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未来教室和STEM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展望如何构建基于STEM教育的中小学未来教室,以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逐步深入,高等教育也面临重大改革。作为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一个重要基础设施,智慧教室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重视。为填补当前相关研究空白,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参考与改革思路,在分析智慧教室功能与优势后,针对计算机类课程的特殊性,总结传统教室场景下计算机类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数据挖掘课程中的网络爬虫章节为例,设计智慧教室场景下的教学过程,以探讨未来智慧教室场景下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和保障,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未来教室作为课堂教学的支撑环境,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阵地,未来教室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教师需要提升的核心能力之一,本文以在苏州市开展未来教室能力培训为例,总结与探讨在未来教室环境下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经验与特色。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云计算的兴起,"未来教室"的概念显现出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构建未来教室。教师作为未来教室的重要实施者,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迫在眉睫。本文立足于未来教室的功能特点,分析与总结在未来教室环境下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意义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未来教室"的建设与启用是现代教育信息化的成果。本文依据对未来教室的亲身实践与探索,分析了未来教室的兴起与定义,描述了未来教室的更好环境;更开放的资源;更新的教学理念;更准确的评价和更及时的反馈;更具数据化五点优势。同时分析了"未来教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和保障,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未来教室作为课堂教学的支撑环境,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阵地,未来教室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教师需要提升的核心能力之一,本文以在苏州市开展未来教室能力培训为例,总结与探讨在未来教室环境下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经验与特色.  相似文献   

7.
未来教室是中国现代教育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和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未来教室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采用文献法对近十五年来中国未来教室学术研究发展脉络进行分析,发现中国未来教室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整体处于初步发展时期。随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持续跟进,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具特色的未来教室研究模式和方法,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今后应在未来教室发展的总体框架下,系统地、持续地研究未来教室的相关问题,为未来教室的构建、实践和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智能教室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智能教室是教室发展和变革的阶段产物,它注重于教室设备的智能性,体现更为便捷和自然的人机交互,设计上更多地体现出对教室使用者的关注.智能教室的技术基础包括普适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电子交互白板技术、分布式伺候计算技术以及智能空间技术等.目前,国内外典型的智能教室案例包括DELL的智能教室、卓越智能教室、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的智能教室和清华大学的智能教室等,未来智能教室的功能模型包括人物出席、功能模块层和数据服务层,提供给教学者与学习者一个服务更为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空间和充分关注课堂主体自由、发展的和谐新型课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化学实验室为例,从化学学科角度阐述了笔者对未来教室构建模式的理解。即数字化、情境化、主题化、信息技术化。本文展望了国内外未来教室的发展趋势,即学习方式的创新,包括“无本”、“无时”、“无界”、“无度”、“无纲”;学习环境的创新,包括完备的学习环境、多维的学习环境、经济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0.
虚拟教室是网络教育的重要支持系统之一。本文分析了当前虚拟教室系统的不足,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思路和开发方法的基础上,将流媒体技术引入虚拟教室开发当中,对流媒体技术下的虚拟教室协作学习实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着重分析了虚拟教室系统的体系结构、同步机制的实现等关键技术,并设计实现了适合面向中小企业E-learning的虚拟教室系统,对未来中小企业的E-learning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长宁区天山第一小学正在积极探索教育国际化办学,而未来教室是学校改变传统英语学习方式的一个实验平台。未来教室的“未来”二字,蕴含了一种理念,即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努力探寻正在发生和今后可能发生的一种学习方式。未来教室以改变学习方式、渗透多元文化为理念,以强大的现代信息技术和多种教室功能为支撑,开发与环境相符并能充分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个性化英语学习的特色课程,为学生创设一个智慧学习英语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未来教室"具有优化教学内容、便于学习资源获取、促进课堂交互开展以及情境感知、环境管理等功能。苏州中小学在"未来教室"的建设及应用方面已取得较大成效,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市"未来教室"的各个功能特性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情况,了解到苏州中小学教师对"未来教室"的操作平台比较熟练,"未来教室"环境下的讨论式、探究式和交互式教学模式非常受教师欢迎,教师对"未来教室"的交互性、情境性等持肯定态度,试图为全方位地提升和加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代表的多屏显示技术在未来教室中的应用前景。通过对未来教室构成部分尤其是数字化方面进行探讨,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优势等进行总结,多方面论证其在未来教室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室结构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十九世纪将严格的等级秩序引入了先前无组织的教室,而二十世纪进步主义教育则提倡教室应适应儿童的个性化需求。从历史的维度分析教室的变迁,可以发现现有的教室结构本身是历史的沉淀,受当时的社会环境、教育理念、经济条件、技术装备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也会影响未来的课堂。当代的教室与时代精神存在着不协调,任何有效的变革正是要消弭这种裂痕。不同领域的研究者需要一起努力,共同为教室创造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未来教室”具有优化教学内容、便于学习资源获取、促进课堂交互开展以及情境感知、环境管理等功能.苏州中小学在“未来教室”的建设及应用方面已取得较大成效,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市“未来教室”的各个功能特性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情况,了解到苏州中小学教师对“未来教室”的操作平台比较熟练,“未来教室”环境下的讨论式、探究式和交互式教学模式非常受教师欢迎,教师对“未来教室”的交互性、情境性等持肯定态度,试图为全方位地提升和加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教育需求与新的技术应用对于未来教室的发展尤为重要,同时对未来教室的探讨研究不能只是着眼于信息技术在教室中的应用,还应关心教室的结构、资源和空间等方面。就目前看来,信息技术在现实教学中的应用正日新月异地推进,"翻转课堂"、"微课程"、"混合学习"、"虚拟现实"、"泛在学习"等学习模式让"未来教室"这个新型模式更细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相似文献   

17.
“未来教室”是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开发的盘古电子双板课堂教学平台的别名,它在传统电子白板的基础上研发形成电子双板,实现了资源利用和教学设计的融合。目前“未来教室”应用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作者将其与初中化学教学进行整合,结合课堂实例,介绍了未来教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利用,说明利用“未来教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教室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场所,近百年来随着技术的更新,其根本形式并未发生本质性的变化.近年来,为了适应未来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世界各国对未来教室都有了一定的研究,并且结合现代教学理念构建了各种不同特点的“未来教室”.通过分析未来教室中的功能特点,查阅文献,结合情境探究学习模式的特点,构建适合在未来教室中实施的教学模式,并指出未来教室对这种模式的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32):179-180
<正>1.背景未来教室是由苏州市与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的,面向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创新试点工程,也是苏州市教育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目前,已建成不同功能的准"未来教室"188间,我校是试点学校之一。未来教室环境是一种"能优化教学内容呈现、便利学习资源获取、促进课堂交互开展,具有情境感知和环境管理功能的新型教室"。在未来教室,2块70寸的多点触控显示屏代替了电子白  相似文献   

20.
未来教室能优化教学内容呈现,促进课堂交互开展,具有情境感知和环境管理功能,以及高效、互动性强、体验感强等特征。未来教室借助数据计算与感知、技术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物联等现代技术,多角度切入教学,使教学更加数字化、灵活、多元和智能,全方位优化教学。作为南京市电化教育馆的首批“未来教室”试点项目,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在携手打造未来教室样貌的实践中触摸未来,在使用中对未来教室的空间进行了重组,对技术融入教学的方式进行了探索和理性思考,从而全方位优化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