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爱这土地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并在短时间内侵占了我国大片领土。有感于国土的沦陷,人民的颠沛流离,诗人创作了这首诗歌。在诗中,诗人将自己假设成一只鸟,把对祖国土地的一颗赤诚之心融入到诗中的一字一句中。诗的前半部分充满激情,悲凉而深远;后半部分饱含深情,是发自肺腑的震撼。全诗抒发了诗人愿为祖国献身的深情誓愿,这首诗也是歌唱土地的一篇杰作。艾青是现代著名抒情诗人,作品众多,其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塑造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诗句笔墨饱蘸激情,以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重感伤的感情气氛,造成了一种回肠荡气的效果,你不妨找来一读。(暮雨)  相似文献   

2.
本单元四篇课文六首诗的主题是“土地情思”,其内涵是爱国思乡。内容提示1.《诗两首》:《我爱这土地》表达了诗人艾青对祖国深沉的爱,抒发了在艰苦的年代里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乡愁》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思想中最执著的主导情感——中国意识,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2.《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这首诗便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  相似文献   

3.
生活准则     
什么是生活?而什么又是生活准则呢?生活真的有“准则”吗?你们一定很奇怪,为什么我一上来就提这么多的问题,我觉得生活包括很多内容,可以说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当我有空闲的时间,我会想,我的生活有没有准则呢?我不是伟人,我只是一个渴望心灵自由的人。十分欣赏唐朝诗人杜甫,他的豪气是我所敬佩的。我记得他有一首诗中写道:“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是杜甫年轻时一次登山时写的,那种从上而下俯视的感觉给人一种无限的宽广。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但往往又是最笨的。现实的生活中,人们往往为了自己…  相似文献   

4.
也许是灵感不喜欢与懒汉交朋友有一位青年很喜欢写诗,但他总写不出好诗来。他埋怨灵感不登自己的大门。一天,他走在路上时,偶然遇到了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这时,诗人正在一边走路,一边构思一首诗。青年赶上前去,同马雅可夫斯基搭话:“诗人先生,听说您非常富于灵感,而我为什么总得不到呢?”诗人幽默地回答:“是吗?也许是灵感不喜欢与懒汉交朋友。”  相似文献   

5.
假如只给一首古诗,要求我们自选角度写一段3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该怎么应对呢?曹操曾言: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语道破诗歌真谛,诗都是用以言志的,这志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我想鉴赏一首古诗,无非要考虑  相似文献   

6.
我爱诗,我爱读歌颂总理的诗,我更爱读柯岩的《周总理民,您在哪里?》。每当我听到作者满怀激情的呼唤,每当我唱起为这首诗谱写的歌曲,我总感动得禁不住流下泪来.短短的一首诗,为什么能如此感人肺腑,会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我觉得,在千百首同题材的诗篇中,这首诗有其新颖独创之处。首先,激动我们心灵的,是诗篇中饱含的内在的激情。诗而无情,何以为诗?自己不是火种,怎能点燃别人?在这首诗里,作者深厚的感情,借助于丰富的想象,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意境深远,形象鲜明,情与景相得益彰,真能“迫使”你与诗人同呼吸共悲欢了。  相似文献   

7.
灵感与懒汉有一位青年写不出好诗,埋怨灵感不登自己的大门。一天,他偶然遇到马雅可夫斯基,这时诗人正一边走路,一边构思着一首诗。他便问道:“诗人先生,听说您非常富于灵感,而我为什么总得不到呢?”诗人幽默地回答:“因为灵感是不喜欢与懒汉交朋友的。”  相似文献   

8.
师:古今中外,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数不胜数。而凄美的爱情悲剧,尤其容易动人心魄。我很喜欢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诗中有这样的两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我为什么引出这两句诗呢?自然是与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有关。请同学们诵读《涉江采芙蓉》这首诗,请读出你的情感,读出你对这首诗的理解。读完这首诗,是不是觉得这首诗很好理解?这首诗实际上没有题目,请同学们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给它命个题目吧。(拟定的题目有"无题"、"离人"、"忧思"、"望乡"等,)出现了这么多的题  相似文献   

9.
一、知诗人,解诗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唐诗吗?谁愿意背一首自己熟悉的唐诗给大家听呢?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凉州  相似文献   

