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3年春节的到来对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吴宝康、韦庆远、陈兆祦、冯乐耘和和宝荣五位教授来说,真是喜上加喜,五教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终身性的“政府特殊津贴”。五位专家学者获此殊荣皆因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居正严明法度、惠农利商、近民便俗的改革取得了少有的成功,使衰败的明王朝一度国库充盈、“四海升平”,重现生机。然而,张居正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之际,他的改革却被完全否定,改革成果全部付诸东流,而且这个生前不可一世的宰相死后被削夺,其家被抄、长子自杀、次子及其弟充军,张府还被重兵围困饿死十余人。曾有人评说他“身后一败涂地”。而如此迅速、全面否定改革、否定张氏的不是别人,正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他的学生万历皇帝本人。  相似文献   

3.
《张居正大传》的作者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东润同志。朱先生硕学高寿,为世所钦。在他数十年辛勤劳动之中,著述宏富,涉及的方面较广,“传记文学”(即传叙文学)这一文学园地中的一隅,尤为朱先生独具慧眼,苦耕不辍,而卓有成就者。朱先生自己说,他在民国初年,“读到鲍斯威尔的《约翰逊博士传》,我开始对于传叙文学感觉很大的兴趣”,对它“作切实的研讨,只是民国二十八年以来的事”。那么就以1939年(民二十八年)来说,迄今也已有四十多年了。朱先生对传记文学,不仅有理论上的探讨,并有实  相似文献   

4.
《历史档案》2007,(1):27-27
由韦庆远教授撰著的《明清史续析》一书,近日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5.
《历史档案》2005,(4):134-134
本刊讯 由韦庆远教授撰著的《澳门史论稿》一书,近日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6.
张居正出自平凡之家,可有关他的出生却有种种不凡的传说。有的说他母亲怀孕时曾梦见青衣童子白天而降,绕床左右.怀胎十二个月方才分娩;有的说张居正诞生时,月亮坠入水瓮,化为白龟。这类出自其母亲和祖父的描述,是穿凿附会之说,还是望子成龙的巧合,已不可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忆恩师王决     
陈连升 《中国广播》2007,(12):72-75
今年11月14日是我的恩师,集曲艺编辑家、作家、评论家、理论家、教育家于一身的王决先生逝世十周年的日子。王决先生在世的时候,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称他为“肚子里有真东西的曲艺篓子”,相声老前辈马三立称他为“肚子里宽绰的曲艺真行家”,北大中文系教授、曲艺理论家汪景寿称他为“学识渊博在曲艺界赫赫有名的全能艺术家”,相声界第二代领军人物马季称他为“曲坛耕牛”,曲艺界同行称他为“活字典”。  相似文献   

8.
夏涛 《新闻记者》2003,(3):48-49
2003年1月12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举行了建系十周年庆祝会暨“新闻传播理论创新”学术研讨会。本系师生向大会提交学术论文近70篇,内容涉及新闻史、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业务、新闻教育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方汉奇教授、何梓华教授、丁淦林教授、赵玉明教授、黄芝晓教授等十多位应邀出席的专家、学者,也与师生们一道,共同围绕“新闻传播理论创新”这一主题,各抒己见。在寻找新课题、新方法中创新在新闻史研究方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方汉奇教授在主题发言中指出,多年来,新闻史研究中对“中间势力”报刊的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9.
近日,一套6册的《张鸣精选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推出。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博导张鸣教授2007年以“张鸣事件”的形式震撼着整个知识界、教育界。这套精选集集合了张鸣教授十年来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其著作的首次结集,可谓新作加精选。  相似文献   

10.
王月苏  紫竹 《网络传播》2005,(10):80-8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长期致力于网络传播的追踪研究并成果丰硕,其专著《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再一次显示了她在网络传播研究领域“探路者”的功力。方汉奇教授在为该书撰写的《序》中给予彭兰的评价令人过目难忘:“深知她是一个胸藏锦绣,腹隐珠玑,文理兼容,好学深思的青年学者……”  相似文献   

