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赠人一片云     
<正>世间人情多讲究赠人以物,我则赠人以云。君行千里,抬头便见白云,还怕断了友情不成?人间冷暖是人最在乎的,人与人的交往也往往就在这"冷暖"二字上。你赠物于他并不能暖心,而赠他一份真情可能就是冬天也觉得暖的。推心置腹的交谈,忘情的一次郊游,互相推荐几本可读的书,  相似文献   

2.
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学领域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问题。人是社会性的,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个人"都是在既成的社会生产方式中,使用一定水准的、发展起来的文化,去从事各种活动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人"不仅在整体上是社会的人,在个体上也是社会的人,社会不仅是意识中的"他者"、他物,也是个人的存在方式、生存方式、发展方式,是人的"社会的生命"。一个脱离社会关系的人,其作为人的本质是不完整的,实际上是在向生物状态靠拢。  相似文献   

3.
梅与菊竹兰并称"四君子",与松竹合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文人笔下,梅花,是人格的象征或志趣的指向。一.以梅花作为传达友情的信物。南朝人陆凯的《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前两句写诗人遇到驿使(古代送信的人),便攀折一枝梅花,托他送给相隔千万里的边塞的朋友。不用书信,而用梅花,足见二人的亲密关系。后两句采用借代手法,"一枝春"指代梅花,隐含诗人对朋友真  相似文献   

4.
正一、征文主题她,是生命之源,因为她,成就他,她具有全新的意蕴。她,他,它,因为爱的凝聚,构成我们的世界。爱,让世界充满温暖,以"爱"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纽带,让世界在"爱"的暖流中和谐共处,倡导"爱为她,彼此爱"。本次大奖赛征文主题为:爱为她。既可以讲述他、她、它之间的动人故事,也可以真实记录生活中真实人物的大爱事迹,既可以宣扬"爱为他人,彼此相爱"、"我爱人人,人人去爱"的精神,也可以用虚构的手法塑造"爱为她"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5.
状物散文以刻画"物"为主,但又不能脱离"人";心里想的是人,眼中看的却是物。处处赋予"物"以人的形象不行,因为"物"毕竟不是人,照着人写物,必不像"物",但脱离人写物,又难以立意抒情。因  相似文献   

6.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12岁的王纪涵立志将公益进行到底。这个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男孩,把做公益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王纪涵读三年级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爸爸到黄骅市参与于建嵘教授发起的"随手送书下乡"和"关爱乡村教师"活动,他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几大包文具,捐助给贫困学生。王纪涵在与贫困地区的小朋友互动交流时,心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通过这次经历,他发现,原来身边还有很多小朋友吃不饱饭,穿不上暖  相似文献   

7.
冷暖自知     
<正>冷与热是温度相反的两个方向,也是人生的两种状态和态度。而漫漫长途,对待冷与热需要心中有度。何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冷暖需自知。庄子有言:"草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冷"被我们惯性地认为"无用",可谁又见这"无用"背后的温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地探讨科技与文艺的关系,论文从马克思"物"的理论视野出发,全面梳理并得出了他有关物与人关系的基本观点:物的发展推动了人的劳动能力、需求以及才能的发展,带来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丰富,使人们拥有更多自由支配时间。相应地,分别作为物与人的具体表现形式,科技与作家艺术家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也可以由此推导而出: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作家艺术家文艺创作能力、审美需求以及艺术才能的发展,带来了他们相互之间以及与读者观众、整个社会关系的发展,使他们获得更多自由支配时间以提高自身的文艺素养。物对人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科技对作家艺术家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基本的和主要的,尽管它们可能分别对人和作家艺术家造成某种程度的伤害。这一结论为现代化发展与文学艺术关系这一更带普遍意义问题的探讨提供了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9.
与动物不同,人作为未特定化的生存物,就是一种依靠自身的社会活动来不断塑造自己、生成自己和发展自己的生存物。人通过自身的社会活动,不仅生成发展了自己作为本体性存在所具有的存在本质及其具体特性,同时也生成发展了他作为对象性存在所具有的与他的生存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内在和谐关系,从而使人在自身的现实活动中不断成为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全面而开放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0.
正《飞越光明》作品较完美。图片采用大面积的暖色调,红色和黄色充斥着整个画面,营造出一方低色温情境。小小的主体,移动至画面的中间,正在"越"过太阳。单一色彩带来温暖,在冷暖调式上采用暖短调:暖调有助于表现热情、奔放的场面;短调含蓄而恬静,简练、平实。  相似文献   

