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校园网拓扑结构和连接带宽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校园网内部服务器的TCP拥塞控制方法。该方法结合校园网的特点,利用已知的网络连接信息和网络拓扑信息,使拥塞控制的方法更加有效。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拥塞控制算法能够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另外,该算法仅在发送端对协议进行修改,该算法的采用对整个网络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首先分析了高校校园网现状,指出校园网中存在的网络拥塞问题,提出利用QoS机制和流量控制设备来提高校园网QoS的解决方案,并对该方案的应用效果进行阐述,最后对该方案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构了一种依托于山西师范大学高速多媒体校园网的基于H.323协议标准的实时远程教育系统,设计了系统的拥塞控制策略。它具有操作和运算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拥塞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校园网大流量带来的网络拥塞问题.在没有专业的流量控制软,硬件设施的情况下.通过从Opmanager软件监测到的流量情况,采用策略路由的方式实现校园网的负载均衡和优化,能极大地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流媒体应用与IPv6校园网对于校园网而言,流媒体有着用户数量庞大、互联网出口链路集中且带宽有限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互联网流媒体应用的使用带来了限制。这些限制体现在:由于流媒体码率的提高增加了单用户的带宽消耗,当大量用户同时连接到互联网时容易导致校园网的出口拥塞。  相似文献   

6.
校园网作为学校教育与信息交流的基础设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今,网络应用(如P2P、流媒体、即时通信)不断增加,异常流量(如蠕虫、DOS攻击)也不断涌现,使校园网核心设备难以招聚面对校园网流量产生的巨大压力,网络带宽一扩再扩,但仍不能满足需求。网络带宽费用不断增加,可网络拥塞问题并未改善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系统的异构导致了网络资源不能充分共享,传统的校园网结构也使得教育资源难以大范围共享,网格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契机。通过对校园网现状和网格技术的应用前景分析,提出了以网格技术为核心的校园网格,并采取基于模糊策略的拥塞控制算法对网络流量进行控制,有效实现校园网格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8.
于大方 《华章》2007,(9):214-215
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校园网络资源的快速增长在校园网内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给共享及管理网络资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网格技术的出现给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本文探讨了在校园网环境下,利用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服务器端 数据挖掘与基于倒排索引技术和点对点传输技术建立网格平台,采取基于队列的模糊拥塞控制算法对网络流量进行控制,实现校园网络资源共享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改革教育活动形式,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和增加教育的宏观调控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学校建立一个高效智能、协同办公与教学自动化的计算机校园网,是培养面向21世纪建设人才的迫切需要。系统做好校园网的规划,既是建立一个功能完善、安全可靠、性能先进的网络的关键,也是实现投资保护和逐步解决网络拥塞和服务器瓶颈的重要措施。提高网络性能,人才培训及规划比投资更重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以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为标志”的教育信息化越来越突显出重要性,特别是校园网络架构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电子图书馆的建设以及学校人事、财务等网络管理平台应用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网络病毒、黑客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也使宁静的校园变得不安起来,诸如服务器数据被恶意删除或修改、校园网络整体瘫痪、网络拥塞、死机频繁等网络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给不少学校造成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损失。为此,校园网络的安全问题也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倍受关注。如何有效地做好校园网络的安全防范工作呢?笔者以为,在…  相似文献   

11.
网络流量管理控制技术在校园网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2P为代表的网络应用已经给当前校园网络出口带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拥塞和安全海题.而这些弱题产生的内在原因在于当前的网络流量管理缺乏应用识别控制能力。因此,有必要在网络流量管理中引入流量应用识别控制技术。本文介绍了两种网络流量应用识别技术DPI和DFI,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然后对网络流量管理控制技术在校园网中进行了实施和初步的研究;最后提出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给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二一作、学爿、娱乐环境,在不调整原有网络结构的前提下,兰州大学提出用多出口和共享缓存的代理方式来提升网页浏览速度。虽然校吲网中普遍采用接人多ISP(InternetSer—vhProvider)的组网方式,但是由于校园网用户埘网络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典型的,如P2P流量剧增).仍然无法避免出口拥塞的状况。在上网高峰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INTERNET上TCP拥塞问题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分析了拥塞的原因及解决拥塞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大部份TCP拥塞控制机制是依赖分组丢失来触发的,容易产生拥塞。为减少拥塞的产生,提出TCPMlc拥塞控制机制,即借助路由器辅助把网络内部信息传递给发送端,不需要依赖分组丢失,在发生拥塞前就可进行适度的传输控制,以减少因分组丢失而造成传输速度的剧烈下降,并可快速达到最佳传输速度。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避免拥塞的产生,降低丢包率,提高整体吞吐量。  相似文献   

15.
Internet业务量的剧增,使得网络拥塞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何对拥塞控制进行优化也就变成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F,G,U)模型给出了TCP/IP拥塞控制技术的对偶模型,它利用优化理论分析拥塞控制算法,结合源端和网络端算法提高了用户的效用函数,达到拥塞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薛礼  陈利 《教育技术导刊》2016,15(11):179-180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网络拥塞。网络拥塞就是用户对网络资源的需求总和超过了网络的提供能力,从而造成网络性能下降。因此,在设计网络协议时需要考虑拥塞控制问题。目前比较典型的拥塞控制策略有端到端拥塞控制和基于路由器的拥塞控制。阐述了RED拥塞控制技术在路由器中的应用及相比其它拥塞控制技术所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网络上出现了大量流媒体和组播流量,同时也带来了拥塞现象的发生。首先介绍了拥塞产生的原因,并详细分析了基于TCP拥塞控制的机制。指出了当前网络技术环境中拥塞控制的新焦点。  相似文献   

18.
在IP网络中,当端系统用户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响应拥塞信息时,将导致网络拥塞控制协议不稳定,甚至拥塞崩溃.需要设计一种不依赖端系统用户自愿合作的、健壮的拥塞控制协议.研究了存在自私用户情况下,IP网络拥塞控制研究进展,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计算机网络拥塞控制的基本策略,列举了目前一些有代表性的基于路由器队列管理的拥塞控制算法,分析和比较了弃尾算法、随机早期检测算法、显示拥塞指示算法以及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的优点与缺陷,最后提出了拥塞控制算法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影响网络服务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最基本、最核心的是拥塞控制机制,主动队列管理是端到端拥塞控制研究中的热点。通过分析端到端拥塞控制存在的局限性,说明基于路由器技术的队列管理算法在改善端到端拥塞控制、提高QoS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当前拥塞控制中基于路由器技术的RED和WRED进行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