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是一个以藏族为主,包括回、珞巴、门巴等民族艺术家组成的艺术表演团体。该团以表演西藏传统音乐、舞蹈、藏戏为主。节目可分民间风格、传统宫廷和寺院风格三大类型。优秀节目有:西藏交响性器乐组曲(雪域大法会),宫廷乐舞(卡尔);传统藏戏片断(牦中舞),传统藏戏蓝、白面具开场戏《甲鲁温巴)、《扎西雪巴》;藏族民间舞蹈(热巴)、(甲协)、(二胡弦子)、(牧民舞);民间歌舞(六弦弹唱》、(朗玛)、(堆谐)和寺院“恰姆”《雷纳)等。中国西藏歌舞团有著名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本团艺术顾问),著名藏…  相似文献   

2.
说到中国的汉族民间舞蹈,必然从“秧歌”拉开话题……在以黄河和长江为核心的汉族文化区域,河流交错,土地肥沃,人们以农耕为业。起源于农耕插秧生产的民间舞蹈“秧歌”,是汉族人民在节日和祭扫活动中主要的娱乐方式。普遍流行的“秧歌”,是歌、舞、戏的综合形式。歌,是穿插在舞蹈间用于清唱的“民间小曲”;舞,一般包括“过街”(队列舞)、“大场”烟案舞)和丰富多采的“小场”舞蹈;戏,是有人物情节的歌舞小戏。这一协调的艺术整体,包括了各种不同节目,表演时热闹非凡,观者如山。同是“秧歌”,但因地理文化诸因素不同,各地…  相似文献   

3.
艺术简历:阿曼古丽·斯迪克(维吾尔族)新疆歌舞团舞蹈演员。1992年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 1998年在第三届新疆舞蹈比赛中以《带面纱的姑娘》获独舞一等奖;1999年参加大型歌舞《我们新疆好地方》剧组晋京演出任主角;2000年在第十届孔雀杯少数民族舞蹈比赛中,获单人舞表演一等奖;同年获2000年度“小岛康誉新疆文化文物事业优秀奖”;2001年参加朝鲜平壤的“国际艺术节”,其《顶碗舞》获“金奖”,担任领舞的《花腰带》获“银奖”;同年9月在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顶碗舞》获一等奖,《爱的旋律》获二等奖,其主演的《铃铛舞》获三等…  相似文献   

4.
高城 《寻根》2014,(1):108-112
我国藏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而各具特色,自娱性很强的圆圈舞“果谐”“果卓”“谐”“卓”等,都是藏族中十分普及和深受喜爱的舞蹈。与之相类的还有一种“堆谐”更有意思,它因源于后藏民间,变于拉萨,进而流行于藏区各地,成为我国藏区独树一帜的舞蹈艺术及文化。  相似文献   

5.
甘肃独有的地方戏陇剧,是由有300年历史的民间皮影戏——陇东道情发展而成。甘肃省陇剧团始建于1959年。近40年来,该团创作、改编、移植上演了200多个剧(节)目。代表性剧目有:古典陇剧《枫洛池》、《异域知音》,现代剧《燕河风波》、《天下第一鼓》等。其中《枫洛池》获1995年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的”孔王传”音乐开拓大奖。《天下第一鼓》获第三届文华新剧目奖和文华导演奖。为发掘和展示甘肃丰富多采的民间艺术,该团在近年内又发掘、吸收了舞蹈、杂技和民间音乐等姊妹艺术的营养,改编、创作和排练了一台以甘肃太平鼓、攻鼓、旋鼓、…  相似文献   

6.
1月第十八届法国“明日”世界杂技节广州军区战土杂技团《憧憬——女子抖轿子》获第二金奖——欧洲演出公司奖第九届“未来”世界杂技节北京杂技团《抖空竹》获第二金奖——巴黎市长奖第十九届蒙特卡罗国际马戏节(摩纳哥)齐齐哈尔杂技团《舞中幡》获特别奖ZH摩纳哥第七届“初登舞台”杂技比赛广州军区战土杂技团树。武术》获金奖3月第八届“希望之路”国际杂技比赛计b利时)天津杂技团《三人滚杯》获银奖4月瑞典首届’95公主国际马戏节广州军区战土杂技团《女子抖轿子》获一等奖5月第一届新西伯利亚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俄罗斯)上海音…  相似文献   

