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评论,有人说它是报纸的“旗帜”,有人说它是报纸的“眼睛”,还有人说它是报纸的“灵魂”……“旗帜”也好,“眼睛”也好,“灵魂”也好,总而言之,是说评论在报纸上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近年来,一些报纸评论较少,在地市报纸上,这个问题尤为突出。不久前,我翻阅了三家地市报,较好的一家日报,一个月里一版发了10篇评论(含各种言论),另一家日报一个月只发了5篇,一家周三刊的地报一个月竟不见一篇。评论少,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地市报的同志  相似文献   

2.
评论,有人说它是报纸的“旗帜”,有人说它是报纸的“眼睛”,还有人说它是报纸的“灵魂”。“旗帜”也好,“眼睛”也好,“灵魂”也好,总而言之,是说评论在报纸上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报纸舆论导向及喉舌作用的发挥。作为党委机关报,新闻评论不仅代表了编辑部的政治见解,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代表同级党委说话。可以说,党报的重要新闻评论就是作为党委的声音出现在报纸上的。  相似文献   

3.
评论,有人说它是报纸的“旗帜”,有人说它是报纸的“眼睛”,还有人说它是报纸的“灵魂”……“旗帜”也好,“眼睛”也好,“灵魂”也好,总而言之,是说评论在报纸上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报纸舆论导向及喉舌作用的发挥。作为党委机关报,新闻评论不仅代表了编辑部的政治见解,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同级党委说话,可以说,党报的重要新闻评论,就是作为党委的声音出现在报纸上的,读者往往是通过阅读党报的评论而意识到应当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明确提倡什么和反对什么。近年来,各级党报对新闻评论工作高度重视,刊载出一批思想性、针对性强,道理…  相似文献   

4.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可有人说,县报没有旗帜,根据是一年到头见不到社论,就连短评之类也屈指可数。还有人说,县报的旗帜举得不高,理由是报纸上的小言论特別少,而且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要想找一份四个版都有评论的县报着实难。县报评论数量少已成为县报编者的一个头疼问题。笔者对15家县市报作过一次统计,每家抽出10期,结果发现:只有一家报纸的评论超过25篇,10家  相似文献   

5.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可有人说,县报没有旗帜,根据是一年到头见不到社论,就连短评之类也屈指可数。还有人说,县报的旗帜举得不高,理由是报纸上的小言论特别少,而且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要想找一份四个版都有评论的县报着实难。县报评论数量少已成为县报编者的一个头疼问  相似文献   

6.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与中央、省级报纸评论点击重大题材、论述高屋建瓴相比,地市报的评论可谓“人微言轻”,充其量也就算是些“蚂蚱炮”。  相似文献   

7.
作为主流媒体的地市党报,不仅要为受众提供及时、权威、有深度的消息报道,更重要的是给受众提供思想、信念、观点和观察、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而蕴含思想、理念、观点的新闻评论,具有上述功能与作用。一篇新闻评论无论长短.也无论作者是谁,它一旦见诸于报端就意味着报纸在发言,在向受众宣示自己的思想、立场、观点和态度。因此说,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是报纸的文化核心,是党报舆论导向的标杆。  相似文献   

8.
加强党报新闻言论,我认为,一定要“四到位”:编辑思想“到位”。前不久,我查阅了1989年10月到1990年4月的4家地市报,它们共发社论、评论、专论和短评32篇,每家报纸月均1.14篇。言论少到如此程度,令人担忧。言论少,主要是编辑思想未“到位”。就客观而言,地市报由于它所处的地位的限制,无力对国内外重大问题加以评论,说重了深恐惹起是非,说轻了“隔靴搔痒”意义不大。此外,基层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经验,地市报也往往没有把握,不敢随意发表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市党报发展到今天,大多已经形成了“一社两报”的新格局,即一家地市党报社有两种报纸,一种是作为地市党委机关报的日报,一种是作为地市党报子报的晚报。地市党报社“一社两报”格局  相似文献   

10.
很少有人喜欢写言论,也很少有人喜欢谈言论。 但言论又不能不写,也不能不谈。为什么?因为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报纸的灵魂。没有旗帜,没有灵魂,报纸也许只是一堆杂乱的信息,虽也有益有用,但总缺少鲜明的导向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现在关于新闻评论在报纸上的地位,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旗帜论”,认为评论是报纸的旗帜,是为读者指点政治方向的,也决定着报纸的政治面貌;一种是“灵魂论”,又称“元帅论”,认为评论体现一张报纸的主导思想,是统帅其它新闻、通讯和文  相似文献   

