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爱智慧”理解教育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教育哲学是热爱教育智慧之学教育哲学作为应用哲学或实践哲学,具有追随哲学、继承并弘扬哲学本身的责任和义务。此为教育哲学之根本,亦是教育哲学演绎之根本前提。故曰,教育哲学是热爱智慧之学。何为教育智慧?难以用知性定义确切表达,因“智慧其实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广阔的胸怀、渊博的知识、精神的头脑、机智的反应、敏锐的行动、幽默的语言……”而哲学智慧非一般智慧,非“龙鳞凤尾”的组合物,而是把人生作为宇宙运动的一个质点的某种赋形思维,而是在如此无垠而又辉煌的大背景下寻觅自身理想的运动轨迹的总体坐…  相似文献   

2.
人们通常把哲学视为“智慧之学”,即把“哲学”当作智慧的总汇。可人所创造的艺术、伦理、科学不也是智慧的体现吗?实质上,哲学的本质是一种“爱智之忱”,是对待人生与智慧的态度,即对人生与智慧的真挚、强烈、忘我之爱。从这个角度切入,中学哲学教育的关键点不仅把哲学当作知识传授,而且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与思维方式,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哲学对于当代青年成长的价值当代青年生活在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是世界并不太平,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3.
哲学是使人聪明之学。其实,教育何尝不是开启智慧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全人”功能首先在于教人学习模仿,完成“类”生存方式的传承、“类”文化的习得。这是教育之于人的发展的第一功能。但是,倘若止于此,那么人类及人类社会只能在发展的原点作周而复始的循环。  相似文献   

4.
哲学是使人聪明之学。其实,教育何尝不是开启智慧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全人”功能首先在于教人学习模仿,完成“类”生存方式的传承、“类”文化的习得。这是教育之于人的发展的第一功能。但是,倘若止于此,那么人类及人类社会只能在发展的原点作周而复始的循环。  相似文献   

5.
“哲学是什么”与“哲学不是什么”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从反面阐明“哲学不是什么”,才能从正面理解“哲学是什么”。哲学不是客观知识,它指向的是具有无限性和终极性的对象,因而它没有确定的结论和标准答案。哲学不是经验常识,它源于经验而又高于经验,最终还要回归到“百姓日用”的经验生活中并为其服务。哲学不是工艺技术,其作为一门智慧之学,是一种自由探讨普遍性问题的科学。哲学不是小聪明,它是关于宇宙人生的通察和通观,因而是一种大智慧、大聪明、大觉悟。  相似文献   

6.
翻转课堂的本质是智慧教育,智慧教育就是以发展人的智慧为目的的教育。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教育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革。其中,一种名为“翻转课堂”的模式在过去的一年里可谓大放异彩,从认识走向实践,在全国各地学校掀起了一股应用的热潮。先学后教,模式大不同过去是“边教边学”,翻转课堂则是“先学后教”,以学生为主体。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教育的误区及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和坚定的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实践“以人为本”之关键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哲学教育与心理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它们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共通。然而,在现实的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轻视哲学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倾向。因此,要努力改变这种不良倾向,在中小学教育中积极践行哲学教育与心理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儿童哲学教育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断定儿童哲学教育之可能性的判据起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而儿童具有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爱智慧”的天性;其二,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发生之后,就已经开始了无休止的哲学探索;其三,如果说“儿童可以学哲学”是一个假设,那么它就是一个越来越被证实而非证伪的假设.  相似文献   

9.
钱学森提出“大成智慧学”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经过多年研究、思考,最近提出了集古今中外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大成的“大成智慧学”,为科学界打开一条新路。利用高科技进行的“大成智慧学教育”将使学生从越来越重的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按钱学森提出的“大成智...  相似文献   

10.
哲学具有独特的精神,哲学教学必须贯彻哲学精神,因为哲学教学过程在逻辑上所体现的精神实质比任何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笔者认为,我国目前哲学教学的主要缺陷是按照教知识的方式教哲学,将智慧之学变成了知识之学,将哲学的动态发展过程变成了静态的科学结论,因而从根本上背离了哲学的本质特征。基于这一问题,哲学教学亟待改革,要树立“依据哲学的特点教哲学”的教学新理念、新方法。一、“依据哲学的特点教哲学”的教学新理念1.哲学是智慧,不是知识,因此哲学教学是启发智慧,而不是灌输知识从词源学上考察,哲学是智慧。现代英语中“哲学(phi…  相似文献   

