家及读者的情趣、人格、修养联系在一起,赋予了“趣味”以超越狭隘的个人爱好的深广意义,“趣味”成为朱光潜最为重要的文艺理论术语。从价值取向角度而言,朱光潜“趣味论”的文艺理论思想可以理解为审美功利主义,或概括为以审美为核心,追求真、善、美三元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