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当"记者"的体验大概是1984年的麦收时节,那时的我还在淮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当"公务员",其实就是打扫卫生的勤杂工。工作之余,指挥部团委让我负责办了一张青春信息小报,由团委介绍,我到96处三工区对"雄狮队"进行采访报道。采访后我写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上,人们通常把记者分为"大记者"与"小记者",把报纸分为"大报"与"小报"。虽然这不科学,但大家似乎都认可。我是一名小报记者,当然就属"小记者"。我认为,在社会上,"小记者"与"大记者"相比的确有差别。首先,"小记者"出门采访待遇与"大记者"有差距。一  相似文献   

3.
大约是2000年吧,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订阅报刊杂志时,突然发现了这样一个杂志:《中国地市报人》!我感到很欣慰:呀!这是自己的杂志,作为一名小报的编辑记者,多少年来就盼望着有这样一本刊物,一本属于小报编辑记者的“时代杂志”,今天终于看到了这种读物,她开辟了一个专门属于基层新闻工作者的阵地.  相似文献   

4.
经常有这种现象:有的小报记者身居本地却苦于找不到有价值的新闻,而大报记者下来走一趟,就把小报记者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的问题、现象,写成很不错的新闻稿,有的稿件,还产生了轰动效应。对此,有些小报记者疑惑不解: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个角度,这个题材?我以为。这里的要害就在于小报记者缺乏大眼格。小报记者的大眼格,是由社会对新闻的要求决定的。既然新闻负有引导社会舆论的使命,小报记者就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而应努力开阔自己的眼界,注重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使自己在风云变幻  相似文献   

5.
经常有这种现象:有的小报记者身居本地却苦于找不到有价值的新闻。而大报记者下来走一趟,就把小报记者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的问题、现象,写成很不错的新闻稿,有的稿件,还产生了轰动效应。对此,有些小报记者疑惑不解: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个角度,这个题材?我以为,这里的要害就在于小报记者缺乏大眼格。小报记者的大眼格,是由社会对新闻的要求决定的。既然新闻负有引导社会舆论的使命,小报记者就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而应努力开阔自己的眼界,注重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使自己在风云变幻的事物面前,站得高,看得远,看得深。小报记者的大眼格,也是由新闻工作本身的特性决定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记者只有对事物的全局、  相似文献   

6.
袁英珍 《新闻记者》2004,(10):11-12
一、"情报贩子":谋利 从唐朝的"进奏院"状到宋朝的邸报直到清朝的报房京报,三者一脉相承。尽管京报已是古代报纸发展最成熟的形态,但是京报只有抄录和印刷人员,并无记者编辑,难逃官方文书的窠臼。 然而,古代报刊中,盛行于南宋的非法出版物--"小报",却隐约可见记者的影子,"南宋的小报'记者',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小报崛起,其中地市报纸已近三百家。小报虽小,却五脏俱全,办好一张小报也决非易事。在10月召开的全国部分地市报纸经验交流会上,我结识了几位小报的总编辑,听他们谈了办报的甘苦。气魄古之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沧州日报总编辑张夫培颇有燕赵遗风。他在大会上谈做总编辑的体会,题目就是《要敢说,我来办报!》张夫培,十五岁参加革命,当了三十年记者,前年当了总编辑,如今五十五岁。用他自己的话说,过去没有当官的瘾,现在更不怕丢官,办好这张报是党和人民给我的责任,凭党性,我敢于提出“我来办报”。  相似文献   

8.
我恋上“爬格于”这一行,已经有20多年了、1962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了生我、育我的家乡──未央区草滩镇东兴隆村。回村后.我利用工余时间搞宣传工作,并办起了油印小报《东兴通讯》。我们办小报得到了当时下乡记者张扬(现西安日报政法农财部副主任)的亲自指导,他教我们如何写稿、编稿、办小报,如何写新闻报道。张扬同志是我第一个老师,我的第一篇上报稿子《铁人队长》是他帮助我反复修改后上了西安日报。这大大激发了我的写稿热情.接着有几篇稿也见报了。1984年3月13日,我被调入未央区委宣传部担任通讯干事,从此,跃入…  相似文献   

9.
《中国记者》自1989年第7期开始连续刊登“笔谈专题性调查研究”文章后,我是每期必读,受益匪浅。我们在基层小报工作的同志有时认为天天和群众泡在一起,不用再深入了;信息时代不容许慢吞吞地调研;小报工作千头万绪,忙不过来,等等,因此,长期忙于事务,而深不下去。读了你们刊物上发表的  相似文献   

