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绪论在少年儿童越来越多地接触媒体的社会环境下,电视节目已经成为少年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电视对儿童和未成年人的影响非常之大。电视影响着儿童的智力发展,影响他们的道德观念、行为模式、价值标准和审美趣味。电视对未成年人的强大影响,表现为对儿童心灵情感的启迪,对行为模式的崇拜等各方面。电视为儿童和未成年人所提供的各种社会角色和形象范例,都可能给他们的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二、儿童对电视的感知日本NHK广播舆论调查所的一项调查表明,幼儿在出生后三个月就开始看电视了,这是因为母亲在给孩子喂奶时往往收看电视节…  相似文献   

2.
刘青 《视听纵横》2007,(3):52-53
"娱乐"和"少儿电视"是近年来传播领域的热门话题。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走进了"娱乐至上"的怪圈,"娱乐至死"的困惑引发起业界多种争论。另一方面,近年来各地少儿频道的蓬勃兴起,也带来"节目内容成人化"、"同质化"现象等一系列问题,少儿电视并不能真正满足儿童需要的矛盾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对儿童电视的争论一向不曾平息过,西方有不少学者认为电视消解了“童年”的概念,甚至由此而诞生了“成人儿童”这一术语。学界与业界也一直在思考电视节目的导向和儿童教育这两个问题,我们到底应该给孩子看怎样的电视节目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儿童电视事业在全球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电视已经成为儿童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以CCTV少儿频道和欧美著名少儿节目为例,对儿童电视节目形态进行初探,为儿童电视节目走出困境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5.
少儿节目:电视化与儿童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儿节目:电视化与儿童化罗闪,刘怡在电视日益普及的今天,比起十几年的儿童节目诞生之初来,儿童对电视的依赖,电视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分析和研究少儿节目本身的特性,使少儿节目适应儿童观众日益增强的需要是很有意义的。(一...  相似文献   

6.
于方 《新闻采编》2006,(2):44-45
电视介入人类的生活将近一个世纪之久,全世界都陷入了“电视热”的狂潮中。我们的天空愈来愈开放了,有线和无线电视台把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节目直接送到每家每户。在强大的电视攻势面前,千千万万的儿童不可避免地成为电视的“俘虏”,几乎每个孩子都是电视迷,电视成了孩子生活中  相似文献   

7.
胡明 《新闻传播》2013,(2):22+24
少儿节目制作要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和发展特性,增强娱乐性导向,成人化视角要适度,切不可失去童心童泯。在现代媒体肆意张扬的时期,少年儿童受电视媒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我们要大力加强电视节目的规范性,在娱乐的同时也要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伦理法治的教育。电视少儿节目应以儿童为本的制作理念,儿童受电视潜移默化的影响巨大,对很多孩子来说,电视是伙伴,是朋友,甚至是"保姆",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把握好少儿节目中娱乐性和教育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有3.67亿少年儿童,是世界上最大最为固定的电视收视群体。当代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成员里,孩子缺乏同龄人的交流对象,于是,加重了他们对电视的沉迷和依恋,使电视充当了儿童认知世界的重要渠道,所以也有人说现在的儿童是“电视儿童”。  相似文献   

9.
儿童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电视应该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成为他们童年生活中的好朋友,成长道路上的启蒙老师。怎样才能掌握和适应儿童心理,播好电视少儿节目呢?在这方面,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利用孩子的“无意注意”发展“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经过意志努力的注意。而无意注意则是指没有自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发生的注意。孩子们在家看电视,基本上属于后一种状态。儿童的大脑和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儿童电视产业和动漫产业发展迅速,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也使少儿频道和动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为此,本文从政策、理论和产业实践三方面论述了儿童电视产业和动漫产业融合发展的依据和可行性,以期为我国动漫产业和儿童电视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有3亿多少年儿童,少年儿童是我国最大的电视收视群体。电视作为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心理性格塑造以及知识的获取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儿童在学校教育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教育工具。  相似文献   

12.
童心是人之天性,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和天赋。童年是个体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成长阶段,是人类宝贵的关于世界的"前生记忆"。少儿电视制作要树立"以儿童为本"的理念,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和发展特性,摒弃成人化眼光和角度,满足儿童多层面的需求,成为与儿童彼此尊重、彼此平等的朋友。  相似文献   

