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构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创新体系,探索并实践终身化、网络化和开放式的继续教育发展新模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近日决定启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足数字化学习港建设运行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礼会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的实践,分析了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体系运行中的需求分析与反馈机制、资源整合与供应机制、条件保障与长效运行机制,论述了在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体系运行中引入市场机制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引入市场机制并体现教育公益性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移动学习的内涵、方式及其对远程教育的意义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计算机网络已经在教育和企业培训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产生了新的学习方式——数字化学习(e-learning)。近几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计算技术的进步,一个新的概念——移动学习(m-learning)逐渐纳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项目正随之展开。本文主要对移动学习的概念,实施的形式以及移动学习对远程教育研究的理论意义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4.
项目学习—信息时代重要的学习方式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项目学习是信息时代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其基本特点是:学习情景真实而具体;学习内容综合而开放;学习途径多样而协同;学习手段数字化、网络化;学习收获多面而有个性。项目学习遵循自为性、生活化、整合性、最优化和创新性原则。项目学习模块有主题式、行动式、问题式和自由式;学习方式主要有:虚拟活动式、模拟实践式和现实活动式。在实施项目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主体目标”与“附加收获”的关系,“复杂现实”与“抽象知识”的关系,“基本规律”与“个性体验”析关系,“无限世界”与“有限利用”的关系。项目学习的评价要重过程、重方法、重体验、重规律、重创新。  相似文献   

5.
仝春燕 《江苏教育》2023,(26):73-75
培养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是架设学生与信息社会之间的桥梁的重要举措之一。发挥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在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的集成作用,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从而助力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教师应结合项目学习的特点,从数字化环境、数字化学习和创新形式等方面重构课堂,有效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  相似文献   

6.
学习型社会、数字化学习港与公共服务体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旨在我国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概要分析了学习型社会的特点、对教育体系与学习体系改革的要求和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必要性。进而介绍了教育部启动的“数字化学习港建设”教改项目的目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推动优质资源整合与共享,构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创新体系,探索并实践终身化、网络化和开放式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为我国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最后结合“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谈了建设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改革要求和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建设“数字化学习港”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的实施,介绍数字化学习港的内涵,面向社区、乡镇、企业的基层各类学习者,利用数字化手段和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建设基层学习型组织,开展典型应用示范,探索数字化学习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等所取得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以及项目实施所产生的良好社会效益与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学习港的进展关系到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现代远程教育自身的发展。本文在教育部教改项目“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的基础上,根据数字化学习港的理念和实践内涵,借鉴web2.0的理念与实践案例,进一步从理论上深入探索了我国数字化学习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并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大众化数字学习成为终身教育发展的新手段和新趋势,随着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教改项目在全国的实施,数字化学习港已经成为利用数字化学习手段推进终身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对数字化学习港和终身教育的分析,提出了推进终身教育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字化学习港构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析了基于数字化学习港构建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设想,思考了如何以连锁数字化学习超市的运作模式来构建遍布城乡、社区、企业和行业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同时开展数字化学习资源标准化处理、注册与目录服务,从国家层面建立数字化学习质量监管体系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E-Service Learning是一种新型的体验式学习方式,是服务学习和数字化学习的结合。本研究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丰富了数字化服务学习的内涵,提出E-Service Learning的实践方式和实施策略,对于探讨数字化环境下新型学习方式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企业数字化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数字化学习是当前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上探讨了数字化学习与知识管理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关系和趋势.接着就企业数字化学习体系构建的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论述,包括企业数字化学习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企业数字化学习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企业数字化学习体系构建的过程.最后,以笔者多年来所进行的实践研究案例论证理论层面的探索,并归纳出三点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几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计算技术的进步,一个新的概念——移动学习(m-leanling)逐渐纳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项目正随之展开。本文主要对移动学习的概念、研究现状、技术系统、可以实施的形式以及移动学习对远程教育的理论意义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建设了丰富的继续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普通公众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与服务。为充分发挥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促进普通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开放与共享,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服务模式的研究及应用"项目。西南科技大学在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和开放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可能对项目在研高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技术》2015,(10):5-11
场馆学习作为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形式,是与人、场馆、展品和文化相关的具体的学习机制、学习方案与学习过程。对场馆学习进行科学评价是有效促进学习效果提升以及场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国外对场馆学习的评价已有一些有价值的研究,但在国内这一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从资源与学习两个视角探寻场馆学习的评价,通过梳理国内外对场馆学习中数字化资源和学习效果的评价研究,尝试建立对场馆中数字化资源及学习结果评价的原则、框架及评价体系,期望为我国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助推剂,对提高学习者的能力素养、教育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基础教育学校开展数字化学习试点工作缺少成功的经验和案例,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评估体系成为当务之急。它既是学校开展数字化学习实践的参考,也是对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进行评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广州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广州市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州电大充分发挥远程开放教育优势,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1年以来,广州电大相继实施了"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广州数字化学习港"项目,对发展数字化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数字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促进电大办学能力与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有利于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全面形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广州地区开展小学英语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验项目实践为案例,对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特点与类型、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资源应用中的资源选择问题、资源应用策略问题、教师对资源的评价等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表明,目前丰富的英语数字化学习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提供了一定资源条件,实验教师对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普遍持肯定态度,经过培训的教师大部分能合理地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组织一对一学习活动。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笔者对今后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大主持的“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教改项目的根本目的是搭建社会化终身学习平台,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在实践中率先建成了中央电大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了“数字化学习港”体系、拓展了数字化示范学习中心的建设与服务。  相似文献   

20.
2008年3月29日,《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和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组联合举办第17次"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以"数字化学习港:创新与挑战"为主题,结合项目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探讨"数字化学习港"作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