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上海开埠后苏南生丝业买办化的形成途径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开埠后苏南生丝业日益买办化。其形成的途径大致有如下几种:外国洋行利用中国传统的商业渠道操纵中国的商业资本;通过买办直接到生丝产地收购;通过买办利用“苏州制度”控制苏南的生丝市场;洋行在生丝出口的渠道中利用种种手段控制中国的生丝业。  相似文献   

2.
《宜宾学院学报》2016,(9):82-89
南丝绸之路上的宜宾具有栽桑养蚕的良好自然条件,蚕丝业是清代叙州府长期以来传统性的一项重要产业。清代民国时期宜宾是四川重要的生丝原产地之一,是南丝路上生丝和丝制品重要的购销集散中心。但至清末,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宜宾蚕丝业远远落后于近代丝绸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为了适应南丝路上国际贸易的要求,民国时期宜宾以筠连为中心进行了蚕桑改良;云南商帮进入宜宾开展丝茶贸易,投资发展蚕丝业,也为宜宾蚕丝业注入了活力。清代民国时期宜宾蚕丝业为川滇经济的发展和古南丝路的复兴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30年代山东的植棉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从种植面积、产量、棉质,还是从品种、市场运销上都形成了良性经济循环。棉种的改良和棉花运销检验机制的完善是促使植棉业发展的两个重要原因。植棉业的发展在促进农业进步的同时,也使产棉区或临近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棉农的收入有所提高。同时也有很多不利因素阻碍了棉花生产及运销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1604年,德川幕府实行生丝贸易特许证制度,即丝割符制度,确立了生丝输入———国内市场供给的丝流通体制。幕府的贸易统制,一方面使日本在决定生丝价格方面处于优势地位;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对生丝以外的进口物品价格的统制机能。  相似文献   

5.
与此同时,外国资本主义市场对中国某些初级产品的需求,不能不刺激和促进中国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四川出口以生丝等为大宗。1871年川丝进入国际市场。1882年,“从重庆输出的生丝和丝织品总值达四百二十八万两”猪鬃、牛皮也出口运销到申、汉等地,然后转卖给外国洋行。 江、浙境内一些原不植桑养蚕的地区,由于洋商大量收购生丝,如无锡、金匮两县的“荒田隙地,尽栽桑树,由是饲蚕者日多一日,而出丝者亦年盛一年”。“素不饲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美国华裔妇女对中国的影响与中关关系和两国国情密切相关,尤其是在20世纪前期,美国华裔妇女包括长期留美的女学生在内,支持了中国革命,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日丝绸交流长达两千余年,一直是东海丝路上的主角。日本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中国先进的蚕丝和丝织技术,为本国丝绸业的迅速发展乃至后来居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从15世纪起,日本利用明朝海禁导致国内市场扩大而放手发展丝织业,又因进口生丝造成白银大量外流而努力发展蚕丝业,从而建立起"养蚕——缫丝——丝织"完整的丝绸生产体系,彻底摆脱了对中国丝织品和生丝原料的依赖,最终使东海丝路因丝绸贸易日渐萧条而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保持科技优势以掌握国际贸易主导权、通过双向交流以确保国际贸易航路长盛不衰,应是我们在重建海上丝绸之路时予以汲取的宝贵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8.
中国纺织服装业如何应对后配额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消配额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使得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中国纺织服装业终于有机会公平地参与世界竞争,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纺织品出口激增而带来的诸如反倾销、技术壁垒等出口壁垒,中国纺织服装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大国关系对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两个大国,中关关系直接牵动国际政治格局。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关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深入分析两国存在的分歧,构建中关新型大国关系,以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全球秩序。  相似文献   

