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每天都要翻阅一下报架上的各类报纸,但总免不了有专栏图案上的错别字跃入眼帘。专栏图案错别字,中央级报纸有,地方报纸也有;党报有,专业、企业报纸也有。这些错字并不是一些深奥少见的字,而是一些常见多用的字。如有家省级法制报将“考”写成“(?)”,一家地委机关报把“比赛”的“赛”一撇一捺都丢了。每每看到这些字,作为同行,我确实感到不安。报纸,从文字学讲,是现代汉文字的教科书。因此,报纸专栏图案文字不仅要规范化,更  相似文献   

2.
新年伊始,看了几张小报,发现许多版面变了,尤其是一些专栏的牌名换了。有家市报的一版言论专栏,由《杂谈》换成了《小论坛》;有家县报的《说长道短》变成了《读者论坛》。据了解,这些栏目的牌名也是前两年才改的。专栏的牌子年年换,据说是为了创名牌专栏。专栏,有人比作报纸上精心制作的“盆景”。没有专栏的报纸,可以说是一份“五脏不全”的报纸。专栏办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报纸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新年伊始,看了几张小报,发现许多版面变了,尤其是一些专栏的牌名换了。有家市报的一版言论专栏,由《杂谈》换成了《小论坛》;有家县报的《说长道短》变成了《读者论坛》,据了解,这些栏目的牌名也是前两年才改的。专栏的牌子年年换,据说是为了创名牌专栏。专栏,有人比作报纸上精心制作的“盆景”。没有专栏的报纸,可以说是一份“五脏不全”的报纸。专栏办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报纸的质量,一般来讲,没有一家报纸不想精心把专栏办好,  相似文献   

4.
一、时事报道需要名牌专栏随便翻开一张报纸,就可以找到一些带有头花标明栏目名称独具特色的报中小园地.这就是专栏.专栏作为报纸的名牌产品之一,它和头题(头条)、言论一起构成支撑报纸版面的“三大件”,它在报纸版面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有一个或多个专栏,都想方设法经营出名牌专栏.一个名牌专栏,可以提高一张报纸的身价和知名度.在报纸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争创名牌专栏也成为竞争的一个重要的砝码.  相似文献   

5.
“44个”是什么意思?是一家市报在刊发一篇重要文章时,丢掉了44个字;“49个”呢?是某市的一家专业报在一期报纸上共有49个错别字。笔者不清楚,这两个数字不知能否收入吉尼斯纪录大全? 重要文章,被堂而皇之地丢掉了44个字而竟然不知,实在让人大惑不解。这样,让人如何学习,如何领会,如何执行? 现在,某些报纸出现错别字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一期报纸错四五个字,有的高达七八个,但一张4开4版的小报出现49个错别字,令人难以置信。报纸的版面上错别字密密麻麻,还不如报纸的半成品——大样,这样粗制滥造的报纸怎么好意思送到读者手中?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党报上的“读者来信”专栏,有不少办得虎虎有生气,有表扬也有批评,既起到了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揭露错误的作用,又密切了报纸和群众的关系,很受读者欢迎。但是,我们也发现,有的报纸,“读者来信”专栏虽也时时可见,但若仔细阅读,就会发现,每一期来信的总是那么几个“读者”,无非是名字时而写三字,时而写两字,或化个别  相似文献   

7.
范进 《新闻记者》2003,(10):63-63
报纸专栏如何由“专卖店”办成“精品屋”?时事编辑该如何打造名牌专栏?我打算从报纸专栏的功能入手,结合盐城晚报在这方面的实践作一些探索。 报纸为什么要开设一个个专栏?我以为,专栏的功用可用四个字概括——优化信息。具体来说,专栏的优化信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许多报纸都在第一版开辟了专发小言论的专栏。这些专栏的文章短小精悍,贴近生活,一题一论,浅显明了,很受读者欢迎,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们《石河子报》自从1985年元月改为周三刊后,在第一版开辟“两日谈”专栏,到今年6月底已刊出一百五十七次,平均每星期发两次。我们认为,地方报纸一般很少发社论,小言论专栏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报纸对一些群众关心的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的阵地,因此,在这两三百字的方寸天地里作好文章,是很重要也是很有意义的。我们编发“两日谈”稿件的指  相似文献   

9.
我在检查小孩的作业时,不断发现一些错别字。当向他指出时,孩子还满有理地说:“电视上就是这样写的。”我细细一想,确有其事。例如:电视广告、节目预告等都有错别字发生。我和一些教师谈起此事,他们也有同感。如将“音乐舞蹈”写成“音乐舞(足刀)”;行人要走横道线的“道”字,写成“(辶刀)”字;球场休息的“场”字,写成“?”等等。电视在我国已走向普及,家庭对电视的接触日益增多,而小孩又十分敏感,模仿力强,  相似文献   

