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来,对《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人们争论不休。这种争议是很自然的,起因于这个人物形象自身的矛盾性:他既对封建社会的某些本质问题有明晰的洞察,又明显地表现出疯癫狂态。如何将二者统一呢?人们做了种种分析,然或不能自圆其说,或与作品实际相去甚远。其一是“战士说”。认为狂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反封建的战士,他的“狂”是统治者强加的。既然如此,文中主人公的语无伦次,逻辑混乱,错误  相似文献   

2.
《狂人日记》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杰作,它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小说创作曾经起过开拓新道路的作用.对于这篇小说的研究,当然也就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注意.但是,多年来研究者们对这篇小说的解释是有分歧的.分歧就在于怎么解释狂人这一具有独特色彩的典型形象.如果我们真正从作品实际出发,就会发现,狂人的确是一个狂者,他的一忧一怒、一言一行,无不具有狂者的特征.同时,他又的确不是一个普通的狂人,他的性格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战士的某些本质.按  相似文献   

3.
关于狂人形象 ,有多种说法 :战士说 ;狂人说 ;狂人加战士说。这些说法均有不足。《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狂人形象 ,作者通过这一形象 ,用象征、隐喻的方法寄寓了读者完全能够领略的战斗的深意  相似文献   

4.
狂人,在鲁迅先生《狂人日记》正文中是五四时期具有先进思想水平的“精神界之战士”,反封建的民主斗士;而小序中又说病愈“赴某地候补矣。”有人提出:那么,狂人是病中觉醒反抗、病愈却妥协从政了!这一人物形象是否前后分裂,全文思想是否矛盾呢?  相似文献   

5.
<正>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一篇在新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自发表以来,它一方面一直吸引和激动着广大读者,一方面存在着认识上的分岐和争议。这种分岐和争议特别表现在对小说主人公形象的理解和论述上——“狂人”究竟是不是狂人①?他是怎样一个人?对此,有的研究者回答:“狂人”确实是狂人,他表现了一般精神病患者共有的狂癫症状。有的研究者认为,“狂人”是反封建的战士,他具有清醒的头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狂人日记》中的“余”有两个朋友,系弟兄俩。“余”偶尔听到其中的一个患了一场大病,他恰好回故乡,便绕道去看望。“余”只见上老大,说患病的是他弟弟。然而早已康复,并已“赴某地候补矣”。 按照科举制度的规定,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得官衔后,有些要分发某地听候委用,此其所谓“候补”。 于是,有论者据此分析批评道:狂人要出外做官,做官便是向封建势力妥协(因为以前他曾反过封建),即被封建统治者“治愈”了。结论是狂人形象有思想局限,并不是一个彻底反封建的战士。 我觉得这个结论根据不足。 从文艺角度审视,小说写作技法千变万化,语言表达也灵活多彩,一般是不能象要求论说文那样。譬如现在我们说某某出外混事去了,这个“混事”,你就不可具体化,也无须加以褒贬。 根据小说故事的需要,作者不想,也不需要让狂人出场,那么他的长兄只好随便用“赴某地候补”一句话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在《狂人日记》的研究中, 视狂人为清醒的反封建的战士说,成了一种颇有影响的学术观点。日记中的狂人勇于踹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对从来就如此的“吃人”之道表示大胆的怀疑,并把斗争的锋芒直接刺向了被仁义道德一类冠冕堂皇的、假面具掩盖着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内核, 剥露出了其凶残的吃人真相,这不能不说狂人具有反封建的义勇和正气。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在《狂人日记》的研究中,视狂人为清醒的反封建的战士说,成了一种颇有影响的学术观点:日记中的狂人勇于踹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对从来就如此的“吃人”之道表示大胆的怀疑,并把斗争的锋芒直接刺向了被仁义道德一类冠冕堂皇的、假面具掩盖着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内核,剥露出了其凶残的吃人真相,这不能不说狂人具有反封建的义勇和正气。  相似文献   

9.
“狂人”这一形象是鲁迅先生激烈的反封建思想的凝聚,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反封建的文学形象,已经与鲁迅一道载入史册。但今天令我重新对他感兴趣的是:鲁迅为何要塑造“狂人”?“狂人”的出现与鲁迅早期所接受的尼采“超人”思想有没有关系?下面是我循着这条思路作出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论莎士比亚的社会政治思想及其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之一。如何评价这个作家的思想及其创作,却至今仍存在着分歧和斗争。在当前西方资产阶级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和评论者中,流行着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莎士比亚只是一个为了博得观众赞赏而追求技巧完美的作家,其作品实在无思想可言;另一种是从抽象的人性论的观点出发,他们认为莎士比亚是一个超越他的时代、甚至一切时代之上的“天才”,是一个“绝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已经半个多世纪了。这是一篇闪耀着反封建思想光辉的讨孔檄文,小说中的“狂人”是一个反孔猛士。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的形势下,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和无产阶级的迅速觉醒,以“五四”运动为标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了。为这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大喊大叫的《狂人日记》,一开始便在思想舆论阵线上显示了它辉煌的战绩。《狂人日记》发表于一九一八年。它以彻底的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树起了“打倒孔家店”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典小说戏曲中,通过描写和歌颂爱情来表现反封建主题的作品,不知道有多少。《红楼梦》继承了这个传统,并且发展了这个传统,在爱情描写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和艺术高度。《红楼梦》当然不是什么单纯的“言情”杰作,它的反封建主题表现了极其深刻  相似文献   

