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维荣 《天津档案》2007,(3):37-37,41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对已被杜鲁门冷落的蒋介石来说,无疑是一个意外的喜讯。蒋介石曾三次向美国提出派遣3.3万精锐军队赴朝鲜半岛参战的建议。但是令蒋介石感到沮丧的是,美国政府并未接受蒋介石的建议。蒋介石缘何三次提出出兵赴朝参战,而美国政府又缘何拒绝了蒋介石的这一建议?这其中隐藏着什么历史的玄机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27日,是朝鲜战争结束40周年。中国出兵朝鲜,可谓近百年来中国军队在对外战争中一次震撼性的行动。不过,长时间里,中国参战兵力及伤亡数字都隐秘不报,西方一些不实的估计和夸大反而被一些人当成信史。笔者最近从中国军方权威机构,觅到了中国以“志愿军”名义出兵朝鲜的兵力数量,以及战争中的伤亡实况,足以揭开多年笼罩着这场大战的迷雾和面纱。  相似文献   

3.
八面来风     
《档案天地》2009,(5):63-63
美国秘密地下资料库安全级别仅次于国防部;台湾将公开蒋介石当年“反攻大陆计划”档案;沧州市档案局召开市直档案工作会议明确2009年市直单位档案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4.
蒙着神秘面纱的台湾“大溪档案” 一直蒙着神秘面纱的台湾“大溪档案”内容极其丰富,包括蒋介石1921年初至1949年问的公文、信函、手令、手稿、笔记等。其中,有蒋介石写给国民党政府党政委员的亲笔信函17000余件、文献20000余件、蒋氏宗谱48册、蒋中正家书12册、照片168册、印信文物33件、书画17件,以及图书378部等。  相似文献   

5.
光绪二十年 (1894年 )春 ,朝鲜发生了东学党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在朝鲜政府的请求下 ,清政府出兵帮助镇压。与此同时 ,日本欲借朝鲜内部局势不稳之时 ,霸占朝鲜为其殖民地 ,遂于五月派军队入侵朝鲜。六月二十一日 ,日军进入朝鲜王宫 ,掳朝鲜王 ,扶植傀儡政权。六月二十三日 ,当援朝清军千余名官兵乘坐向英国洋行租用的“高升”轮行驶到牙山口外丰岛附近海域时 ,遭日本海军偷袭并被击沉。此后 ,中英两国就“高升”轮赔偿一案 ,进行了长达 9年的谈判。现从馆藏外务部全宗档案中 ,选辑有关史料予以刊布 ,供研究参考。——编选者 屈春海  相似文献   

6.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地位,联合多国部队出兵干涉。1950年10月19日,我作为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辑安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战。入朝后,我被分配在50军警卫营3连当警卫,该连负责警卫军政治部。  相似文献   

7.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军秘密在台湾部署了敏感的战术核武器部队,它让蒋介石面对中国大陆时安心不少,但美国却没有如蒋介石之所愿,将核武器真的投入到对中共的战争中去,这刺激了后来台湾当局跨出企图自行研发核武器这“危险的一步”。去年,台湾蒋介石故居开放了一批涉及此事的档案。  相似文献   

8.
《湖北档案》2004,(3):48-48
1949年8月29日,蒋介石在重庆的住所附近有枪声,他急忙于第二天逃到成都。12月20日,蒋介石的住所——中央军官学校附近出现“可疑人物”,于是他在恐慌中登机升空欲从广东逃往台湾。这时,广州已经解放,解放军15兵团接管了广州飞机场,但飞机场仍留有国民党人员。蒋介石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前,成都机场  相似文献   

9.
<正>蒙着神秘面纱的台湾"大溪档案"一直蒙着神秘面纱的台湾"大溪档案"内容极其丰富,包括蒋介石1921年初至1949年间的公文、信函、手令、手稿、笔记等。其中,有蒋介石写给国民党政府党政委员的亲笔信函17000余件、文献20000余件、蒋氏宗谱48册、蒋中正家书12册、照  相似文献   