13.
当前儿童所获得的新闻渠道有很多种,包括网络、电视及报纸与杂志等,其中报纸与杂志等是小学教学活动中应用较为广泛且成为儿童获取新闻信息的最常见途径。少儿新闻的主要传播对象为儿童,所以其中的新闻主要以传递社会教育与道德教育等为主,实质目的是向儿童传达一些积极、阳光且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使得儿童能够在获取新闻信息的同时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总之对于儿童未来成长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少儿新闻出现了一些问题,即新闻内容单调、"成人化"现象、少儿言语缺失等,尤其未从"儿童视角"来布置少儿新闻内容,以至于不能满足广大儿童健康成长的需求。因此,亟需对少儿新闻现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而提出如何正确地将"儿童视角"体现在少儿新闻中,从而以进一步推动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妮 《记者摇篮》2012,(1):34-35
几乎没有孩子不爱看电视,对于他们来说,看电视是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之一。但是,综观目前的少儿电视,有一些成人化倾向较为严重,在经过编导成人审美意识过滤之后,儿童思维的完整性被简化、被忽略。那么,如何做好少儿节目,是少儿节目编导应该不断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少儿电视节目创作理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儿童电视节目的发展及现状少儿电视节目收视对象主要是儿童。世界各国对儿童的年龄界定各不相同,有的限定在14岁以下,有的则划定在18岁以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划定的标准是18岁以下,并具体分为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7-11岁)、少年期(12-18岁),也就是说少儿电视节目的对象是18岁以下的人群。少儿电视节目是伴随着电视一起产生和成长的,自从电视诞生之日起,少  相似文献   

16.
据一项社会调查.北京市民家庭里.表示“天天看电视”的儿童有64.2%,“经常看电视”(每周3-6天)的有19.5%.“不看电视”的只有1%。可见儿童对电视的兴趣明显超过其他媒介。当前,少儿读物成人化、游戏化和西化倾向却比较突出.网络游戏、网上聊天、色情网站使不少未成年人沉溺其中.一些有低俗淫秽、暴力恐怖内容的精神产品已经开始腐蚀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电视少儿节目主要的观众群体是儿童,其节目不仅可以丰富儿童的生活,促进儿童的心智的开发,也对其生活方式、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少儿节目的发展。目前的少儿节目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及时改进,并对节目形式加以创新,更吸引小朋友。本文首先分析了电视少儿节目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对少儿节目发展的创新途径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办好电视少儿节目应以儿童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静 《现代传播》2002,(2):72-73
一我们说 ,电视机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福音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 ,将会成为一种“祸害”。这种祸害不是“刀光血影” ,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慢性病毒”。受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最富想象力和模仿力的儿童及青少年。前美国总统里根的夫人南希·里根 ,曾就“电视与儿童”发表过谈话 ,她说“电视使得谈心的艺术消失了 ,我们的小儿子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聚在电视机旁 ,就好像电视机是个保姆”。其实 ,许多做家长的都有类似的感触和经历 ,有的家长为了忙自己的事物 ,常常让孩子坐在电视机前 ,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由此可见电视的“功能” ,而作为能吸引孩…  相似文献   

19.
少儿电视新闻节目的出现是少儿受众需求和儿童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少儿电视新闻节目还处在起步阶段,制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少儿电视新闻工作者要以"少儿为本",坚持一切从少儿的角度出发,"说孩子的新闻、让孩子说新闻、为孩子说新闻",让孩子发出强有力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少儿·成人·电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冰沁 《现代传播》2001,(6):135-136
儿童有多种娱乐方式,如户外多人游戏、课外阅读、玩游戏机以及看电视等。多数娱乐活动对少儿的能动性有相当的要求。看电视是家庭化、个人化行为,比其他娱乐更简单、更安全,所以电视节日似乎更能吸引低教育程度的小观众。一项1-6年级学生对课外娱乐方式的多项选择表明,在读小学的各年级少儿中,年龄越小、年级越低的少儿看电视越多。 在各类少儿节目中播出量最大的是卡通片,其中进口卡通片占领了中国少几电视市场的极大份额,而最受欢迎的也是动画片。其他依次是娱乐游戏类、少儿电视剧、综合教育类。 调查显示,从总体趋势看,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