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新一代的富家子女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中小学校园。笔者所在学校地处珠三角城乡结合部的经济发达地区,因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质量高。近几年从外地“贵族学校”想方设法转来和当地直接入学的富裕家庭子女人数猛增。教师们发现,这些学生大都缺乏拼搏进取之心,与一般家庭的学生相比,他们更刁蛮任性,行为状况堪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学校管理者的深思。的确,富裕家庭子女的管教育问题,正逐渐成为富裕地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课题。本文将就这个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探讨。一、当前农村中学富裕…  相似文献   

2.
以452名富裕家庭子女为研究对象,运用《中学生网络使用问卷》和《中文版网络成瘾量表》进行调查。与以往研究相比,富裕家庭子女的网络使用基本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高危人群学生表现出较为严重的网络成瘾倾向;对网络成瘾产生显著效应的因素是“网络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平均每次上网时间”、“性别”、“平均每月上网次数”、“上网的主要目的”。富裕家庭子女网络成瘾对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指导是指有关专业人员或社会机构对实施家庭教育的成员(主要是父母)从理论、方法、内容和技术等方面进行指导,确保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大部分父母关注孩子成长,并增加智力投资,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渗透到子女的教育中。但富裕家庭与非富裕家庭之间、知识分子家庭与非知识分子家庭之间、城市家庭与乡村家庭之间,其家庭教育有相当大的不平衡,并造成了儿童间接受教育水平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饱受贫穷之苦的中国人,而今很多也富裕起来了。在激情于致富奔康的同时,我们发现:奋斗成功了,家庭富裕了,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来了。如是,便有了富家子弟的词汇、说法、思考、探究……  相似文献   

5.
在对湖南13户农村家庭进行个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工作理论视角综合审视,发现农村富裕家庭子女的成长困境主要在于亲子之间存在沟通障碍;家庭支持网络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父母对子女发展的无能为力。应通过由内到外的层层纠正与重构,才能摆脱困境,促进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一  相似文献   

6.
有道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不少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子女成才,将来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对孩子关心备至,有求必应。富裕家庭如此,家境不佳的也不  相似文献   

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好的家庭教育不在于家庭的“富裕与贫穷”,而在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得法。一些富裕的家庭,因教育子女失败而蒙上阴影;一些贫穷的家庭,因教育子女成功而大放异彩。成功的家长并不能保证有成功的孩子。孩子的成功才是家庭最大的幸福。“问题学生”往往都有“问题家长”。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8.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好的家庭教育不在于家庭的“富裕与贫穷”,而在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得法。一些富裕的家庭,因教育子女失败而蒙上阴影;一些贫穷的家庭,因教育子女成功而大放异彩。成功的家长并不能保证有成功的孩子。孩子的成功才是家庭最大的幸福。“问题学生”往往都有“问题家长”。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9.
后进生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自身原因,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不扎实;心智不成熟,自控能力差。二是家庭原因,家长忙于生计,对子女缺乏有效的监管;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粗暴、简单,造成子女逆反心理;或是家庭条件富裕,对子女过分溺爱,使孩子依赖性加大,丧失学习目标。三是社会原因,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如网络游戏的诱惑,读书无用思想的影响。四是学校原因,对后进生重视不够,部分教师教育方式不当,令学生厌学等。  相似文献   

10.
轶名 《家教指南》2003,(6):8-10
开篇语: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富起来的人的子女已进入花季年华。一些富裕家庭的父母,出于弥补和炫耀的心理,给子女大量金钱或“超凡”待遇,使之出现了中学生开豪车、供养成群的朋友、挥金如土、出入高档娱乐消费场所……不仅富家如此,那些普通工薪阶层也不甘示弱,穷尽一切可能去满足孩子吃名牌、穿名牌、用名牌、玩名牌的奢求,有的竟不惜花费重金送子女出国读重点学校……据近期权威统计数字表明:随着中国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用于孩子身上的花费数量惊人。北京美蓝德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五大消费先导城市0~12岁…  相似文献   

