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台钓用饵的历程简介 自从台钓进入大陆后,其饵料经历了商品搓饵、商品拉饵、颗粒搓饵、颗粒拉饵、搓白饵、拉白饵、果冻搓饵、果冻拉饵、拉糊饵、麻团,以及去年昙花一现的散弹钓法。这些在竞技钓中体现得最为清晰,也体现了我国竞技钓的发展历程,当然其中有些已经逐渐开始被禁止,比如果冻和拉糊,目的在于环保。  相似文献   

2.
严实 《钓鱼》2007,(4X):16-17
搓饵大,重,鱼吸不进嘴,所以用拉饵,但拉饵盛行并不完全是鱼吃口轻。比如鱼聚得多,鱼叠鱼,摞起来了,频繁接钩,拉饵因为轻,下降慢,逮接口有利;水浅,水浑,鱼层乱了,用拉饵是因为鱼抢钩快,反应强烈;鱼食动态饵,搓饵两钩触底没口,要逗了才咬钩,改拉饵,自然动态,鱼就咬钩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10):12-13
拉饵的选择与调制尽管拉饵使用起来简单、快捷,可随意地拉大拉小。但是用做拉饵的商品饵在选择与调制上,可是一点都不能马虎的。拉饵的状态调整不好,其结果不是拉不出饵来,就是拉出的全是面筋,根本无法使用,所以调制拉饵的成功与否?与饵料中添加的小麦蛋白纤维多少及兑水量都有直接的关系,丝少了,拉不出来或拉出的饵小且粉,入水后钩上的饵就没了。丝多了,拉出一团不雾化的面筋,成了“死疙瘩”鱼不爱吃,而且,堵住钩门有碍中鱼。拉饵的脱水量也是不可小觑的。由于饵料的成份不同,它的吸水量是有差异的。初学者不妨取单种拉饵饵料试一试。先将它分成若干等份,再分别加八不同的水量进行调和,取一只装满水的透明玻璃杯,将拉出的饵,分别置入杯中观察,就会发现入水后的拉饵状态差别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4.
长枪兵 《垂钓》2006,6(6):29-29
自从拉饵技术诞生以来,拉饵盘也随之成为竞技垂钓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早期的拉饵盘大多是选手自己动手制作的,粗糙、笨重。有的就是有机玻璃背面加上大陀的磁铁。如今的拉饵盘商业化程度很高,五花八门、各式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笔者总感觉,如今在市面流行的拉饵盘有一个通病:注重商品外在美观,忽视了拉饵盘内在技术要求。小小的拉饵盘,生意大市场,那是生意人的生意经。我们垂钓者需要的是更符合技术要求、更能充分发挥技术特点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王亮 《中国钓鱼》2005,(6):55-55
近几年,随着垂钓活动的发展,使用拉饵的钓法在广大钓友中越来越盛行。拉饵已经不是竞技塘中钓鲫的专利了,在一些水库、野塘等自然水域,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有人使用拉饵钓鱼。有一些钓传统钓的钓友感到在野水域使用拉饵挺困难,其实你只要在钓组配备和饵的状态上稍微注意一下,你也一样能成为拉饵高手。  相似文献   

6.
磁珠拉饵盘     
姜超 《中国钓鱼》2005,(12):56-56
拉饵术不但是竞技钓手的必修课,而且也是休闲钓友应该掌握的一门技术。有一个好的拉饵盘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式的长条磁铁拉饵盘虽然可以满足基本的拉饵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一蝗弊端。新式磁珠拉饵盘采用分式多磁点结构,便于调整,更加方便分钩,在拉饵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防止两脑线缠绕和双钩粘在一起的现象。球面形磁点结构与钩的接触面变小,保征双钩的站立,  相似文献   

7.
管察 《钓鱼》2005,(6):26-26
拉饵术引起轰动是1999年。是年5月,翟少明在武汉举行的首届“老鬼杯”全国钓鱼大奖赛中,以时速265尾被确认为上海吉尼斯纪录。自此拉饵速钓迅速走红并成为池钓绝活。之后,开封李冬又把这个纪录提高到:339尾。拉饵是中国原创性钓鱼技术的奇葩,其影响之深是不管什么钓赛都不能不重视拉饵,不懂拉饵就称不上技术全面。  相似文献   

8.
张炎冰 《钓鱼》2007,(6S):6-9
只会搓不会拉应付不了变化的鱼情,所以竞技钓鱼是搓饵为体,拉饵为用。推而广之,池塘、放养浜、多淤泥青苔的水域以鲫鱼为对象鱼,光用搓饵和调4钓2会输得很惨。可是大水面走水迎风,水深超过3米,拉饵到不了底,就只能玩餐鲦和鲢鳙,底层鱼是玩不起来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吴芜 《钓鱼》2014,(11):16-18
"台钓"很简简单,记住"调4钓2,搓饵钓底"就行了。拉饵出现后饵轻了,原原来搓一颗饵压标标尖1~3目,两颗饵压2~6目,调4钓2保证两钩触底。拉饵的不同是拉大饵下钩轻触底,上钩离底,拉小饵两钩均离底。钓快鱼用拉饵是因为鱼离底了,但拉饵有个缺点—鱼口乱,标相多变,在搓饵下挫1/2目、1目就能中鱼的信号在拉饵就显得夸张了。拉饵口多,但中鱼率低,不足30%。对此钓手想了许多办法却收效甚微,于是有了打频率。  相似文献   