10.
闫静 《浙江档案》2023,(2):30-33
“后真相”中的“竞争性真相”内涵包含了真实与虚构两个面向。在后真相时代,“档案真实”为“竞争性真相”提供了最为可靠、可信的记录信息;“档案虚构”则衍生了“超越”真相的更丰富的叙述表达。基于“档案真实”建构的身份认同更多是制度导向下的产物,而基于“档案虚构”建构的身份认同则更多是情感导向下的结果。二者蕴含着身份认同的差异逻辑。  相似文献   

11.
俄国档案解密毛泽东曾拒绝派出志愿军援助朝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以来俄国档案的不断解密,进一步还原了50年代中苏关系和朝鲜战争的真相。  相似文献   

12.
1949年,解放战争已接近尾声,四星上将白崇禧带着60万国民党军逃进海南岛。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深知这个时候手握重兵的重要性。不料,没几日,蒋介石从台湾拍来一份急电:"将军鉴:国危当急,台北欲重新组阁,希速赴台共商大计!"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2月,蒋介石和蒋经国的私人档案远涉重洋到了美国,交由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暂存”。从档案被“征集”到开放,其中有许多看点。  相似文献   

14.
马儒 《湖北档案》2011,(4):42-43
1950年9月,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纠集16个国家的军队入侵朝鲜.此次被世人称为"警察行动"的战争,是美国操纵联合国实施的首次武力干涉.战争爆发当天,在美国的操纵下,联合国"授权"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出兵,共有22个国家同意派出军队或医疗队,其中有16个国家决定派兵阻止所谓的"朝鲜对韩国入侵".土耳其为了向美国示好,响应最快,马上派一个旅出兵朝鲜.  相似文献   

15.
1994年以来俄国档案的不断解密,进一步还原了50年代中苏关系和朝鲜战争的真相.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了向苏联"一边倒"的宣言,大约与此同时,刘少奇率中共代表团秘密访问了莫斯科.  相似文献   

16.
国民党政府于1949年将其所形成的一部分档案及其所保管的少量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广州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档案,运往台湾。其后,分别移送台湾“国史馆”、“中央研究院”等机关收藏。这一部分档案,绝大部分为民国档案(1912年—1949年)。 据不完全统计,台湾“国史馆”所收藏者有:“国民政府”档案(1925年—1941年),其中包括1925年以后的广州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档案,共十九万余件;“行政院”档案(1949年以前)七万七千余件;“内政部”档案(1949年以前)二十余万件:“外交部”档案(1917年—  相似文献   

17.
朝鲜战争中,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斯大林和毛泽东就看出,金日成已经抵挡不住美军的进攻,如果苏、中不出兵援助,金日成就完了,美国就会占领全朝鲜。斯大林有他的打算,他不想让苏联出兵和美国直接冲突。当时苏联刚刚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久,  相似文献   

18.
<正>在桓台县档案馆征集档案中有一张泛黄的照片分外引人注目,为抗美援朝老兵魏衍盖的家人捐赠。照片中探出车窗者正是魏衍盖本人,是他在朝参战期间驾驶一部前苏联产的“嘎斯”货运车从前线凯旋,从驾驶室内探身而出,欣然接受一位朝鲜大嫂的慰问的瞬间,被定格下的是双方递传一碗水的真实情景。此照是一位搭车的战地记者随机抓拍的,冲洗时还特意在右上角标注上了“抗美援朝”的字样。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海峡两岸蒋介石主题图书密集问世,是极为引人注目的一个出版现象。一方面,这当然得益于台湾“国史馆”的“蒋中正总统文物”、中国国民党党史馆的党政资料、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蒋介石日记》相继开放,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蒋介石研究热”。另一方面,也是受近年来有关蒋介石的研究从政治回归于学术的趋势之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蒋介石推动的土地改革为台湾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49年1月起至1969年,在蒋介石的主导下,台湾当局分三个阶段(三七五减租政策、公地放领政策、耕者有其田政策)进行土地改革。此次土改对台湾经济发展作出了“基础性的贡献”,它使大多数佃农成为拥有土地的自耕农,台湾的农民和土地状况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