10.
署名小言论,也称专栏小言论,就是指设在报纸要闻版的短小的群众性言论专栏中发表的新闻性较强的小型言论。一般四五百字,短则二三百字。1978年1月《哈尔滨日报》创办第一个小言论专栏“大家谈”。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家报纸大都设立了这类小言论,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河北日报》的“群言堂”、《四川日报》的“巴蜀小议”等,都发表了大量读者喜闻乐见的小言论。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平日在对遣词造句和使用文字上,既严格要求自己,又严格要求学生,力求准确无误。可是,由于报刊上经常出现错别字,使我在教学工作上遇到了困难。有一天,我的孩子马春亮,将他写的作文让我阅改。我把字里行间出现的一些错别字,如“要向老一辈革命家那样艰苦奋斗”一句中的“向”字,和“响往未来”的“响”字,用红笔打了个×,改成“象”字和“向”字……。并要求他再多写几遍,以后注意改过来。不料,他不但不改,还拿来一份报纸让我看,并理直气壮地说:“我  相似文献   

12.
报载,《新闻出版报》与前景电脑公司最近联合举办了首都20家报纸编校质量抽查评比活动.12名编校专家着重检查了报纸的错别字、漏字多字、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语病和常识性错误等方面。《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等6家报纸荣获优秀奖. 读罢这则消息,笔者以为,这种抽查大有必要“升格”为普查,并使其持之以恒. 众所周知,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一方面  相似文献   

13.
六十年代初期,报纸上的“读者来信”又多了起来。许多家报纸都设置了专栏刊登读者来信。1964年春夏之交的一天,胡乔木在评读报纸的时候说:“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我们的报纸进一步加强了同群众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菜场、鱼行、饭店、食品店乃至文具、百货店的价目牌上,看到了错别字,常常投书报社,呼吁改进。听一友人说,其实报上的错别字也是时有所见的,甚至一些销量颇大的报纸也不例外。日前因找资料而翻阅了上海一些报纸,果然所言不妄,错别字纷至沓来,映入眼帘。诸如把墨鱼(乌贼)错成“目鱼”,绿豆错成“录豆”,香莴笋错成“香乌笋”,螺蛳错成“螺丝”,长把鸭梨错成“长巴雅梨”,萝卜错成“罗卜”,黄蕉(苹果)错成“黄焦”,  相似文献   

15.
消息是新闻的主要形式,通常人们把消息称为新闻,是报纸上常见的一种文字体裁。它在我国目前的报纸上刊登时,一般都冠以“新华社×月×日电(讯)”或“本报讯”、“本报专电”等字样。一些比较简短的新闻,也有不带这些字头的。自从有近代报纸以来,传播新闻,就是报纸的首要职责。正如胡乔木同志所指出的:“报纸本是新闻纸”。起初,报纸上的新闻,每条只有几十个字,没有标题。后来,“其题目均为四字成语,逐日更  相似文献   

16.
《细流集》是新华日报风格独具的小言论专栏,专栏中的文章一般都在三百字左右,长的也不超过五百字。文章短小,却有新意。因此,不少人拿到报纸,往往都要先看看《细流  相似文献   

17.
阅读报纸,有时会在版面上看到“更正”启示,重要的启示还会登在显著的位置。这种启示,国家、省级报纸的版面上有,地市一级报纸的版面上也有。其内容大都为对本报前一天所刊发新闻的失实之处进行更正,并向读者致歉。此外,版面上还有一些更常见、不易被读者发现重视的错别字、语法、用词等差错,就不在“更正”启示之列了。  相似文献   

18.
报纸的专栏,如同一座建筑的四梁八柱,支撑着报纸的版面。大大小小报纸办有林林总总的专栏,其特色也各有千秋。特别是这几年,许多报纸在各自的要闻版上都办有一些新闻评论专栏,我们人民政协报也不例外,在一版上办了个《今日时评》专栏,议论时局,针砭时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风格,得到了读者和行家的肯定,最近荣获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认识报纸性质,办有特色的专栏创办专栏总想与众不同,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而深入认识报纸的性质和任务,是办出特色的一个前提。人民政协报作为全国政协的机关报,办报要体现政协特色,办专栏也…  相似文献   

19.
别字还不少     
近来,我看到中央和省市报纸上的错别字还不少,应引起注意。仅举两例: 某报有篇文章的标题叫《要言不繁》,“繁”字应为“烦”字。“要言不烦”是一个成语,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是“烦琐”的“烦”,不是“繁多”的“繁”。  相似文献   

20.
1、你最初是怎样开始你的专栏写作的? 笑咪咪杀手:最初?最初还不是想表现?找机会把钢笔写的字弄到报纸上。赶紧告诉所有我认识的人,我的字在某报某版。韩松落:从本地报纸的“新龙门客栈”开始。小熬浆糊:几个哥儿们,凑一块喝酒,激励和自我激励,脸渐红,声渐高,说,整!于是整出了本地报纸的第一个专栏版,从那开始,就练上了。2、现在,你同时为多少家报刊写稿?他们都是哪些报刊? 笑咪咪杀手:现在,几乎同时给三家写吧,《深圳晚报》,《新京报》,《青年时报》。韩松落:经过多次上当、重重筛选,现在经常联系的信誉比较好的、容易打交道的(有稿费,稿费尚可,且能按时发放,编辑不是文艺愤怒男女青年、且编辑部主任不穿黑色网眼袜的)在10家左右。专栏目前有两个,一个谈情事,一个说电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