11.
刘华 《新闻窗》2006,(6):68-69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地市党报直面基层,强化新闻评论的引导作用是体现地市党报权威性和鲜明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近10年来,《六盘水日报》加强新闻评论工作,有力地引导社会舆论。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凸显。报纸评论成为市委市政府声音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2.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它关系到舆论导向及喉舌作用的发挥。因此,理应受到办报人、特别是领导的重视。可是,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地市报每年的好新闻评选中,评论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也不高。从一个侧面说明:新闻评论确实是地市报的一个薄弱环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据了解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认为中央和省、自治区的大报,该发的评论都发了,地市报也都作了转载,自己再发评论,没有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评论是一张报纸的灵魂,而党报的新闻评论特别是头版的新闻评论文章,则不仅仅要体现出灵魂的作用,它还是报纸的旗帜,是人民的传声简,肩负着“向群众解读党的精神,反映人民心声”,即“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任。本文主要调查了2004年东南西北八家报纸头版评论文章,这八家媒体除了《人民日报》是中央机关报外,其余七家属于省市报,主要包括东部城市上海的《解放日报》、南方城市广州的《广州日报》、西部城市重庆和成都的《重庆日报》、《四川日报》、北部城市北京和天津的《北京日报》、《今晚报》以及东北城市沈阳的《辽宁日报》。  相似文献   

14.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它关系到舆论导向及喉舌作用的发挥。因此,理应受到办报人、特别是领导的重视。可是,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地市报每年的好新闻评选中,评论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也不高。从一个侧面说明:新闻评论确实是地市报的一个薄弱环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据了解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认为中央和省、自治区的大报,该发的评论都发了,地市报也都作了转载,自己再发评论,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黄保才 《新闻实践》2008,(12):34-36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今信息化时代,都市类报纸、网络评论大行其道,相形之下,一些城市党报评论显得有些滞后,通常停留在这样一种情形:围绕某个节日或当地重大活动,偶尔发一篇社论,或者根据当地中心工作需要间断性地发一些“本报评论员”文章。这些评论在传递政策意图,指导工作固然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眼睛。一张没有新闻评论的报纸,新闻版面如同失去灵魂的眼睛,是空洞而茫然的。作为地市级党报,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做好常规新闻报道的基础上,有效突出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尤为重要。新闻评论代表一种舆论导向,是党报旗帜鲜明的突破口,灵魂突出的“扩音器”,直面现实的锐利“武器”。  相似文献   

17.
正新闻评论是地市党报的软肋,亟待加强与改进。在新媒体强势抢占舆论阵地、读者接受习惯发生新变化的条件下,地市报纸只有依靠独家观点,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才能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摇旗呐喊,提供辩证思维。亮明旗帜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评论不是新闻,又是新闻,它是思想性新闻,它最能体现报纸立场、水平和品位,是引导社会舆论最直接、最有力的形式。评论  相似文献   

18.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这是政党报纸时期所有办报人和阅报人的共识,毋须多言。然而到了商业报时期,评论却失去昔日光彩,在新闻体裁的园地里渐渐难觅踪影。有人认为,商业报作为一种经济独立的职业报刊,其主要职能就是为受众提供尽可能多而全的消息,或者“置观点于客观事实报道中”,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眼睛、灵魂、旗帜,是整个新闻宣传的纲,是一支乐队的第一提琴手,是最有影响、最有权威、最为重要的宣传手段。这是因为评论不是个人的声音,而是一张报纸、一家电台、电视台的立场和态度的一种表现。比如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人民日报》发表了评论,香港的大多数报纸发表了评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报纸和电台电视台也发表了评论,评论的调子就不一样,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有的折中,这些评论就代表了这家报纸或电台电视台对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的不同政治立场和态度。各家报纸关于中英谈判的宜传,基本上是按照它的评论调子进行的。由此可以看出,新闻评论既是报纸、电台电视台宣传的主帅,又是一张报纸或者一家电台电视台政治倾向的集中表现,这对整个宣传起着开路、举旗、定调的作用。 县市报如何运用评论举好旗?关键是要重视策划,在“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熊龙英 《青年记者》2009,(14):65-66
新闻评论历来被报人们看作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它标志着一家报纸的立场和态度。以下笔者以《南方都市报》的几期评论报道为例,从新闻评论的选题、评论风格、评论主体三个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南方都市报》刊发的评论对推动当前言论自由与社会民主所做出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