10.
专业性小报,特别是地方的专业报,周期长、版面小、人手少、报道范围窄,社会影响远远赶不上日报、电台、电视台等综合性新闻媒介。因此,每逢记者云集,采访较大新闻事件时,小报记者往往感到势单力薄,举步维艰,难有作为。免不了感叹:小报记者难当! 然而,是不是专业性小报记者就无所作为呢?尽管我国新闻事业还在蓬勃发展,各类报刊竞相诞生,  相似文献   

11.
三问小报化     
此刻,面对自己刚刚编辑出来的一叠<深圳特区报>周末版,我不由得想:在风起云涌的大报"小报化"浪潮中,我眼前的这份大报,是不是有朝一日也会变身小报呢?难道,小报,真就是大报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同仁们常持这样一种观点:“小报”记者由于种种局限,要写出“大报”上那些具有全国影响的文章,不足不行,是很难!我对这种观点不以为然。当然也得承认,“小报”记者和“大报”记者相比,有很多劣势:区域小,视野窄,变动少,而且长时间呆在一个地方,没有了新鲜感,“新闻鼻”也容易失灵,很多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在眼皮  相似文献   

13.
大约是2000年吧,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订阅报刊杂志时,突然发现了这样一个杂志:《中国地市报人》!我感到很欣慰:呀!这是自己的杂志,作为一名小报的编辑记者,多少年来就盼望着有这样一本刊物  相似文献   

14.
行行皆有为     
在中国纺织报社工作了十年,许多朋友都曾问我,行业报纸的记者能比得上综合性报纸的记者吗?这句话我明白,意思是说,作为行业报纸的记者是否同样可以产出对社会有影响的报道。 诚然,由于分工的不同,综合性报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这自然就给其记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报道条件,而这也正是行业报纸所不及的。因而,在行业报纸的记者队伍中,总有人认为自己是“小报”,与“大报”无法竟争。而以我的工作实践可以说  相似文献   

15.
什么样的能力对记者最重要?我认为是思考能力。优秀作品无不是记者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思想积累的结果,而后者尤为重要。记者之间的差距,主要来自认识世界的能力的大小,来自记者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大小。小报记者也要干出大名堂我酷爱新闻工作,也很爱我们的报纸。有人瞧...  相似文献   

16.
王立龄 《青年记者》2002,(10):28-28
长期以来,外界包括新闻界对生活类报纸及其记者有一个偏见,就是这些报纸是不入流的“小报”,他们的记者都是“小报记者”,这类报纸关心的大部分是社会新闻和花边新闻,他们的记者做不了主流新闻,也很难做出在某一领域叫得响的有影响的新闻,更不用说在业界有话语权。跑同一个口的记者, “小报记者”比不过中央级媒体,更无法与党报记者平起平坐。事实上,就连这类报纸自身,也有点瞧不起自己的记者。  相似文献   

17.
渴望当记者     
渴望当记者冉启蕾还是孩提时,就有了长大当记者的梦想,尽管初中时在县文化馆办的小报上发表过《我迎着朝阳上学去》、《永远高唱“东方红”》之类的小稿,但我的记者梦仍被上山下乡的暴风雨震碎。当我将这些碎片重新组装时,我又考上了歌舞团,走上了舞蹈生涯;之后,又...  相似文献   

18.
记得前些时有人在《青年记者》上撰文说,他的稿子在中央或省级新闻单位都能发出来,在本地小报却发不出来,作者批评地方报纸编辑漏发了好新闻。还有的通讯员说,你们这张小报我怎么就打不进去?对于通讯员的质疑和批评我想谈点个人的看法。为什么通讯员的来稿本地小报(其实报纸本无大小,这里只是按约定成俗的说法)不用偏偏在大报登了出来呢?一般说来,一个通讯员起初总是在本地小报上写得多些,以后越写胃口越大,越写越“牛气”,直至写到京报、沪报乃至写出国界。同一篇稿件本地小报未用,反而在较为知名的大报大刊上露面,我以为这也是属于正常现象,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相似文献   

19.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群众组织创办的各类小报统称为"文革小报",其具有零散杂乱、繁多无序及连续性差等特点。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千余种、上万份珍贵的"文革小报",为了便于利用和管理,对其进行了整理与著录,制定了15项"文革小报"著录款目和具体著录规则,并对馆藏"文革小报"的种数、份数、册数、著录条数及复本量做了统计。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一月二十七日,我到本市长宁区少年宫作了一次访问。这里办了一张四开铅印小报,叫《小主人报》,除了一位辅导老峤外,全部是十四岁以下的小朋友在当记者、当编辑。因为我是大学新闻系的教师,去的那天就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