11.
经济因素对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远伟  高巍 《教育学报》2007,3(4):83-91
今天的个人高等教育选择中,经济因素所起的作用是否在不断增强,对不同经济背景的受教育者是否产生着分化作用,从而对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对未来社会的阶层分布和贫富分化产生着负面作用。为了回答上述问题,利用11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获得的研究结论是:个人的家庭经济条件对个人的高等教育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经济富裕家庭的子女;高等教育与个人未来收入均等化存在非一致性和确定性,使得个体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差异性;个人接受高等教育需要付出很高的费用,因此限制了他们的选择行为。对此,提出建立对经济贫困家庭和较低社会阶层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专项资金转移支付制度;国家和政府加大对第二、三层次高校的教育投资;对民办性质高校和高等职业学院制订专门法律,明确规定他们招收低收入或较低社会阶层家庭子女的入学人数比例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的取向:不同的家庭对教养子女有不同的取向,以下是两个较典型的例子。甲家庭的父母与子女订下协议,只要子女从学校回家后做完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及稍作温习,剩余的时间子女们可以做他们喜爱的活  相似文献   

13.
据海外媒体报道,自工党政府实施新的教育政策以后,投入小学教育数十亿英镑,促使较差小学的教学水平提高很快。然而,英国教育和技能培训大臣露丝·凯利承认,公共投资的最大受益者是中产阶级子女,而富裕和贫穷家庭子女之间的教育差距并没有因此缩小。前不久,英国教育与技能部首次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单亲家庭子女由于缺少完整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心理活动较一般的学生要复杂得多。他们家庭离异,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实,单亲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大,经过教育,身心能够得到正常发展。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以育人为己任,正确对待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生育政策不断调整的现实背景下,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探究了未成年子女数量与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家庭未成年子女数量与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呈正相关关系,剔除无未成年子女家庭样本以及解决内生性问题后,实证结果仍具有稳健性。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未成年子女数量对低学历户主家庭、农村家庭及无老人抚养负担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效应更高。最后,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储蓄率是未成年子女数量影响家庭风险资产投资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家庭、学校、社会是子女教育的三个不可分割的基本环节。家庭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家庭是儿童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家长对子女的成长负有重要的直接的责任。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家庭,大的和小的、富裕的和贫困的、和睦的和不和睦的、完全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普遍化,关注子女的教育和发展,成为当代家庭教育必然履行的重要职责。面对社会就业与升学竞争的双重压力,家庭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更加关注子女的学业成绩。本旨在揭示家庭中存在的不利于子女学业成绩发展的相关因素,以期望指正家庭在教子上所存在的误区。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生身心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的发育过渡时期,对一些事物的识别能力和免疫力较差,随着时代的变化,青少年心理受到困扰,心理问题正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水平较差。据调查显示,中学生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家庭因素。在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富裕家庭子女的消费欲日益膨胀;破碎家庭子女则存有失落感、自卑心、自暴自弃心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压力,棍棒教育的摧残、金钱  相似文献   

19.
《民办教育促进法》:现实与历史的双重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现实需要《民办教育促进法》1.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中国是个人口众多、低收入的发展中大国,改革开放虽然使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它也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一部分先行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先富”目标的人口,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他们愿意为子女接受“好一点的教育”、“有特色的教育”而择校支付费用;甚至一部分看似并不富裕的社会阶层和家庭也热衷于为子女选择优质教育,“择校热”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社会现象。二是财政性公共教育经费的增加赶不上教育需求的急速发展,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成为制约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编的中小学生教养方式评价问卷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问卷测查了526名特殊家庭和510名普通家庭的中小学生及其教养人,旨在探讨特殊家庭教养人的教养方式及其与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家庭,特殊家庭教养人在教养子女时更多地采用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其情感温暖也更少.不同类型特殊家庭教养人教养方式的比较显示,流动、分居、离异家庭教养人的教养方式较消极,留守家庭教养人的教养方式相对较积极.特殊家庭小学生教养人的教养方式优于特殊家庭初中生教养人的教养方式,女生教养人的教养方式优于男生.教养人的情感温暖有利于提高特殊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养人的拒绝否认、干涉保护、惩罚严厉等教养方式对特殊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不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