10.
饵料的调制是拉饵术中很关键的一部分。关于饵料的选择和配合使用,建议大家参照前几期手搓饵的有关章节。总之选择一些知名厂家的产品,在实践中摸索规律总结经验,是一个钓手必须做的。下面介绍一下拉饵家族的两个重要成员:小麦蛋白和高效膨胀剂。这两种物质是调节拉饵状态、携带方便、效果显著的添加品且无毒环保。  相似文献   

11.
可搓可拉     
张炎冰 《钓鱼》2014,(1):16-16
拉饵盛行.无论竞技、休闲凡遇轻口、小口以及鱼离底的时候都用拉饵了。与搓饵相比,拉饵轻、小,甚至调高钓低时钩都到不了底。拉饵适用钓快鱼,但不管钓快鱼、钓慢鱼操作起来都是先搓后拉。  相似文献   

12.
刘刚 《垂钓》2007,7(7):12-14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基本都是盖章式拉饵盘,很少能买到平刮式的,所以我和一些钓友都是用自制平刮式拉饵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钓鱼》2007,(8)
搓饵大,重,鱼吸不进嘴,所以用拉饵,但拉饵盛行并不完全是鱼吃口轻。比如鱼聚得多,鱼叠鱼,摞起来了,频繁接钩,拉饵因为轻,下降慢,逮接口有利;水浅,水浑,鱼层乱了,用拉饵是因为鱼抢钩快,反应强烈;鱼食动态饵,搓饵两钩触底没口,要逗了才咬钩,改拉饵,自然动态,鱼就咬钩了……  相似文献   

14.
马建华  刘飞 《钓鱼》2007,(8X):28-29
(五)上饵手法。将饵上在钩上分为搓饵、拉饵两种基本手法,钓大鱼有时候还可以将饵攥在钩上。以下是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
鲫鱼虽是底栖鱼类,但会因为水温的变化和索饵的需要而上浮;尤其是在专养鲫鱼的精养塘和竞技池中,如果鲫鱼比较小并且密度大,同时水温又适宜,这时拉饵钓浮就能把鲫鱼从底层调动起来,然后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拉饵浮钓。  相似文献   

16.
刘定龙 《钓鱼》2011,(8):20-21
第十五招:休闲台钓饵软黏现在玩休闲钓,我只在钓鲌鱼和冬天吃口变小时用拉饵,其它时候很少用拉饵。粉饵无论搓拉,饵的状态以拉丝偏多、雾化较少的软黏饵为佳。  相似文献   

17.
宫常 《中国钓鱼》2007,(1):23-23
自从速钓拉饵术的发明运用后,让许多钓鱼人拉得欢欣鼓舞、喜笑颜开,因为拉饵术在钓鱼中的快速高效是显而易见的。但大多数学习拉饵术的钓鱼人对台钓中如何掌握拉饵状态,只怕是一知半解,如果不能正确地掌握拉饵状态,那将大大地影响垂钓的实际效果。为了同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提高,现将本人几年来对拉饵术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台钓拉饵术是典型的诱钓合一法和进攻型动态钓法,它让钓鱼人不是在被动的守株待兔——等鱼盼鱼,而是诱鱼逗鱼钓鱼,因而说速  相似文献   

18.
搓拉结合     
《钓鱼》2010,(23):17-17
手竿钓对象鱼主流技术。搓,搓饵:拉,拉饵。主要形式为先搓后拉,先搓松散太饵离底或沉底抖散,作用是诱鱼。窝做成后搓小饵钓底,当出现钩到底就有口并伴有离底接口鱼讯时,搓饵显得慢了,此时改拉饵,快速抛钩。可是钓了一段时间后鱼口少了,于是改回搓饵,  相似文献   

19.
一、拉饵的制作方法有句话形容拉饵叫"会拉的不如会做的,会做的不如会配的"。南这句话可以看出拉饵的调配比例是至关重要的。制作合格的拉饵应该是饵球入水雾化时要逐层溶散而不能出现中途掉块的现象;提竿出水钩子上无残留物或残留物极少(这种残留物是由不易溶于水的小  相似文献   

20.
李嘉亮 《垂钓》2005,5(5):17-18
钓鱼的许多专有名词用字很简单,但意思却很深奥——不管懂不懂钓鱼的。绝大多数人都无法赋予它一个完全清楚的定义,拉饵就是一个例子。在最近几年,拉饵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但在若干年前,它却绝对是一种“全新思考的钓饵”,不过与拉饵搭配的钓法却一直未见什么大的变化。您为此感到疑惑吗?看下去本文会给您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