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创设情境。教《做妈妈的小帮手》一课,我将课后练习中的是非题拍成录像片。在新课之前让学生观看录像后问:‘你认为珊珊和小宇在家里的态度对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相机设问:‘是呀,那么在家里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对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做妈妈的小帮手》这一课。 二、实物演示。如教《珍惜劳动成果》,先出示几种实物:小玩具、铅笔、红领巾、纸等,让学生观察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些东西都是人们的劳动成果。接着提问:‘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劳动成果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 ,让学生懂得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 ,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教育学生家务活要主动做、学着做、坚持做。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二、教学要点1 明白自己是家庭里的一员 ,有责任做家务活。2 应做好哪些家务活。三、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片、录音机、音乐磁带、课文朗读磁带 ,图画卡片、行为训练卡、小红花。四、教学过程(一)以情引题 ,导入新课1 听音乐《我的好妈妈》 ,思考 :歌曲唱的是什么意思?(放录音)2 导语 :妈妈关心爱护我们 ,她上班很辛苦 ,我们已渐渐长大了 ,应该怎样体贴妈妈 ,帮助妈妈做些什么呢?我…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知道老师像辛勤的园丁一样教导我们;我们应该听老师的话,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教学要点: 一、老师教导我们,我们要听老师的话。 二、听从老师的教导,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导,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育新小学四年级三班上学期来了一位姓张的女老师,有的同学说:“刚毕业的新老师,又不是我们的班主任,我们不听她的话,她也没办法。”同学们想一想,这种说法对不对?同学们应该怎样做? 揭示课题: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她虽然不是班主任老师,可她也在辛勤地教我们学习,我们要听老师的话。那么怎样才算听老师的话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相似文献   

4.
以“妈妈,您辛苦了”为主题,通过一察、二想、三看、四找、五做、六写,让每个队员真正了解 妈妈,体谅妈妈,主动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一察:观察妈妈起床、就寝时间,从早到晚都做了哪些家务。二想:想一想多年来妈妈为你做  相似文献   

5.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九课《主动做家务》。同学们,看了课题后,你想通过本课了解哪些内容呢 ?   生:我想了解为什么要主动做家务 ?   生:我想了解主动做哪些家务 ?   生:我想了解课文中的主人公是怎样做家务的 ?   师:很好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这节课我们都能够解决。 (师讲邻居小朋友李小明在家帮家长做家务的故事 ) 师:从这天起,小明天天如此。转眼间,到了这个月的月底。晚上,李小明交给爸爸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爸爸:   一个月以来,我每天帮你们做家务,现在是经济社会,希望你们能给我相应的劳务费。清单…  相似文献   

6.
捡桐子     
<正>1今年下学期,学校开设了一门劳动课。劳动还需要上课吗?真是奇怪了!我们学生的任务不就是搞好学习吗?至于家务,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可事实上,只要我们把学习搞好,家里的活儿基本上都被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包揽了。班主任说,劳动课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考验、磨炼意志,  相似文献   

7.
哗啦哗啦,我们班上有一些同学在家里做家务的时候,都会向爸爸妈妈要一些“劳务费”,你说这样好不好呀?点点的问题提得真好。哗啦哗啦认为,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应该的,你看他们每天上班多辛苦啊,下了班还要给我们做饭洗衣服。如果我们能帮得上忙,为什么不去帮咧?而且做家务可以从小培养我们的责任感。哗啦哗啦做家务的时候,都会得到妈妈的表扬和鼓励,有时候还会得到一袋薯片的奖励!这比劳务费更让哗啦哗啦开心咧!劳动积极性也更加提高了。所以,哗啦哗啦不赞成帮爸爸妈妈做家务还要收“劳务费”。相信点点也是站在哗啦哗啦这边的,对不对呀?做家…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的艺术性 ,体现在教师把课堂教学组织得生动活泼 ,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得到艺术享受 ,又学会语文知识 ,掌握学习方法 ,形成语文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崇高境界 ,也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预习的艺术。 预习 ,就是让学生接触一下要学习的内容 ,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为听课、学习新内容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指导学生预习 ,必须从实际出发 ,讲究方法 ,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趣味性。如教《捞铁牛》这课 ,在预习时可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捞铁牛 ?捞铁牛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捞铁牛办法分几步 ?你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捞铁牛 ?学生带着这些…  相似文献   