10.
从地方志书看20世纪10~30年代华北的植棉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轲 《平原大学学报》2005,22(3):101-103
地方志书是我国特有的巨大的文献宝库,记载着丰富的经济史料。本文从现存大量的民国华北地方志书入手,揭示出20世纪10-30年代由于棉种的改良与推广,华北铁路网的兴建,国内近代机器纱厂的勃兴和华北日益加深的农业危机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华北地区植棉业迅速发展,棉田面积与原棉产量大幅度增加。并从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当代华北地区植棉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浙江湖州南浔镇形成了近代中国最大的丝商群体——浔商。尔后,浔商凭借聚集的雄厚财力,兼营多种行业,推动了江浙一带的近代化。但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关税主权,使民族资本浔商的发展困难重重。再加上日、美在国际市场上竭力打压,浔商被迫陷入绝境。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国家独立自主是商业发展的基础,洞悉和遵循国际贸易规则是商业发展的关键,商业发展应当、也必须适应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2.
古代中国不仅是一个“诗国”,而且也是一个“丝国”。诗与丝,前者作为精神文化的代表,后者作为物质文化的代表,两者很早就缔结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重要的组成部分。丝与诗的紧密结合,成为我国古代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全唐诗》中,出现大量与丝绸相关的“丝绸诗”,“丝绸诗”中有大量关于女性形象描写的诗句。“丝绸诗”中女性形象的丰富多彩,体现了女性在唐代丝绸文化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中国丝绸已流入古罗马,引发了古罗马对丝绸需要的矛盾,使其急待寻求和开辟丝绸贸易途径,虽然开通了南北两条陆上贸易之路,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公元前开辟了一条通向中国海岸的远洋航道,使古罗马有了海上的丝绸贸易之路。  相似文献   

14.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朝政府只保留粤海关的对外贸易职能,直至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广州成为西方国家海路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和贸易场所,史称与西方国家"一口通商"时期。在此期间,丝绸是海外贸易中仅次于茶叶的大宗商品,为广州十三行所垄断,对西方社会及中国社会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也衍生了中西丝绸文化交流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东南亚的丝绸贸易源远流长 ,明前期 ,在“海禁”政策和统治者“薄来厚往”思想的影响下 ,朝贡贸易成为两地丝贸的主流形式。私人贸易虽有所发展 ,但其重要性却远不如前代。随着两地贸易的发展 ,中国丝绸在东南亚的行销范围进一步扩大 ,并一直保持着出口优势  相似文献   

16.
陈凤珍 《高教论坛》2005,(6):142-144
民族绣球健身健美操是结合我国壮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色,是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新兴的一项健身健美项目.它来源生活中人们对人体健美的崇尚与追求.把民族绣球的特色、特点融于体操、技巧音乐的创编中,通过持球与身体动作配合节奏,达到健身,健美、健心的目的.本文旨在把民族绣球健身健美操纳入高校体育教学效应,达到学习与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江南与福建广东的经济联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清时期,江南与广东福建两大经济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强的互补性.江南需要广东或福建的木材、纸张、染料、烟叶、食糖、花果、铁货、洋货、南货等商品,广东或福建需要江南的棉花、棉布、生丝、丝绸等大宗工业原料和产品.通过经由浙东或江西或安徽的三条内地商道和沿海的一条商道,江南与广东福建之间保持着极为密切的经济联系,而且华南与华北之间的商品流通,通常经由江南转输,从广州出口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的丝绸、棉布等大宗商品,也主要来自江南地区.而沟通两大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主体,来自广东福建各地的地域商帮有着压倒其它地域商帮的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丝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载体。从丝绸服装花纹色彩设计、款式廓形设计、信息化来源等角度,分析丝绸服装设计中民族元素运用的弊病,对于丝绸服装设计的面料与科技、款式与审美和时尚的融洽相配,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呈现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汉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古代农业文明经济全球化的体现,它促成了今天的东盟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今天,工业文明经济全球化再一次把中国与东盟紧密地结成一个整体.探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海陆对接线——贺州海上丝绸之路古道的形成发展历史可知,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过程中所形成的地区文化传统,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中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