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字句和“把”字句是汉语中非常特殊的两种句式,许多语法学家都对这两个句式进行过探讨,并且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在汉语中,还存在一种这两个句式融合在一起的特殊情况,人们对这种融合句探讨得很少。本文尝试从句法形式、语义基础和语用价值三个方面对这种融合句进行分析,希望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以“王冕死了父亲”“张三追累了李四”等汉语特殊动宾结构为研究对象,以Parsons新戴维森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逻辑表达式来表征不同句式的语义结构,为这类汉语特殊句式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研究的意义在于,如果我们从事件语义学入手对句子表达的时间进行分解的话,逻辑表达式就能清晰地展现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不同动词之间的意义差别以及它们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3.
法律英语由于其自身严密性、准确性等特点,形成了一些固定的程式化句式.otherwise作为一个常用词,它与其他词汇一起形成一些固定的句式结构.经过长期的翻译实践,这些句式结构在汉语中也有一些固定的结构与之相对应.  相似文献   

4.
廖秋忠在汉语语料的基础上提出的篇章管界理论是我国汉语语言学界对篇章研究的一大贡献。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对英语篇章的分析,而且,英语篇章管界结构中的管领成分并不是只能由词语充当,它也同样可以以句子的形式出现,篇章中的设问句就是这样一种能充当管领成分,与其答语构成篇章管界结构的句式。而且,问答结构还可以形成管领递归现象,从而揭示篇章的层级结构。  相似文献   

5.
汉语主谓谓语句型中,“S V的 N”式别具一格。从句法、语义、语用等多角度综合分析这种句子的特征和作用,并用该句式与相关句式进行比较,便能进一步确定其主谓谓语句的语法地位。  相似文献   

6.
兼语句研究     
兼语句是一种可以独立的句式,它与连谓句、双宾语句、主谓短语作宾语句、补语句和复句紧缩句明显不同。兼语动词在语义上的共同特点是含有致使义;兼语句中的第一个动词导致第二个动词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被动句式英语和汉语都具有的语法特征,也是英语和汉语常用的句式。无论是英语学习还是汉语学习,被动句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知识。但是,由于英语和汉语的形成历史不同,所属的语言系统也不同,英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动句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语言研究者积极对英汉被动句进行分析,进而加强我们对英汉被动句的了解。研究英汉被动句对比不仅能够使我们认识到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的不同,而且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有着深刻意义。本文从表达形式、语法意义以及语用功能等方面对英汉被动句进行分比较分析,以为学生语言学习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古代汉语的特殊双宾语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汉语的一般双宾语结构的特点是述语动词和双宾语都有施事和受事关系,而特殊双宾语结构中述语动词和两个宾语的语义关系并不都是施受关系,两个宾语中,只有一个受事宾语,另一个是当事实语,有时甚至述语和两个宾语都没有施受关系,两个宾语一个是施事宾语另一个是当事宾语,特殊双宾语结构可以分为为动类,使动类和处置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上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句式结构的比较研究,我们认为上古汉语在构成状语争中心词的偏正关系时,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担当状语的副词数量多,袁意丰富;介宾结构作状语,介词有别于现代汉语;名词活用作状语;用虚词"而、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相似文献   

10.
从原型范畴的视角论述了英语双宾语动词,认为双宾语动词有三类:给予类、索取类和拒绝类.给予类双宾语动词处在基本层次,是原型.双宾语结构的典型成员“give sb.something”构成“X致使Y拥有Z”或“X成功转移Z至Y”的语义也是处在范畴的中心,而范畴的其他成员处在较边缘的位置.双宾语结构的语义同时受到内含词语和构式的双重压制,同构不同义是通过隐喻、转喻认知机制延伸出若干非原型性用法.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出现了“动宾结构+宾语”句式。通过调查,在近代汉语阶段这一语法现象仍大量存在。本文通过近代汉语各阶段相关语料,分析了动宾结构及其后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和变换类型。这一语法形式是语言表达经济原则的需要和体现。  相似文献   

12.
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汉语语法研究中曾有一种“印欧语的眼光”,即拿西方语法研究模式套汉语语法研究的方法,反映在句法研究上也是如此。汉语句型观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衍变过程。西语,尤其是英语的典型句式是主谓结构,汉语却有所不同。汉英典型句式的对比揭示了汉语句型观的衍变,并真正开始了汉语句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F+VP"式疑问句是现代汉语方言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其源头主要有二:一是上古时期所存在的三种表疑问的问句形式①VPneg②VP+Prt…③VPnegVP,至中古时期,呈现出句式A4:F+VPneg+(Prt);二是上古时期另一个主要表示反诘而非表示询问的句式F+VP+(prt),这类问句成为现代汉语方言"F+VP"疑问句式的另一源头。  相似文献   

14.
汉语和英语疑问句的句式,各有截然不同的结构特点,两者思维习惯不同,为中国人学习英语疑问句所应突破的难点。因此,中学英语教材十分重视各种疑问句的编排讲授,高考命题以及英语水平考试也往往检验学生对其掌握运用的熟练程度如何。只要掌握住它的句式规律特点,不断实践运用,其实,英语疑问句也并不难学。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同一种结构形式构成不同结构关系和不同句式的现象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S+V+NP1+NP2”结构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在分析一种语法结构的时候,不能仅从外部表现形式上来决定它在结构类型上的归宿。而应该综合各种不同的情况来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6.
祁县方言中有不少意义特别的实词与虚词,它们的存在对于研究祁县方言中的特征词以及句式、语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结合现代汉语中的一些理论着重分析祁县方言中几个常用的有特点的词语,揭示这些词语的意义以及语法作用.  相似文献   

17.
"X什么Y"构式是指词或短语被"什么"离析所形成的表达否定性语义的结构式。最近几年,这种句式的研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但不可否认,学术界在该句式的归属、句法结构的定性、结构意义的归纳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小的争议。  相似文献   

18.
徐通锵的“字本位”及语义句法论揭示出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字”,指出汉语结构的语义性质,试图以“字”为基本结构单位构建汉语自身的语法结构体系,推动了中国语言学理论的深入,同时也引起了学界对汉语研究中相关问题的思考。本文拟对该理论在认知角度作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9.
“很”的否定格式“很不VP”和“不很VP”在现代汉语里使用频率非常高.学者们对其句法特征尤其是对“不很VP”展开了讨论,看法上存在一定分歧.从句法结构和句式选择方面对其句法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0.
汉语的欧化现象是鸦片战争以来英汉语言接触的产物。借助汉语语料库对“被”字结构在不同时期汉语文学作品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可以验证以往汉语欧化研究中对“被”字结构的各种讨论。欧化对汉语本体带来影响,汉语语法欧化的实质就是欧洲语言形态成分在汉语中的借鉴和使用,其结果就是造成汉语中出现了大量复杂、冗长的句子,而这种语言特点已经成为汉语的一种不得不接受的变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