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此次课程改革给历史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言及具体的成果,莫过于二:一是《课程标准》较《教学大纲》在“理念”上有所进步,其“内容标准”更加明确;二是教科书在编撰体例、学习内容和指导等方面,主观上更注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尽管如此,依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历史教科书还是有较大的向前突破的可能。概括地说,有三个方面:其一,以教科书“多本化”转向“多样化”为中心的教科书编写与审查制度;其二,以完善《课程标准》为中心的教科书内容现代化;其三,以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中心的教材开发。  相似文献   

2.
2001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把“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2000年3月,教育部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行修订版)》中,列出了与学习中外历史相关的22个研究性课题,这喻示着,“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将成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探索和实践的新任务。目前中学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步履艰难,文章从中学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说明其重要性。并从当前历史教育的危机、历史教师素质、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历史教学设备和资源短缺、学校历史教学存在问题以及教科书编写等因素,分析中学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困难的原因,以期历史教育工作者合理调整“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因地制宜开展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迎来历史教改的春天。  相似文献   

3.
教材研究是历史教学研究的大宗,成果蔚为大观。第一个原因,历史学科的教育、课程、教学研究,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就等同于教材研究。过去,所有历史教师在职前都学一门“教材教法课”课程(师范大学唯一的学科教育专业课程),教材研究是名副其实的学科教育研究中心。以至到今天.“教好教科书”依然是历史教学和研究的主导观念。第二个原因,历...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近年来历史教科书研究的深入,我国近代历史教材(教科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的面世、何成刚著《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研究》的出版、徐岩主持的“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课题的开展、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历史教学问题》“民国时期历史...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全球最早在基础教育领域开设综合型社会科课程国家,其理论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以20世纪20年代以来相关研究论著成果为依据,采用文献分析法,考察美国百年社会科课程中历史教育问题发现,聚焦四大主题:价值(地位)论、历史教学(实施)论、教科书历史(内容)建构论、历史深度认知论,呈现三大特征:融通社会科的素养教育使命、关注社会科中历史教育微观、凸显历史(核心)概念指引教学,对我国综合型社会科课程中历史教育推进具有重要启示:争鸣分歧中达成社会科中历史教育价值共同意识;持续推进中加强社会科中历史教育多维研究;迈向核心素养课程实施中重视核心概念引领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6.
曲兆霞 《成才之路》2011,(9):17-I0012
曾经有人这样问我:“什么是历史?”我说:“此时此刻前发生的都是历史。”又有人问:“既然都是已经发生了的事,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我说:“因为历史教育人,现代的人和事可以借鉴历史。”还有人问:“学习历史到底学什么?怎样学?”针对这个问题,我来谈谈历史学科中的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7.
姚培妮 《甘肃教育》2007,(9S):38-38
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涉及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重大领域。但就历史教育中的思想教育而言,历史教学中的现实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现实社会责任意识是指历史教育学科要用历史发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进步与倒退、正义与邪恶、美与丑、君子与小人的区分来矫正和弘扬正确的社会意识形态。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讲的就是历史教学中的现实社会责任意识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学校历史教育的现代化期待新的理论建设 1.历史教育学无疑要对历史教育理论有所建树。我一再强调这个“学”的体系至今存在较大的疏漏。理由之一,是指历史教育学仪有“教育学”的外衣,而少学科的骨骼;理由之二,是指历史教育学还未深刻触及学科本质的问题。因此,我们能发现,在历史学科教育“学”中,比较实际扩展的东西是学科教学法原来就有的内容,实际深入的东西依然是学科教学法原来就有的经验。一言以蔽之,无论我们从何种角度去“论”历史教学,都是针对“怎样教”的问题。其实质是讲“教授学”的一般道理,如今不过是借用现在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概念做部分的包装而已。  相似文献   