7.
日前,文化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551名,加上2007年6月公布的首批226人,全国现有777名、10大种类的”非遗”项目传承人。这10个种类的“非遗”项目主要为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间舞蹈、传统戏剧等。入选国家“非遗”传承人名单,固然让传统艺术的守望者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8.
“八大藏戏”之一(意乐仙女)以探索发展中国民族戏剧——藏戏而享誉高原的黄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剧团,成立于1965年,现有演职员对人。拥有一批熟悉本民族语言、传统风俗习惯,民间音乐、舞蹈,具有良好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编、导、演骨干,为保持藏戏独特的艺术风格奠定了基础。藏戏是中国的古老剧种之一,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最早是一种偏重于舞蹈的哑剧,内容以表现宗教故事、历史传说为主,后在吸收藏族民间舞蹈、民歌、民间说唱艺术及酬神醉鬼的宗教仪式内蕴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戴面具歌舞表演的广场剧。表演时讲求歌。舞、…  相似文献   

9.
西藏藏剧团     
自治区藏剧团以原民间觉木隆戏班为基础,成立于1960年。在对传统藏戏剧目进行了整理改编排演的基础上,先后改编上演了传统剧目(文成公主)。(诺桑法王)、(郎萨受波)、(苏吉尼玛)。《卓瓦桑姆)、(白玛文巴)、(赤美滚登)等。在整理改编传统剧目时在藏戏演出中加过了布景、化妆、灯光及乐队伴奏,这更加丰富了藏戏艺术的表现力,使藏戏发展成为更加全面的舞台表演艺术。改编的传统剧目(郎萨霆波)参加全国文艺会演荣获文化部的奖励,(苏吉尼玛》剧本获全国民族题材剧本银奖,(卓瓦桑姆)获戏剧奖,电视剧(郎萨受波)获“五个…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京剧院成立于1960年,曾排演过田汉先生创作改编的《白蛇传》、《谢瑶环》和本院改编的《通天犀》、《盗御马》、《战洪州》、《盗库银》等优秀传统戏和新编历史剧;还创作、改编和演出了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孔雀四、(多沙阿波》、(黛诺)等剧。阵容整齐,行当齐全,演出剧目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戏剧界誉为“全国京剧界的一支劲旅”。新时期以来,该院在艺术上又有新的建树。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主演、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京剧艺术片(铁弓缘),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该院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剧…  相似文献   

11.
印度素有“歌舞之邦”的美称,她的舞蹈艺术可谓东方古老艺术的瑰宝.乌黛·香卡所创立的现代舞,是印度舞苑中光彩、绚丽的艺术奇葩.1900年12月8日,乌黛出生在印度孟加拉邦农村一个婆罗门家庭,父亲曾任政府高级官员.乌黛自幼酷爱民间舞蹈和皮影戏,并喜欢模仿学习.他曾就读于贝拿勒斯、孟买艺术学校.1919年赴英国,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大型民族民间艺术团以省文化厅厅长陈秉智为团长,由王树藏族和互助土族演员共90人组成,参加了1997年11月ZI日至12月2日在香港举行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节”。这是香港回归祖国后青海省首次开展的对港大型文化交流活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历来被誉为“歌的海洋,舞的王国”,特别是由以“依”、“卓”、“玉树弦子”、“热依”、“锅哇”和“拉伊”等组成的几大类歌舞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享有盛誉。土族是青海独有的少数民族,其“安昭”舞和“轮子秋”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以保留古老的文化艺术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为世人瞩…  相似文献   

13.
恰值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期间,镇江也拉开“镇江展演”序幕,江苏省昆剧院以素有“百戏之祖”称誉的精华版《牡丹亭》唱响其序幕的同时,《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展》也在镇江博物馆举办,展出的近200幅摄影精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江苏省“非遗”神韵及其保护成果。该活动恰逢中国端午节,主办方因此举办”流淌的记忆·发现镇江,感受生活,第一楼街民间艺术嘉年华”,组织包粽子、织鸭蛋网比赛和剪纸、泥塑、编织及田歌、评话、扬剧、马灯阵舞等民间技艺大比拼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三次夺冠后的一次展示1993年6月14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联合在京主办“刘敏舞蹈晚会”。这样高规格的青年舞蹈家个人舞蹈晚会,多年来少见。对于刘敏,这场晚会的确来得太迟。早在1983年她就萌发了这一想法,执著地追求着这一天的到来。1985年,在首届中国舞桃李杯比赛中获女子第一名;1986年在全军舞蹈大赛中获演员表演第一名;同年在全国第二届舞蹈大赛中又获演员表演第一名。她一连摘取舞坛的三项大赛事中的桂冠,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人…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杂技团是一支新崛起的在国际杂坛上有较大影响和竞争力的杂技劲旅。该团拥有一支演技精湛的青年演出队和一支基本功扎实、天真活泼的少年演出队。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杂技艺术的同时,勇于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节目立意新、构思巧,动作以高、难见长,表演自然、洒脱、刚柔并济。近几年来,福建省杂技团创造了在参加重大国际杂技比赛中“三年四赛五金牌”的辉煌成绩,涌现了一批批优秀杂技人才。《单拐倒立》1990年获第十三届巴黎世界明日杂技大赛金奖第一名。例。蹬人》199o年获第二届意大利维罗纳国际少年儿童杂技比赛…  相似文献   