11.
<正>在他的记忆里,他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中学。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就在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  相似文献   

12.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看似简短的文字,却蕴含着友善、给予、关爱他人的无穷快乐。把你的幸福分享给他人,他收获一份快乐;而你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到一份快乐。然而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毕竟,分享的同时也可能意味着失去。赠人玫瑰,你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玫瑰,而只留下手中那淡淡的余香。  相似文献   

13.
正比兴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相似文献   

14.
1创设佳境,情动辞发,愉快地迈进作文门槛文章是有情之物。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朱自清也说:"古人作一篇文章,他是有了浓厚的感情,发自他的胸腹,才用文字表现出来的。"这正如刘勰所言"辞以情发"。而人的情感来  相似文献   

15.
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来自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且二者又存在诸多差异,主要有三:其一,朱熹讲"性即理",既讲人之性又讲物之性,并且认为人、物之性都是禀赋天理而来;与此不同,王阳明讲"心即理",以为天理即人之道心,人之良知。其二,朱熹认为,"存天理,灭人欲"首先在于"即物而穷其理""格物致知",然后"为善以去恶",从而"克尽己私,复还天理";与此不同,王阳明反对朱熹所谓"即物而穷其理"之说,认为"去人欲而存天理"只是就心上讲求,"存天理"只在于"去人欲"。其三,朱熹认为,"存天理"与"灭人欲"是先后不同且又相互统一的两种工夫;与此不同,王阳明认为,"去人欲"与"存天理"是同一的,"去得人欲,便识天理",并且特别强调去除人欲。然而,他们都讲天理与人欲的对立,要求去除人欲,因而又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在美国小说的发展历史上有着里程碑般的意义,他的小说大多被奉为经典,事实上,欧亨利的小说有着相当独特的创作技巧,无论是从心理分析的层面上还是从事实冷暖对比的角度上来看,欧亨利的作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感觉到欧亨利对于人们心理的揣摩与把控,从欧亨利的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欧亨利的作品文学深度来自于他对于人性与社会的理解,正是这种深度理解使得他的作品在阅读中能够给读者一种趣味性,当然了欧亨利作品的深度不仅仅是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入研究,还要得力于他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种遭遇,正是因为欧亨利尝尽了生活中的人情冷暖,所以在他的小说中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冷”与“暖”,而正是这样的冷暖对比交替使得他的文章不仅仅更人性化,同时更加把美式幽默的精髓发挥的淋漓尽致,冷暖之间,欧亨利能够把控的还有读者的心。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解读贾岛的《夏夜登南楼》和《赠圆上人》二诗,从而说明贾岛在禅学思想上并非彻底地转向了南宗。另外,他对佛教的了解其实比较全面,甚至于对当时流行的密宗也有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解读贾岛的《夏夜登南楼》和《赠圆上人》二诗,从而说明贾岛在禅学思想上并非彻底地转向了南宗。另外,他对佛教的了解其实比较全面,甚至于对当时流行的密宗也有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教育人性化是指整个教育活动都要充满人道主义关怀。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要经过:对人的依赖、对物的依赖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类主体等3个依次发展的阶段。在"人的发展"处于对人的依赖和对物的依赖阶段,"人"或被遮蔽,或被异化,教育非人性化现象普遍存在。在"人"走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类主体途中,教育人性化将是类主体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20.
冷暖谁先知     
人们为什么会有冷暖的感觉呢?是因为在脑部和体表都有感知冷暖的细胞。在丘脑下部有两种细胞——暖细胞和冷细胞。温度上升时,暖细胞兴奋,温度下降时,冷细胞兴奋。暖细胞兴奋时,皮肤的血液流动加快导致出汗,反之冷细胞兴奋时,人们就打哆嗦,毛发直立,有冷的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