11.
一个教师.他的教育信念的有无、思维品质的优劣、教育智慧的高低和专业化发展的快慢,其差异是造成“教书匠”与“教育家”之别的关键所在,其优化是构成现代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等新型教师的基本素养.然而优化的关键是提高教育哲学素养。教育哲学素养是教师素质中的灵魂部分,重视和提高教师的教育哲学素养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深层动力。  相似文献   

12.
教育哲学是实践哲学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借鉴释义学实践哲学关于“实践”及“实践智慧”的思想,阐述了教育哲学的知识地位与知识地形式,提出教育哲学是以“生活世界”为其可靠的合法的基础,是以“教育智慧”为有效的独特的“知识理想”。教育哲学作为对人类教育生活的价值性阐释,以哲学的方式对教育实践的目标,原则以及行动进行洞察,形成“教育智慧”,并以此参与到教育实践中去,建构独特的智慧与实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哲学与我们时代的当务之急》.其主旨可概括为两句话:哲学是思想的事情,而思想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当务之急. 为什么说每个人心中都有哲学?它的含义包括在什么是哲学当中.哲学,西方人叫做philosophy,即爱智慧.智慧与一般所谓知识或学问不同,如《基度山恩仇记》中法利亚长老所说,“博学不等于智慧”.中国的哲学家也很早把握了这种差别.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和思被区别开来.学就是知识或学问,思就是智慧或思想.这两者相当不同,但可以彼此补益.因此,我们把哲学叫做“智慧之学”或“思想之事”.  相似文献   

14.
研究心理教育的基本问题,应回到“原点”思考心理教育应该是什么。心理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积极实现人的心理发展,其实质是一种发展性的教育,而从哲学视野洞察,心理教育的未来走向就是:从“工具论”走向“目的论”,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关注和重视人的主体性发展,消解心理教育的“异化”现象,走向单一学科范式的“终结”。  相似文献   

15.
哲学是“智慧之学”,学习哲学的目的是能够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将哲学运用于体育教学之中,以哲学原理指导工作实践,有利于突出工作重点,提高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6.
怀特海的教育思想与其过程哲学思想是一体的。他明确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活跃的智慧”。围绕这一教育目的论主题,怀特海关于教育何以培养人的“活跃的智慧”的一系列论述都深刻体现了他的过程哲学精髓。教育的过程性以人的生命发展的有机联系性、节奏性和创造性奠基,以实现人的“活跃的智慧”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怀特海的智慧教育思想对于克服专业化教育的片面性、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庄子之“忘”是以学习为核心的教育范畴,具有深刻的教育意蕴。庄子以“忘”为学,其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祛除物欲对学习的功利性遮蔽。“忘学”作为一种方法,是一种凝神专注之学。“忘学”作为一种境界,是一种高阶的智慧之学。“忘学”的目的是成就按照自我本性发展的自适之人。“忘学”非认知之学,乃以体知与心悟为学,既有身体体验的外体,又有内心觉悟的内求,内求与外体二者贯通,是实现了活动之身和非理性之悟相互交融的学习方式。“忘学”之“教”为“不言之教”,一方面,“教”彻底脱离“言”,教与学一体,教之学就是“教”,学就是学“教”之学;教与学成为教者对学者“感”、而学者“应”的联动感应过程。另一方面,“教”由“言”出,所“言”并非“教”,所言所至无言之“意”方为“教”。  相似文献   

18.
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经历前期的快速发展以后,当前遭遇了瓶颈期。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教育技术这门学科。文章通过比较的研究方法,借鉴日本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些基本思想,试图提出“教育技术”是一个不可拆分的词语,是作为一种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独特方法而存在的一门学科,其未来会走向“器物”之学,发展之终点可概括为“无为”;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之学,因此可看成是一门行动科学,落脚点是人的“行为”,其哲学基础是行为科学的人类观;未来的教育技术研究需要走向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以更加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逐渐增强的本土化意识,在深刻体悟学科特长与特短中寻找新的平衡点,在反思之中加强学科的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获得幸福体验,帮助学生生成幸福能力,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这种"教育,为了人的幸福"的思想,与哲学教学的要义不谋而合。众所周知,哲学是智慧之学、爱智之学,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高中哲学课作为一种显性的德育课程,除了传授知识、释疑解惑外,还担负着较强的价值教育功能,对学生精神面貌的优化、整体素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下面以《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相似文献   

20.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从战略高度,针对21世纪科技发展与中国教育事业做了精深微妙的科学预见和期待,提出“大成智慧学”的教育设想。“大成智慧学”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沦为指导,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式,迅速有效地集古今中外有关经验、信息、知识、智慧之大成,总体设计,群策群力,科学而创造性地去解决各种复杂性问题。本文对“大成智慧学”教育思维应用于高中生物遗传学教学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