9.
《孝敬父母》教学设计申洪涛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本文是故事型课文,记叙了林南在日常生活中体贴孝敬父母的几件小事。林南看到妈妈每天工作很辛苦,下班后还要做很多家务,非常心疼,就想方设法帮助妈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他看到妈妈病倒了,就主动为妈妈端水、熬药...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在家里帮妈妈做家务,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在家里做家务,能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还能培养我们热爱劳动的优良品德。我在家里做家务不是很多,但也帮妈妈和爷爷奶奶做过一些家务事。有一次吃完饭,妈妈把碗收起来洗了,又把桌子擦干净了,  相似文献   

11.
<正>我认为:语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看书能力,既然它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有好处,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为什么舍不得花时间训练?我们算算看,阅读教学花了多少时间,读写能力提高了多少?为什么对阅读教学舍得花时间,对作文教学就舍不得花时间?语文老师应该好好地想一想:我们天天忙于教学,批改作文,为什么学生写作水平总是提不高?一、情感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情感是写作的源泉,小学生写作没有思路下不了笔,即使写他和妈妈做家务的事,也往往无话可说,迟迟动不了手,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目标]1.了解并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2.关心家庭生活,分担家务劳动,树立家庭责任感。3.关心父母,主动与父母沟通,做到平等相待。[教学重难点]教育学生坚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理解父母,与父母及时沟通。[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两份账单"的课件;布置学生课前一周准备"小调查"并按表中的要求填写(表中的家庭成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家庭而定)。  相似文献   

13.
我该怎么办     
本期话题小朋友,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想帮爸爸妈妈做些家务事,可是他们却说你做不好,不让你做。这时候该怎么办?今天,就让大家帮帮你出出好主意。直播时间王老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里都帮爸爸妈妈做过哪些家务?林立:爸爸妈妈工作很忙,每天晚饭时,我都帮妈妈拿碗(wǎn)筷(kuài)。李敏:我有时候帮妈妈收拾屋子。周林:我上周还陪爸爸到早市买过菜呢!王老师:你们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不但能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还能培(péi)养(yǎnɡ)自己的生活能力。可是,爸爸、妈妈是不是总说你做不好,不让你做?姗姗:…  相似文献   

14.
孙静 《陕西教育》2009,(7):158-159
课前谈话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并为学习新知作铺垫.课前谈话不应该成为教师才艺表演的舞台,不应该成为哗众取宠的噱头,良好有效的课前谈话应该由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而定,由课文的基本特点而定.课前谈话应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5.
教师怎样做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学教学中,教的本质在于引导。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四个重视”。一、重视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学习,使数学学习成为他们主动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强调: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构造者;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要求教帅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而是应该做学生的朋友,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舞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还应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发挥学习小组的主体作用,将“探究式学习”带入课掌,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探究式”的数学思维和开拓进取精神的阵地。  相似文献   

17.
教育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2.不让父母操心,主动分担家务。3.照顾父母是每个子女应尽的责任。情感目标乐意做一个热爱、关心、体贴父母的好孩子。行为目标1,少让父母操心。2.做好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减轻父母的负担。3.父母伤病时,要尽力照顾好。教学重点:认知目标第2、3系。教学难点:认知目标第1条。教具:磁带、录言机、投影仪、胶片、挂图、小黑板。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以取揭题,认定目标清同学们冒唱歌曲(世上P有妈妈好)。1.为什么说世上R有妈妈好?学生回合,教师点技。(父母抚养我们分…  相似文献   

18.
怀孕了,肚子一天天地大起来,感觉越来越沉重。而在平常的生活中孕妈妈还是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工作,这样一来,腰痛就在所难免了。那么,孕期该如何缓解腰痛呢?  相似文献   

19.
<正>一、将课程的学习过程转变成为学生人情感悟的基点,体现人文精神如,《和妈妈在一起》一课的拓展环节中,我特别注重"亲情"教育。通过提问:"妈妈平时是怎样爱你的?"来唤起浓浓的母子亲情,启发学生了解妈妈对自己付出的爱和辛苦。并结合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思考"妈妈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妈妈,回报妈妈对你的爱?"并把这种回报变成实际行动。学生答:帮妈妈做些家务;给妈妈捶背;给妈妈倒水……我说:同学们个个都是懂事的好孩子,你  相似文献   

20.
景昌  刘惠英 《中小学电教》2012,(Z1):113-115
一、教学背景复习课怎么上?怎么上效果更好?始终是一线教师孜孜探求的一个课题,也是对教师个人能力的极大挑战。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应该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主动学习,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本学期高一年级已于上周进行了考试,作为本学期最后一次课,对本教材所学内容作以复习回顾,使学生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