10.
赵平 《现代语文》2007,(6):86-86
这首《望岳》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作。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大气磅礴而又含蕴无穷的诗歌。在此诗中,你见不到任何科举失败后的消极颓唐情绪,只感受到一种伟人般的气魄与情怀。那么,这首诗最耐人寻味的东西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张惠平 《文教资料》2006,(22):70-71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诗人徐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走进《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徐志摩,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浪漫主义诗人。1896年生于浙江海宁一个富商家庭,1916年考入北大,1920年赴英学政治经济学,就读于剑桥大学。1922年辞别剑桥回国,历任北大、清华教授。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1931年11月,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康桥是徐志摩赋予剑桥大学的一个诗…  相似文献   

12.
李白有一首诗叫《怨情》,诗是这样的:“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这首诗的美处在于诗人给我们留下无尽的想象,表达出含蓄深远的无言之美,这使我想起了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有“无声之美”。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无声之美”呢?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地,默默无声地感受。体验,想象,思考,判断和创造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正> 在研究民俗文化过程中,笔者常读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反复吟诵,逐产生一种浓厚而又强烈地研究兴趣。以致才有这篇小文,展现在读者面前。 读的是哪一首诗呢? 是《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全诗内容如下: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  相似文献   

14.
打开笼门让鸟儿飞走,把自由还给鸟笼。这是台湾诗人非马的一首小诗。这首诗的点睛之笔是最后的“鸟笼”二字。如果写成“把自由还给鸟儿”的话,这首诗就没有什么出奇,甚至算不得是诗。那么,把“自由还给鸟笼”又有什么特别呢?特别之处就在于,我们往往只看到打开笼门,鸟儿获得了  相似文献   

15.
如何引领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诗词幽远意境,探寻诗人壮志幽情,让师生心随意动,情随境扬呢?一、扣诗眼,触摸诗情抓诗眼设计教学,引导学生细品诗句,就能铺设一道通往诗境的路。案例一:《枫桥夜泊》教学:师:读着读着,哪些字眼触动你的心扉?生:愁。师:这是一种怎样的愁啊?请再读这首诗。生:思乡之愁。诗人孤身在外,半夜,他看着满天寒霜,听着乌啼,多么想念家乡和亲人啊!生:我认为是孤独之愁。霜满天的寒夜,游子躺在  相似文献   

16.
《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晚年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关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许多教学参考材料都认为,该诗是作者罢相之后,回乡路过瓜洲时所作。以往我都是按照这一写作背景来组织教学的,但是随着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便出现了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既然是还归家乡,而且已到了与家乡近在咫尺的瓜洲,诗人又何须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呢?一般说,只有在离开家乡时再表达这种感情,才是比较符合情理的。如果马上就要回到家乡,  相似文献   

17.
楼上?船上?     
在第十册语文课本上,有一首北宋诗人苏轼写的古诗《望湖楼醉书》。课文插图画的是诗人苏轼坐在望湖楼上眺望西湖,边饮酒边提笔写诗的情景,让人感觉这首诗就是诗人在楼上目睹了一场暴雨之后写下的。对照诗句,我觉得这幅插图有点问题。这场雨来得急,来得猛,湖面上迷迷蒙蒙的。就算当时的望湖楼紧挨西湖,船停泊在楼旁,诗人喝醉了酒,在楼上又怎么能看清雨点跳入船舱的景象呢?为此,我反复阅读了古诗,又请教了老师,得出“诗人的观察点不是在望湖楼上,而是在小船里”的结论。你想,诗人躺在船舱里,透过小小的舱口仰望,只见天上已经黑云翻滚,把山团团…  相似文献   

18.
<正>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诗歌的复苏与繁荣,"口语诗"的概念被明确地提了出来。什么是口语诗?顾名思义,就是用平常的说话的语言写出来的诗。"长得像我/但是比我纯洁",这是赵旭如的《女儿》,它无疑是一首口语诗。诗人杨森君旅途中创作的《长途汽车上打瞌睡的人》,也是一首给我们美的享受的口语诗——我紧挨着一个女孩坐着  相似文献   

19.
八九岁时我写的第一首诗,母亲读后哭了起来:“巴迪,你真的写出了这么好、这么精彩的诗吗?”我既得意洋洋又腼腆羞涩,喃喃地说:“是的。”母亲赞不绝口,说这首诗简直有天才呢!我欣喜万分,问道:“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完成的诗作给他看。母亲说七点钟左右。那  相似文献   

20.
初读贾岛的诗《寻隐者不遇》,一问三答,平白如话,却被编排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教学这首诗,到底有什么难点值得挖掘呢?从题眼"寻"字深究:诗人到底在寻什么,仅仅是隐者吗?诗,浅显易懂,而诗人,历尽沧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一个"只"字,近在咫尺;一个"深"字又遥不可及。情感在强烈的对比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