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但却与地理大发现失之交臂。郑和下西洋在内在动因、组织形式、文化心理等方面与哥伦布航行都有很大的差异。只有从这些层面展开剖析,才能对郑和下西洋为何未能实现地理大发现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相似文献   

2.
1405年的7月11日,举世闻名的中国航海家郑和首次率领船队下西洋。此后的28年里,郑和七次下西洋,先后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发起的被称为“地理大发现”的航海运动早了近一个世纪。其船队规模之大, 航海技术之先进,组织指挥之严密,都是当时其它海内外航海活动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郑和下西洋的学者中,中科院自然科学所研究员宋正海称自己是一个“持异见者”。根据他的观点,郑和不能完成地理大发现,由欧洲人发现美洲是历史的必然。他甚至还提出,即使郑和航海到达西欧,今日世界历史格局也不会有根本性不同。英国海军退役潜艇军官、航海史学家孟席斯历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郑和下西洋的学者中,中科院自然科学所研究员宋正海称自己是一个"持异见者".根据他的观点,郑和不能完成地理大发现,由欧洲人发现美洲是历史的必然.他甚至还提出,即使郑和航海到达西欧,今日世界历史格局也不会有根本性不同.  相似文献   

5.
材料一:郑和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公元1405年至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率船队远渡重洋,经东南亚、印度洋到达红海和非洲,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2005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0周年。为纪念航海史上的这一伟大壮举,我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材料二:下图为郑和航海路线图:  相似文献   

6.
对郑和、马可.波罗、哥伦布这三位伟大的旅行家、航海家、政治家的事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所做出的贡献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对比分析,着重从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和郑和下西洋入手,分析他们之间航海的动因、目的和历史背景的差异,从而指出了他们对后世及各自不同的影响及其历史地位的悬殊,并论证了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不仅在世界航海史上创造了空前的壮举,而且在中国外交、经济、文化、海洋事业等诸多领域都建立了辉煌而不可磨灭的功绩.郑和七次下西洋在推行和平外交、发展海外贸易、传播华夏文明、促进航海事业等诸方面的贡献,使得这一事件远远超出了航海本身的意义,成为世界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明代皇帝派郑和下西洋主要出于政治因素,而非发展经贸;不但不可能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反而劳民伤财,加速了明王朝的衰落。从航海史的意义上看,郑和下西洋走的基本上是过去的老路,没有开辟具有重大意义的新航线。郑和下西洋向世界展示了明王朝“我是老大…‘我家最阔”的排场,但这种不计成本、不讲实效的超豪华演出注定只能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1. 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①郑和下西洋的经过。②郑和下西洋的意义。2. 学生需要认识的基本观点:①郑和是我国历史上和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②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教学重点:1. 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和意义。2.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万小菡 《文教资料》2007,(11):81-82
2005年,中国展开了隆重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系列活动,这期间,有多家电视台摄制了相关的纪录片,回述明朝初年那辉煌的航海壮举。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中央电视台与江苏电视台合拍的五集电视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南京电视台和中国华艺音像总公司合拍的八集电视纪录片《郑和下西洋》。当年7月,下西洋600周年纪念之时,两部片子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传教士为桥梁的中西文化交流,是以地理大发现为发端的资本主义扩张的必然,体现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同时,中国社会的变革也需要与外来先进文化进行交流。两大原因的交织共同推动了中西文化的大融合,而西方传教士便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载体。  相似文献   

12.
大洋洲是在地理大发现的白银时代才呈现在欧洲人面前的,1788年和1840年分别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被英国残民的开始时间,与此同时也逐渐开始了近代化,由于地处南半球,移民的奋斗等原因,殖民化与近代化同步发展,另外,新西兰的毛利人进行过维护土地权的战争,而澳大利亚的土几乎未作过积极的反抗,19世纪后期,这两个国家都有过社会改革的实验,加之移民劳动的努力,为20世纪初自治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此后两国实际走上了独立的道路并在亚太地区发挥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地理大发现和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背景下,明清之际许多耶稣会传教士纷纷来华.传教士在传播西方文明的同时也将中国的政治制度、哲学思想、科学技术、文化艺术、风土人情源源不断地传播到欧美国家,并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明清之际耶稣会士东来有着深刻的背景。首先是基督教本身有着普世化要求;其次是新教改革运动给天主教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最后是欧洲近代科技和地理大发现为其提供了实现之可能。在这些背景之下,耶稣会士大举东来。而在其宣传平等、博爱的口号下,隐含着其优越心态和侵略之情绪。  相似文献   

15.
王莹 《培训与研究》2008,25(10):58-60
巴布亚和新几内亚地区向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过渡是伴随着殖民历程的。随着地理大发现,特别是欧洲工业化的开展,探险家、商人、传教士、行政官员纷纷踏足古老的巴布亚和新几内亚大陆,殖民当局的政策在经济、政治、文化、宗教、教育、医疗卫生等多种社会层面上影响了巴布亚和新几内亚的发展,成为其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开端。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第一个以发展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战略"〔1〕,《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历经五个发展阶段,见证了我国农业生产由健康、稳定、高速的发展逐步走向急躁冒进的过程。也正是这个发展纲要,继承了之前存在于建设工作中的左倾冒进思想影响,并在随后指导实际经济建设过程中将这种影响不断扩大,最终在实际上成为了农业"大跃进"运动的总纲领,拉开了农业"大跃进"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J.S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 ,强调通过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学习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这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当前 ,具有特殊的价值。如何对现成的科学史资料进行适当的再编制 ,以适应我国当前的教学实际 ,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发现教学法” ,这是一个值得积极实践和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以大航海时代为崭新视角,从征服海洋、荒岛、异族和自我四个方面去解读海洋文学《鲁滨逊漂流记》中资本家所具有的征服意识。英国四面环海的独特地理优势以及新航道的开辟,造就了一批新兴资产阶级,他们有着剥削和掠夺的本性,并企图征服全世界的野心。同时也褒扬了鲁滨逊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百折不挠的拼搏意识以及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取其精华,将其精神财富转化为青年大学生学习借鉴的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目前高校学生对"两课"教育教学的总体反映并不理想。高校"两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进入21世纪以后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如何提高"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与时俱进地进行教育创新,使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是当前高校"两课"教育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迫切、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对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现状、原因与对策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目前高校学生对"两课"教育教学的总体反映并不理想.高校"两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进入21世纪以后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如何提高"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与时俱进地进行教育创新,使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是当前高校"两课"教育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迫切、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