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今中外,诸多文学作品让学生触摸到爱情的形状,爱情教育之于语文是必要的;中学生处于青春期,作为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人,爱情教育之于他们良好人生的开展也是必要的。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切入探讨《致橡树》所传达的独立、平等、忠诚的爱情观及其基于人格、社会、性别三个层面具有经典意义的爱情教育教学价值,企望爱情教育保护两性文明,使学生经由文本影响拥有崇高的人格魅力和自主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2.
谢培 《广西教育》2008,(31):27-27
“经典诵读,重在践行”,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学习中华文化经典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弟子规》是一本非常好的德行教育的经典,学习《弟子规》不是用来背的,而是用来做的。为此,我在班级里开展了重在践行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汇》2006,(9):12-12
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2004年和2005年在香港和北京举办了两届。2004年,有人编纂了一套“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包括了从《诗经》、《孝经》到王阳明《传习录》在内的19部儒家经典,专供3至12岁的孩子朗读背诵。在有关方面的推动下,“读经”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据称,中国目前仅儿童就有800多万人参加“读经”,且有不断扩大之势。  相似文献   

4.
在拥有数千年发展历史的中华文化宝库当中,古代诗词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其独特的韵律以及优美的意境成为中华文化的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经典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对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进行研究,有利于提升课堂活力,提高学生素养。  相似文献   

5.
蒋庆先生编辑了一套《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引来薛涌先生的强烈批评,他形容蒋先生的努力是“一场以‘文化保守主义’为旗帜的愚民运动似乎正在开始”.他径直将这称为一种“文化蒙昧主义”。  相似文献   

6.
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经岁月河流的淘洗依旧光彩夺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诵读祖国优秀的经典文化,可以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受到古诗文经典的道德熏陶,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校很早就被命名为"中华经典文化诵读试验学校",同时我校每年都有"读书节"。依托这样的平台,学校各个年级、各个班级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我们班在这个大环境下,开展了诵读儒家经典书籍《论语》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一种语文,即是学习一种文化。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各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往往在民族典籍特别是文学作品中得到集中的反映。《论语》《红楼梦》之于中国文化,《神曲》之于意大利文化:《草叶集》之于美国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学内容《季氏将伐颛臾》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我有一个梦想"专题的的第一篇文章,在第3页。二、教材分析"我有一个梦想"专题有"经世济民"和"英名与事业"两个学习模块。其中,"经世济民"模块中《季氏将伐颛臾》和《寡人之于国也》是儒家著作《论语》和《孟子》中有代表性的选文,是两千多年来学子熟读的经典作品。面对经典,如何探索生动有效的教学思路?如何寻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使学生感悟经典文本的语言魅力,理  相似文献   

9.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新教传教士马礼逊担当起了外汉和汉外双向翻译的重任,首次将基督教经典《圣经》完整地译成中文,编纂了中国第一部汉英字典《华英字典》。他还是比较系统地将中华文化经典译成英文的第一位西人传教士。他的中西文化经典翻译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思想,尤其是儒家经典中的精粹.是我们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支柱,其丰富的精神营养.值得每一个人汲取。但由于诸多原因,当今的青少年逐渐远离了经典.传统的儒家经典也不例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还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思想,尤其是儒家经典中的精粹.是我们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支柱,其丰富的精神营养.值得每一个人汲取。但由于诸多原因,当今的青少年逐渐远离了经典.传统的儒家经典也不例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还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明有着几千年的积淀和传承,是中华民族历代智慧的结晶。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是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起步。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中华文化中的精华的熏陶,不仅对于中华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孩子们的成长也是大有裨益。笔者在本文中将会着重地介绍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的意义,从各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接下来介绍在对幼儿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时可以采取那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论语》《三字经》唐诗宋词等是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散发着迷人的幽香,吸引我  相似文献   

14.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几千年中,中华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经典文学的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更是老生常谈的道理。近几年来,我国传统文学经典诵读在全国中小学乃至大学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可以使语文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经典诵读,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而且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措施。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经典文学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中华文化的自信,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现代文学作品和现代语文素材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易经》《论语》《孟子》等经典名著可视为重要代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对社会、对学校、对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站在中华民族振兴的高度讲,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传承优秀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对于学校来说,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建设书香校园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学校增强文化底蕴,形成和谐进取的工作局面和学校独特的竞争力。对于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幼就开始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教育,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与好书相伴,我们教育工作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期我们重点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介绍一些地区和学校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小学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和了解语文的启蒙课堂,小学阶段也是了解国学经典的最佳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育,营造良好的国学经典学习氛围,引导学生领略国学经典的精髓和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是学生能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从诗歌散文到小说戏曲,都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炎黄子孙。我校自2008年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积极开展相关问题研究,取得了一些的积极成果,特别是在经典诵读活动与小学语文教学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两者的统一,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通识教育中应有核心课程.建议把“四书”等最重要的中国经典与一定的外国经典作为核心课程,组织多人来开,让更多的学子掌握、通晓.作为通识教育的“四书”课程,可以把《论语》、《孟子》等分别开,也可以把“四书”合起来开,目的是让不同专业的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系统与安身立命之道,并学会怎样阅读经典.作为专业训练的“四书”课程,除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人的做人做事之道,重视“人人有贵于己者”的道德价值外,还要重视从训诂开始,把义理、考据、辞章、经世结合起来,打好创造性诠释与转化国学经典及学会做科研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按照《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的要求,在学前教育课改过程中,幼儿教师必须秉承幼儿本位主义思想,对幼儿发展能动性给予足够的关注,以便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石。通过对幼儿智力潜能的充分开发,打造系统化、立体化的开放课程。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情况来看,四岁左右的幼儿具备了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五岁左右,幼儿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语法体系。在此期间,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对于幼儿是一种文化的熏陶,也是一种语言的洗礼。在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国学经典是经过几千年大浪淘沙所沉积下来的,《唐诗》《四书五经》《老庄》以及《楚辞》是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国学经典。而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对国学经典的学习,能使这种经典文化对孩子们的心灵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