9.
在任鹏杰、黄牧航等专家指导下,结合课程实践,笔者比较研究了传统教学与新课程的基本特征(详见拙文《由“记忆历史”到“理解历史”——关于高中历史课标课程本体特征的研究》,《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一年6期),构建了“理解历史原理”,提出“历史教育,就是培养具有历史智慧的人”的高中历史教育目的性主张。即培养具有独立分析历史问题与现象,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历史教科书是辅助学生历史学习的一种基础性资源,它在帮助学生获得历史知识、发展历史思维能力以及养成特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日益呈现出更为多样化的特点,其中最显著的恐怕就在于,历史教科书在促进学生历史探究能力上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尽管如此,在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1.
说到中学历史教育改革,就不能不涉及历史教材,尤其是历史教科书的问题。因为一讲教学,就意味着要摆正“教师、学生与教科书”三者的关系。这已经是我们的一种思维定势。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如“历史教材学”)表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科书中心的位置仍不可动摇。“教学活动的媒介就是教材”,而且“历史课堂教学的核心,实质就是学生对历史教科书内容的感知、理解和运用。”于是说,  相似文献   

12.
“情商”(EQ)是相对于“智商”(IQ)而言的,它几乎涵盖了智商(IQ)以外的所有能力。然而,在“成功”这架天平上,情商却大大超过了智商的分量。历史学科特有的跨越古今、横亘中外的资料占有和启人心智、情感丰富的人文学科性质.为情商教育走进历史教学具备了良好的先决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杨向阳,本刊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1993-2005年),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评审委员会学科专家组成员等职务。多年从事学科教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开设“中学历史教学论”、“历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研究”等课程,主编《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上海市著名历史教师教学思想录》等,出版有《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理念与实施》、《纪念日活动指导》等专著,发表《历史课现代教学模式简论》、《关于历史学科的评价目标:思路与假说》、《是学习形态还是学习方式——关于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问题》等论文四十余篇。  相似文献   

14.
由于工作的变动(由高中到初中),笔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到《历史与社会》(沪教版)教材,也常听说对这本实验教科书“非常难教”的评价。想想这门课程的性质,“《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人地理以及其他人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教师感到“难于适应”或“不太会教”,也就很能够理解了,因为现在的教师大多在传统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学习、成长起来的,大学里所接受的是非常专业的历史教育,工作以后一直面对的是单一的学科教材,现在接触的是已经打破学科界限的综合课程。然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犹如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是迎难而上、勇于改革,还是畏难退缩、被动应付,实在是很大的考验。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学习需要创新,教师教学更需要创新,创新是教学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薪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历史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在具体的日常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任务,是广大教师要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历史学科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其他学科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历史教师要结合自身特点,优化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将创新人格的培养贯穿历史课教学的始终。  相似文献   

16.
阎英华 《双语学习》2007,(10M):56-57
创新学习(innovative learning)的概念出自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1979年的一项研究报告《回答未来的挑战》,它被认为是区别于传统的维持学习(maintenance learning),是一种能够引起变化、更新、改组和形成一系列问题的学习。那么作为“人文学科”(the humanities)的历史教育又该如何创新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教科书是教学活动的载体,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通过对不同版本的历史教科书进行比较,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拓展。历史教科书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但各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在编排体例、内容结构上各有特色。历史教学是为完成历史学科的教学任务,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完成,是一种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相结合的双边活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的知识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促进历史教学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8.
对历史学习而言,关于时间的思维能力是一项必要的学科思维能力,是历史理解和历史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应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得到重视。我国中学历史课程虽然注意时间因素在历史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在教学中注意历史的时代先后和发展脉络,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但始终没有将关于时间的思维能力明确作为一项能力培养目标,也没有完整系统的概念界定。本文根据中外史论书籍,借鉴国外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学习中的时间思维能力进行尝试性阐述,并对教科书如何培养时间思维能力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关于“历史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学术界历来存有争议。该文认为历史教学论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课程,其性质是多重的。就学科性质而言,历史教学论既属于教育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又是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具有独特的学科体系;就课程性质而言,它属于历史教育专业课程,是历史教育专业中的一门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作用主要是帮助师范生了解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改革情况,熟悉中学历史教学过程和方法,掌握中学历史教师基本技能,胜任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具备创新素质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必然要求。围绕这一热点话题。中学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许多学、教师已作出了诸多有益的探讨。那么。具体到中学历史学科,如何把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呢?笔在长期的高三科历史教学实践中,针对这一问题曾进行过各种形式的教改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下面以“近代前期中国各主要政治派别的表现”这一专题为例,谈一谈历史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