16.
徐竹初,1938年出生于漳州木偶雕刻世家,是一位闻名海内外杰出的木偶雕刻艺术大师、国家一级美术设计师。他自幼酷爱雕刻艺术,随父苦学。1955年,他的作品即荣获“全国少年儿童科学技术和工艺作品展览”特别奖。受到大文豪郭沫若题词称赞:‘作偶头神情逼真生动”。并被摄制《少年雕刻家徐竹初》电影记录片。1989年又荣获《首届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佳品展》一等奖。在徐竹初的艺术生涯中,继承发展并创作了各种木偶造型400多种。他先后为30多部集木偶艺术电影片和电视剧设计并制作木偶。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巡展并获奖,作品还多次作为我…  相似文献   

17.
舞蹈家、艺术教育家斯琴日哈国家一级演员,历任全国文代会代表、文联委员、舞协理事,内蒙古政协常委、舞协主席,内蒙古歌舞团副团长。1947年,斯琴塔日哈参加革命工作,成为内蒙古文工团(现内蒙古歌舞团)的第一批舞蹈演员,1952年至1954年她先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研班和北京舞蹈学校。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由她领舞的《鄂尔多斯》荣获1955年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并多次在全国重大艺术比赛中获大奖。长期以来,斯琴塔日哈在蒙古舞的教学科研领域里成果颇丰,先后编著发表了《蒙古舞…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木偶艺术剧团是在已故的周恩来总理直接关怀下,于1955年成立的,是国家策一个木偶艺术剧团。剧团在“继承发扬民族传统,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为广大群众服务,为儿童服务为主”的方针指导下,不断发展壮大,并于1995年在文艺团体体制改革中建立了中国木偶娱乐中心。中国木偶娱乐中心下辖木偶演出团、中国木偶剧院、北京神奇玩偶制作中心和艺术培训部。剧团以权头木偶为主、辅以民间的“扁担戏”,挖掘遗产推出了宫廷木偶艺术“大台官戏”,在艺术上不断革新进取。建团至今创作演出了中外剧目近300个,《大闹天宫》、《八仙过海》、《闹…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初,中国古典舞蹈艺术出现了一个新流派──敦煌舞。敦煌舞是依据敦煌壁画舞姿。彩塑及有关史料而研究创编的一种充分体现敦煌画塑神韵。风格独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品种。如果说,甘肃敦煌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舞剧《丝路花雨》是这一流派出现的标志,那么,真正使敦煌舞形成一个舞种,则是在有了高金荣编写的《敦煌舞基本训练教材》,培养出了一批掌握敦煌舞风格的演员,并编排了其代表作──组舞《极乐敦煌》和《敦煌梦幻》之后。高金荣195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崔承喜舞蹈研究班,从事舞蹈艺术40余年。现任甘肃省舞蹈家协会主…  相似文献   

20.
在爵士音乐泛滥、迪斯科舞流行的日本,中国的凤仙功舞蹈却独放异彩,显示出中华民族艺术的魅力。 凤仙功舞的传播者是东京凤仙功舞蹈研究所阎仲珩、杨钤夫妇,他们原是中国歌舞团的舞蹈演员,从师于著名舞蹈艺术家资华筠。 1984年他们相继来到日本。他们发现,各种舞蹈充满日本舞台,唯独没有中国的舞蹈。为了弘扬中华舞蹈艺术,他们决心开办中国舞蹈教室,向日本人传授中国民间舞蹈,使中国民间舞蹈在日本占有一席之地。两人克服了种种困难,用打工挣的钱,在东京开办了几所舞蹈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