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加坡行动党政府在建国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语言问题以及因语言引起的政治、教育、社会等问题。新加坡的四大民族因接受各自为政的四种语文源流学校教育,对新加坡没有国家认同感。约占新加坡全国人口76%的华族分为“受英文教育者”和“受华文教育者”两大对立阵营,政治上分别认同英国、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行动党政府通过确立英语为共同语,在学校实施双语教育,统一课程、考试和学制,以英语统一各民族学校的教学媒介语,最终将四大源流教育合而为一,教育制度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7,(47):62-63
新加坡是华人占绝大部分的国家,为何其行政语言是英语呢?这得从新加坡的历史和双语政策说起。其双语政策造就了国内的大批优秀人才,使得一个资源贫乏,人口稀少的国家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反观我国,国家和社会一直号召学习英语,但我国的双语教育却一直未能取得预期效果,我国能从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成功中吸取什么经验,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是多民族、多语种共存的国家,国家教育实行双语政策,即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同时,鼓励各民族社群通晓他们的母语。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其地位类似于我国的汉语文教学。下面以培生(Pearson)教育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英语教科书为例,剖析新加坡第一语言教科书的结构和特点。该教科书也为文莱、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所采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新加坡政府如何在历史、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下确定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为四种官方语言的语言政策,制定下同阶段的双语教育规划,形成新加坡目前绝大多数国民掌握两种官方语言,英语必居其一的特殊的双语现象,并使绝大多数华人在短短三十余年间经历了由讲不同汉语方言转变为讲华语(普通话)的语言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新加坡政府适应多种族、多语言和多文化国情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今天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双语教育,即以英语为主、兼修母语。双语教育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基石,双语教育政策的实施,加强了新加坡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促进了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概况。在新加坡,双语教育是国家教育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教育的全过程。它不仅仅指学校实行双语教学,还包括整个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中双语的运用。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和新加坡的特有国情密切相关。新加坡现有人…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实施双语教育的具体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世界上唯一实施以英语为第一语言、母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育的国家。它的双语教育实施多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对新加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那么,它的双语教育是如何实施的呢?该文从它的教育体制、课程设置、考试和分流制度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分析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是多民族、多语种共存的国家,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为行政语言。国家教育实行"双语政策——英语加上一种母语",即以英语为第一语  相似文献   

8.
影响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若干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独立以来 ,新加坡实行英语、母语的双语教育政策。双语教育政策受到国家平等对待英语、各民族母语的语言政策的影响 ,并随着它的调整而调整。多元的民族、文化政策决定新加坡选择两种语言即英语和母语来实施其学校教育 ,同时也不排斥在功能上区别对待。而中央集权制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则有利于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 ,有利于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近三代华人语言使用由汉语大规模转向英语,与新加坡华文学校教育体系消亡具有直接关系,该体系由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完整又庞大,无论学校数量还是学生人数都曾远超英文学校.华文学校教育体系消亡主要有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化等因素.20世纪70年代以前,新加坡历届政府为了消除华校的“中国文化沙文主义”色彩,利用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压制华文教育,使华校生在升学、就业、升职、收入等方面感到前途渺茫;同时弱化侨社与华校的联系,并采用“英语为主、华语为辅”的双语教育,逐渐把华文学校教育转向英文教育.  相似文献   

10.
自独立以来,新加坡实行英语、母语的双语教育政策,双语教育政策受到国家平等对等英语、各民族母语的语言政策的影响。并随着它的调整而调整。多元的民族、文化政策决定新加坡选择两种语言即英语和母语来实施其学校教育。同时也不排斥在功能上区别对等而中央集权制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则有利于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有利于统一标准。  相似文献   

11.
论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语教育研究对于多元种族、多元语言、多元文化的国家来说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以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为例,详尽地分析了双语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现状。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位于亚洲东部,尽管国土面积较小,但近年来经济发展却十分迅猛。经济的腾飞依靠教育,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以国家财政预算来衡量,新加坡对教育的投资仅次于国防。新加坡的教育目标是为每一个人提供均衡的教育,尽力完全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思考能力,并通过培养学生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培养好公民。现在更加强调爱国和生存意识的教育。新加坡倡导双语政策,要求学生在学校里至少学习两种语言,即英语和母语。英语是新加坡  相似文献   