11.
《记者摇篮》2008,(4):F0004
王振国,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十大科技英才”,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现任国际癌病康复协会会长、北京振国肿瘤研究中心主任、振国肿瘤康复医院院长。他从事抗癌药物研究和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对中晚期肿瘤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赵忠祥小传     
赵忠祥1942年出生于北京。1960年2月至今担任中央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二十五年新闻播音与十多年专职主持,使他的名字家喻户晓。曾采访过国内外政界要人与知名人士。他解说的“动物世界”与“正大综艺”是脍炙人口的精品。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播音指导、东北林业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兼职教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环境科学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3.
商鞅、王安石、张居正、谭嗣同这几个人的传记,此前史学界都曾有一些版本面世。例如关于张居正的书,就有《张居正大传》、《张居正评传》、《张居正传奇》等数种,关于王安石的专著也不少,写商鞅、谭嗣同的少些,却亦有小册子补苴罅漏,张皇幽眇。所以,当代人对他们并不陌生。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历史人物作为改革家,就更为世人所瞩目,反映他们生平、业绩、趣事、逸闻的著述亦屡见于市。然而,从史学与文学的双重视角,浓墨重彩地描绘其改革生涯的文学传记,却并不多见。百花文艺出版社推出的“中国历代改革家文学传记丛书”(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4.
他在书画篆刻创作道路上,以坚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赢得了军内外书画名家的赞誉。其作品先后在北京、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百余幅作品在报刊上发表,他就是被誉为“战士书画家”的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后勤部战士刘发起。他与书画之缘,是11岁那年随父亲到安徽淮南读书时结下的。当时,他被画家朱修立那田园诗般的国画风格所吸引,并从此激发了他用画笔描绘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他常常对连环画和报刊上的作品一临几十遍,如痴如醉,甚至到了忘我的境界。中学期间,其作品就在报刊发表并在全国获奖,受到天津美院教授和河北省名家…  相似文献   

15.
西方不少新闻记者或新闻学者喜欢把新闻报道与戏剧联系起来。美国著名记者休·A·马利根回忆他当学生时,教授对他的作文的批语就是“要有戏剧性!要有戏剧性”!经过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之后,马利根说:“我认为这两句话在写作艺术方面。特别是在报纸新闻的写作方面告诉了我  相似文献   

16.
—代文学大师、著名学者、教授粱实秋,1923年清华大学毕业赴美研习英语和英美文学,1926年回国后曾在南北数所大学执教。1930年8月至1934年8月任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尽管只是短短的四年,但他对在青岛四年教授生涯印象难忘,在其晚年所写回忆性文章和散文中盛赞被他称为“君子国”的青岛和工作四年的国立青岛大学和国立山东大学,如《忆杨今甫》、《忆青岛》、《忆青大念一多》等,都与位于青岛的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的生活有关,字里行间,充满留恋。  相似文献   

17.
《张居正大传》是我的祖父朱东润先生中年时期的一部力作,1944年由开明书店出版。抗日战争时期,先生抛家别室,只身入川,先后执教于迁至乐山的武汉大学和重庆中央大学中文系。《张居正大传》,便是那个艰难时代中产生的作品。此书的创作意图,除了学术文化的建设外,是希望通过表彰历史上的爱国志士和实干家,唤起拯救民族的力量。朱东润先生(1896-1982)原名世滨,后以字行。江苏泰兴人。早年留学英伦,回国后先后执教于南通师范学校、武汉大学、重庆中央大学、无锡国学专科学校、沪江大学。1952年起,长期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先生…  相似文献   

18.
收到永官兄的《档案学术评论概要》一书正当十月,上海的天气依然热烘烘的,毫无仲秋的高洁与干爽。气象台报告说,2006年上海的秋天来得特别晚,为几十年来所仅见。套用气象台的这句话,几十年来,在上海档案系统(而非高等院校),能够像永官兄这样,在忙忙碌碌的本职工作之余,拿得出一部正宗学术论著的,恐怕也只有他一个了,确乎“仅见”。由是我曾当面和他开过玩笑,称其为上海的“独养儿子”。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用“天才加勤奋”来形容一个人成功的经历,对毕福臣来说,他的成长、他的成功,用“勤奋”二字来概括更为确切。 1966年深秋,毕福臣从部队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部。面对复杂的采编业务,知识水平不足,使他在工作中是那样的力不从心。他深刻体会到要做好本职工作还得靠真才实学。 几十年来,有两件事令他终生难忘。一件事是30年前他刚到广播电台,正是“文革”风暴席卷之际,社会上批判彭德怀同志,把1958年以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也列为一大罪状横加指责,把“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上纲…  相似文献   

20.
吴麟  孙旭培 《新闻知识》2005,(10):73-75
2004年10月20日,生于1947年的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张颖清教授的逝世,在科技教育界引起强烈震动。他于1985年创立的全息胚学说,明确排除了学术界对动物细胞全能性的争议,为12年后克隆羊技术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他的英年早逝,有报道称之为“含冤辞世”、“科技界的悲剧”。何出此言?据披露,1995年4月3同《中国科学报》发表了由一位院士推荐的“对全息生物学的质疑”的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