13.
《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作品。六十多年来,尽管人们对《狂人日记》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给予了崇高的评价,但在对“狂人”形象的认识上始终不能一致,甚至有很大的分歧。而正确认识“狂人”的形象,则是进一  相似文献   

14.
对《藤野先生》主题思想的理解,大致有三种意见:或认为是怀念歌颂藤野先生的;或认为是表现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或认为既表现了作者对藤野深沉的怀念,又表现了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的。近年来占上风的是第二种意见。即如部编语文教材第五册选的这篇作品的提示中就指出。“全篇洋溢着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种说法是很值得讨论的。我们基本赞成同第一种意见,但是还要补充一点,就是这种怀念和歌颂,是从作者的爱国主义立场出发的。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这篇散文  相似文献   

15.
在农民战争史研究中,长期争论着一个问题,就是农民是不是皇权主义者,农民起义领袖有没有皇权主义思想。在讨论中,主要是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有,一种认为无。有无之中又存在互相渗透,即主张有的人承认一定条件下的无,主张无的人承认一定条件下的有。史学领域内的这个争鸣,在林彪、“四人帮”横行肆虐时期遭到扼杀,谁如果认为农民起义领袖有皇权主义思想,就会被戴上“污蔑农民革命”、“污蔑贫下中农”的帽子。大家吓得不敢吭声了。“四人帮”的反革命极左路线在史学领域中泛滥成灾了。讲中国古代史只讲农民起义(后来又只讲所谓的儒法斗争),每次农民起义只讲一个,最多二个起义领袖,而讲这几个农民领袖的时候就拼命拔高,把他们说得具有超越时代的思想品德,描绘成无产阶级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作《狂人日记》发表至今已六十多年了,但学术界对它的认识仍不一致,特别是对主人公狂人的看法还分歧颇大。这种情况,给这篇课文的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令教者相当棘手。我们认为《狂人日记》研究中的这种情形,与长期来研究者对《狂人日记》的“小序”有所忽略有很大关系。《狂人日记》的主体虽是“日记”,但“小序”也是很重要的,不可漠视。如果说“日记”只是狂人病时状况的展现的话,那么“小序”则为人们提供了一篇相当完整的狂人小传:狂人早先曾在“中学校”学习,后来“大病”,“所患盖‘迫害狂’之类”,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鲁迅遵奉着“革命前驱者”李大钊同志等的“将令”,在文化战线上进行着冲锋陷阵的战斗,表现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这是研究界所公认的。但是,作为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的鲁迅,其时无产阶级思想是不是开始在他脑子里萌芽了呢?他之所以能在反帝反封建中进行彻底的、不妥协的斗争,是由于他使用了进化论等资产阶级思想武器,还是跟他脑子里注入了社会主义思想因素有关呢?研究者中在这个问题上的意见是分歧的。这关系到如何正确地实事求是地评价五四时期的鲁迅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评论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有“战士说”、“狂人说”、“象征说”等等,这些一重人格说,都不能自圆其说。不言而谕,《狂人日记》在创作方法上,运用了象征,这种象征体系的各局部因素,可以有单独的象征意义,也可以没有,它们根本的作用是按作者意图组成一个系统的象征体,通过读者的欣赏过程最后完成作品的主题。有时象征体是多义的。  相似文献   

19.
象整个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一样,水浒研究流行的模式是单向的鉴定性评价。研究者几乎都是以全知全能、十全十美的姿态俯瞰对象,对研究对象从作者到作品,从思想到艺术,如数家珍,作出一、二、三、四,大条套小条的结论:如《水浒》是“市民文学”,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等等。这里不是说不可以对《水浒》作结论,而是说传统的《水浒》研究中结论不是从感受的角度、学习的角度、着眼现在和未来的角度,也即既考虑研究对象,又考虑研究主体两个方面作出的,不是古今互相交融的,而是单纯针对作品的一种外在的强  相似文献   

20.
(一)从“诗无达诂”谈起“诗无达诂”,这是西汉董仲舒说的.它反映了西汉时对于《诗经》的解释已经相当分歧.一千多年后的清代,和这个说法颇为相似的是“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读者对诗词的解释存在随意附会的情况.从汉至今,古代诗词研究领域中,聚讼纷纭,有关于全篇的立意、主题的,有关于篇中的某些词句的.引起分歧的原因,除了研究者本身之外,往往与诗词作品方面有关:或者过于空灵,或者过于隐晦…….而这除了别的原因之外,又往往是由于作品中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举个例子来说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