13.
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是民族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的重要基础。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的新加坡,自建国以来一直重视对青少年国家认同感的教育,卓有成效。它主要通过不断更新德育内容,加强历史与国情教育,双语教育中以英语为中立语言及社会服务计划等途径全方位培育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许多经验富有教益,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4.
钟晓 《嘉应学院学报》2003,21(4):118-118
在中国 ,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 ,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 ,目前大部分是用英语。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 ,但不绝对排除汉语 ,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应用非语言行为 ,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中国不象新加坡、加拿大、印度是一个双语国家 ,语言环境并不是中外并重 ,所以 ,中国的双语教学环境决定了它的目的性 ,属于“外语教学”的范畴 ,而不是“第二语言教学”的范畴。双语教育正成为中国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双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双语教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1.双语教学发展的历史回顾双语教育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新加坡、卢森堡等国是实施双语教育最早的国家,也是实施双语教学最成功的国家。双语教育不仅在加拿大、新西兰、卢森堡等双语国家或多语国家实施获得了成功,而且在澳大利亚、日本等单语国家实施也获得了成功。根据董艳《文化环境与双语教育》的归纳,世界上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过渡性双语教育模式(transitionalbilingualeduca tion)、保持双语教育模式(maintenancelanguagebilin gualeducation)、二元语言双语教育模式(two -way/du allanguagebilingualeducation)、浸没(淹没…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多文化、多民族的国家。新加坡的快速崛起离不开他实施的双语政策,双语政策已经成为了新加坡教育的基石。新加坡政府通过实施双语教育政策,为本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双语人才,与此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该国的对外交流合作,提高了综合国力。新加坡双语教育的优秀经验值得我国新疆在双语教育方面认真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一、现行学制与初等教育课程新加坡是个只有 2 6 0多万人口的小国 (华人约占 70 % ) ,国土、矿藏等资源贫乏 ,国家经济的支柱是贸易、旅游与加工业 ,对外交流频繁 ,语言复杂 (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四种语言为官方语言 ) ,在日常生活和经济生活中 ,人的语言能力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鉴于此 ,新加坡教育法规定 :“小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水平的英语、数学和母语 ,按照每个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教育。”换句话说 ,新加坡的小学教育 ,是一种以语言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双轨制教育。新加坡小学的学制 ,也是一种以语言教育为基础的双…  相似文献   

18.
系统归纳新加坡双语教育模式的历史与现状,并在各民族社会交际语言向英语转移的大背景下,分析比较华族三代人使用英语、华语(普通话)、汉语方言的最新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双语模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新加坡60多年双语教育的历史进程中,汉语方言的使用即将绝迹、华语先升后降、英语持续快速上升的现象与"过渡—保持双语教育模式"的演变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约有280万人口,其中约75%是华人,10~15%是马来西亚人,10%左右是印度人,还有0.5%左右是其他种族人(新加坡籍欧美人).使用的语言有英语、华语、马来语等.由于历史的原因,新加坡的官方工作语言是英语而不是各族母语.新加坡人大都掌握两种或更多的语言.他们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感情,几乎人人都可讲英语.新加坡在教育上实行双语教学政策.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是一个拥有多民族、多元文化、多种语言、多种信仰的国家,也是世界真正意义上使用双语进行教育、教学及交流的国家之一。近年来,研究者主要围绕新加坡“双语教育”表征及理论实质、分流及考试制度等问题进行研究,并以此探寻新加坡双语建设的成功之道。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成国以来,在四十余年时间中,从扭顺语言关系到社会对双语的确认,并非单纯在于学校的教育内容与时代同步的认识和有效的实施上。一、新加坡双语教育的社会大系统特点1.完善的伸展性极强的现代教育制度和明确而实在的双语政策。这是新加坡各类学校实施双语教育的强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