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张富德 《考试周刊》2010,(38):162-163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思想品德教材改革的重要特点之一,而课文的编排的改变尤为突出。它首先通过情景再现,引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关注生活、发现问题,然后再通过探索解决问题,获得对生活的体验,使学生轻松地在探讨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曹柏生 《中国教师》2013,(12):17-19
<正>一、"研学"问题的提出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以"教"为中心,学生的"学"围绕教师的"教"。久而久之,学生的独立性不断丧失。长期以来,我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与同类学校之间的差距较大(见表1),具体表现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如何改变现状成为  相似文献   

4.
正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始终处于"主宰"地位,学生被迫接受知识,学生是"配角",这样的传统思想品德课堂弊端重重。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以彰显学生的主体性为根本,倡导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主体;强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调学生注重革新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强调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师生互动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交流沟通方式,它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使师生相互促进。师生互动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但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有效互动,这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师生互动进行研究,并根据现状提  相似文献   

6.
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个别教师还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甚至不切实际,照本宣科,致使学生失去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兴趣,更甚者存在着诸多的与素质教育、时代需求相脱节的情况。我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的感想。一、追求和谐互动的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出现,更要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都不应该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生生、师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围绕教学目标共同教与学的活动”。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主体参与”。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主体参与,就是在品德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构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使学生在亲自体验、主动探究自己中充分发表意见,生生互动、师生…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所以,教师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陛,就需要学习掌握一些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  相似文献   

9.
林君祥 《教学月刊》2016,(Z1):70-74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当今科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假"的现象。如追求气氛热闹的活动开展;无法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情境设置;缺少自主思考交流时间的合作探究……这样的虚假教学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教师过多关注教学预设及自我展示,忽略了作为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教育学生如何生存、如何生活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学生的灵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应该是单调的、沉闷的,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该更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亲身体验,  相似文献   

11.
龚连发 《考试周刊》2010,(57):161-162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互动教学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最常见的教学方式,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但其间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作者针对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预习是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失的环节 预习,在整个新课程教学活动中往往被人轻视,可有可无。预习体现了新课程“自主学习”、“先学后教”的理念。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初始化。学生预习愈充分,课堂教学效率愈高;课堂教学是预习的继续和深化。通过预习,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学习中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自我内化知识,体会、感悟思想品德教材中的观点,建构起自己初步的知识结构。通过预习,学生把自学中经自己努力而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带进课堂,在学习小组或全班合作探究。由于思想品德课内容比较抽象难懂,通过预习,课堂上学生才能有足够时间充分交流自己的见解、展示个性风采,并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得到提升,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时间的利用率。通过预习,学生可克服被动学习、依赖教师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习惯。在预习中,学生通过搜集与课程有关的资料信息、社会热点,既开阔了眼界,拓展、积累了知识,又学会了搜集整理资料信息的方法,还可以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学习资料信息在小组或全班交流,实现资源共享。通过预习,学生可初步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预习也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自主支配学习时间、空间的需要,又有利于课堂上教师了解不同学生存在的疑惑和思想品德需提升的要求,以便有针对性地引导帮助,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此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导学案"正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它是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它把"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没"等问题明确地摆在学生面前,教师只在其中起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不但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教育学科.而且是学校进行德育的主阵地。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施“主体活动化”教学.以主体活动为优化教学结构的主要目标.设计“交往——互动”的教学过程.采用问题探究、案例教学、自主学习、对话教学、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作为素质教育核心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迫切需要改变这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关注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在教学中注入生活内容和时代"活水",做到用生活来教育小学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内化,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用生活情境触动学生情感,促发学生道德体验。要利用多种训练途径卓有成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更多地体现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6.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心情、真实的生活、良好的榜样中学习知识。  相似文献   

1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也反作用于内容。片面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就是形式主义;只求内容而不要形式,割裂了两者的内在联系,同样是不可取的。审视时下的许多思想品德课堂,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即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步入形式主义的泥潭,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现采撷几例予以浅析  相似文献   

18.
张有军 《教书育人》2013,(22):31-32
目前,学生在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过程中总感到枯燥无趣而且难以理解,要改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课堂效率不高的局面,必须满足学生成功需要,让他们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课堂才能充满活力,学生思想品德在主动的探究中获得内化提升。  相似文献   

19.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学到更多的知识,感悟更多的道理,培养更强的能力.笔者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多年,一直致力于让思想品德课生动有效,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高效课堂谈一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黄盈盈 《考试周刊》2014,(84):131-131
<正>在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着力围绕教材灌输知识,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道理,被动进行死记硬背的状态,严重制约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以其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新颖性赢得广大师生的喜爱。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新课程理念及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正在积极贯彻,思想品德课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的实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些教师在认识上存在严重误区,继而引发一系列教学行为偏差,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和解决。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